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八点过后。渭南新闻综合频道播放重要节目。上级通知必须观看,而且要人机同框截屏。家里暂时只有我一个,我得另找一个人用手机帮忙拍个照片。打开电视机,调出渭南一新闻综合频道节目。门半开半闭着,我到楼下找人。(因为夏天天气热,在外边纳凉的多)
所住的单元房离晒被子的地方不远,那儿恰好有几个人在明亮的路灯下玩。有好几个小孩,三个都太小了,也许不会用手机拍照。
三个小小孩边上有一个年龄比较大,是县城某某小学的。五年级学生,小男孩。由于有的同事行动快,观看电视节目时很快的让家人帮忙拍好了照片,也就是说群里有样品照片。所以,寻求帮助时很容易解释,我也先向这些小朋友们打招呼致敬问好了。但那小男孩说“不行,我班主任说不能和陌生人说话。”我解释说,“我不是陌生人,也不是坏人。我就在这个小区,亮灯的那一家就是。”我确信孩子的奶奶也听见了。孩子说“我必须告诉我的奶奶。”我就有礼貌的向那位老奶奶走去,我说,“您知道,我就住在这边。你经常见过我,我也见过您。就是上级要求看七月一日这节目要拍个照片,截屏保存并上交。就像这几个样品照片这样,帮忙在电视机前拍一个我在看重要节目的照片就行。”老奶奶听懂了,那孩子也见证了我和他奶奶说话全过程。然而,这次,踌躇片刻,他灵光一现,(我确信有那种城里人独有的狡黠或者世故),他顺口就说说,“不行,叔叔。我明天要考期末试。过完期末试,我可以给您拍照片。对不起了。”
这时,我只好作罢。(我心里想,等到你们考试完,我寻你干嘛?)幸好,刚到自己家门口,楼上下来一位高中生。高一考试高二学生就先休息吧,单桌单椅,考试时教室就不够用。我解释后,他爽快答应,很快拍好。
事后,我想,那位小学生,也真的很有礼貌。绝对是个乖乖三好学生的人设。他的处事方法的确是很礼貌。环环相扣。天衣无缝。他知道安全保护,他绝对看过放假安全宣传片并熟记于心。他有帮助人的微小动机心理,他做事滴水不漏,暂时没有帮人,还知道安慰人心。只是细想,这是不是有点牵强附会的原因?应变不错,那个借口是不是敷衍找的?就他的表现,如果是语文考试,答案绝对是一百分。
不过,从人生实际中,我对他是深深地遗憾。北京市是评九好学生,我们这儿是“三好学生”: 思想品德好、学习好、身体锻炼体育健康素质好。北京市的“九好学生”我能记住的条件是有: 保护环境能力好、心理能力好(实际包括有情商)、理解别人理解周围人的情绪交际衔接好觉察力好、手工能力好、合作能力好等等。实际上,明明是区区小事,举手之劳,却不帮人。无论怎么解释都是令人遗憾。说的大了,也许就是学霸未来,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难道因为考试,该帮人的善良心理良好行为都不敢做了吗?
令人不仅回想起去年那所外县的职教中心来我们这儿参赛的公交车上的见闻: 他们有五个参赛学生,一个老师。明明公交车后边有空位他们就是只顾自己一路说笑,一路找下车地方(因为他们初来乍到),堵在公交车过道不让路。真的难以假设,如果那位站了半路有座位却不能坐的老教师恰好就是那天的评委,那么他们这五个学生的不高档行为在考试之前就被检测出来了: 品德意识不合格。考试不只是那张试卷,人生处处都是考场。
我们的保姆式的教育教会了孩子们的耐心,教会了孩子防骗,教会了孩子们回答实际情景型问题——语言表达挺不错。不过,到了已经证明就是熟悉的人的场景条件之后,对人还那么提防,那么漂亮话圆场。这已经不是真的人心了。这也许是考试卷子表面考不出来的。真正的字里行间的那一点点善和活在世界上的那一点点灵活力才是薛宝钗般的冰清玉洁、晶莹剔透、小燕子般的灵气的!都说“心”的教育,我们的确输在了“心”上。也输在素养上!
作者简介: 王成,渭南市著名英语教师。大荔县作家协会会员。渭南市作家协会会员。大荔县诗词曲学会理事。渭南市诗词协会会员。现实主义作家。有作品发表在《中国青年报》、《教师报》、上海市在内的多地微信公众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