2003年,一位名叫杨博的考生偷窃了当年的高考试卷,因为当时科技落后,所以未能在第一时间发现将其抓捕。
要知道高考题泄露从来都不是一件小事,杨博的所作所为已经到了犯罪的程度,然而他赌上自己的未来偷来的这份考卷却在考试前一天被换了,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而杨博又会为此付出什么代价?当年的那一届考生又受到了多大的影响?
学习压力下步入歧途1984年杨博出生于四川南充的一户贫困家庭中,尽管家境困难,但他从未因此而放弃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憧憬,他是那种敢于追求梦想、勇于迎接挑战的少年。
小时候,杨博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学习能力和自律精神,无论是家庭作业还是课堂上的问题,他总是全力以赴,不断努力超越自己,这种认真刻苦的态度,让他成为了学校里的佼佼者,频频荣获各种奖项。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加重,杨博开始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高中的学习任务更加繁重,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也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面对日益增长的学习压力,他感到力不从心,甚至有过几次发挥失常的情况。
在高考即将来临之际,他的内心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和挣扎之中,他不想辜负家人的期望,但又感觉自己力不从心,担心无法取得理想的成绩,他知道只有考上一所好大学才能够改变自己和家人的命运。
在这样的情绪下,杨博甚至开始考虑采取一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他想到了偷试卷,以此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不辜负所有人的期待。
念头一旦悄然冒出便很难打消掉,杨博在高考前一个月就开始对行动进行安排,别人都在复习备考的时候,他却在策划着踩点偷窃。
偷窃高考试卷6月5日的深夜,夜幕笼罩下的城市,街道上十分寂静,杨博心中的矛盾和焦虑在黑夜中愈发突显,但他知道,已经无法回头,只能走一步看一步。
在决定实施计划之前,杨博进行了周密的准备,他先是悄悄地到当地的教育局踩点,观察了高考试卷的存放和分发流程,通过细致观察,他摸清和保密室的位置以及警报装置的布局。
当街道上几乎没有了行人时,杨博开始了他的行动,他穿着黑色的衣物,贴着墙壁蹑手蹑脚地向着目标前进,每一步都小心翼翼。
终于来到了教育局的保密室门前,杨博暗自松了口气,他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工具,开始悄悄地解除警报装置,手指灵活地操作着,仿佛是一位熟练的技术员,不留下丝毫痕迹。
当警报装置被成功解除后,杨博轻轻地推开了保密室的门,一股浓烈的墨香扑面而来,他立刻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踏入了房间。
保密室内部昏暗而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自己的呼吸声和心跳声,杨博迅速地扫视了一眼,确定了试卷的存放位置,然后快速地走向那个角落。
他打开试卷柜,里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叠叠的试卷,杨博毫不犹豫地拿起试卷,一套套地放入背包中,当背包装满试卷时,杨博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满足感。
最后,杨博小心翼翼地离开了保密室,重新锁上了门,他潜入黑夜中,像一只狡猾的狐狸,将自己的战利品带回了家,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他内心深处的挣扎和焦虑却无法消除。
反转出现,被抓入狱偷来的试卷安全地藏在杨博的房间里,每当他看到那满载着他未来的背包时,心中总是涌起一股自豪和得意,他深信,有了这些试卷,他一定能够考上一所好大学。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杨博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想象着未来的美好,他相信自己已经掌握了胜利的钥匙,毫不犹豫地放松了对学业的紧张程度。
然而,当高考的那一天终于到来时,他打开试卷,发现内容和他所偷得的完全不同,一股强烈的不安袭上心头,他意识到出了问题。
原来,在他偷取试卷的第二天,教育局发现了试卷被人动过手脚,紧急情况下,他们采取了高考B卷,并开始进行秘密调查以查明真相,杨博的心瞬间沉入谷底。
在考试进行的过程中,高考B卷的难度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题目涉及的知识点让他束手无策,彷徨不知所措,他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幻想被无情地粉碎。
这一年的考生都在抱怨试卷太难,很多人因为估分失误导致失去了进入更好的学校的机会,而这一切都是拜杨博所赐,因为他的行为,导致教育部不得不采用备用卷。
但是杨博本人,在这场考试中反而发挥的还不错,考了515的高分,在当时是可以上一所不错的大学的,可惜他没有机会步入大学校园了。
在杨博高考后的日子里,警方展开了一场秘密的调查,他们以采集毕业生信息的名义,悄悄地获取了这一届考生的基本资料,通过对比指纹、脚印等线索,他们逐渐将调查的方向锁定在了杨博身上。
杨博自以为逍遥自在,殊不知警方的眼睛早已盯上了他,在他沉浸在高分带来的虚荣中时,警方正在一步步紧张地缩小他们的搜捕范围。
当警察来到杨博家时,他的内心彻底崩溃了,他意识到自己终究无法逃脱法律的制裁,所有的幻想和梦想都变成了泡影,高考取得的好成绩在这一刻变得毫无意义。
最终,法庭做出了判决,将杨博判处了七年有期徒刑,这个悲剧的结局也让杨博意识到贪欲
和欺骗所带来的后果是无法挽回的,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用七年的自由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杨博在入狱后,悔恨和自责如影随形,他深深地意识到了自己的愚蠢和轻率,选择了在狱中积极地提升自己。
在监狱里,他努力参加各种劳动,刻苦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他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改变,希望通过积极的表现来弥补过去的错误。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杨博终于获得了减刑的机会,这个机会对他来说意味着一丝希望,也是对他过去所犯错误的一种补偿。
然而,他清楚地知道,他所犯下的错误不仅改变了自己的一生,也影响了许许多多的同届考生,他的行为损害了公平竞争的原则,影响了整个社会的信任和秩序,因此,他决心要用余生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参考资料:四川南部县全国高考试卷被盗案告破——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