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简介:潘建忠
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高级教师,参加工作25年来,一直奋战在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一线,多年带毕业班,有丰富的教学、备考经验,教学成绩得到了学生及广大家长的好评,在省级、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距离中考还有一个月多点的时间,对于思想品德学科来说,如果学生能够利用好这段时间,做好学科复习,巩固基础知识、主干知识,有针对性的训练解题方法和技巧,学科成绩会有较大的提升。
做好复习计划 提高复习效率
要想把思想品德学科复习好,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必须根据时间和自己对知识掌握程度,做出合理的安排:在中考前要回顾教材二至三遍,每天、每周看到哪个章节,重点知识用多长时间要明确;每天做8~10道选择题,主观题做1~2道。在时间分布上,潘老师建议:早读时间8~10分钟复习基础知识,自习课及其他业余时间做练习,这样坚持下来,效果会很明显。
掌握主干知识 巩固基础
思想品德学科在文科综合试卷中虽然是开卷考试,但考试目标是对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的考察,河北的试题不考“是什么”,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是建立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的。要保持对基础知识的熟练度,提高复习的效率与效果,对基础知识的复习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想起来就看看,作业多了就把基础知识扔一边,一味的搞题海战术。
“首先梳理主干知识形成网络,检查自己掌握的知识点的表述是否准确、全面;其次,要把握重点知识,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可以把一轮复习时画过的思维导图拿出来,按照逻辑关系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潘建忠说,重点考察知识点的考察方式会与当代社会生活的联系,学生要注意这些知识在生活中有哪些具体的表现以及对个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影响。
精选习题 训练能力
中考试题是以学生的知识为基础,以生活中的各种情景为载体,设置问题,选材生活化,设问生活化。设问的角度巧妙、新颖,考察学生的能力,体现选拔功能。解答这种试题,最重要的是学生要培养自己的审题能力,这就学生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掌握答题的方法。在日常的教学中,每一位教师都会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习题,这是复习备考不可或缺的。
潘建忠老师建议学生选择习题要有目的。首先学生把中考说明中的试题做全面的研究,通过练习找到命题方向。抛弃题海战术,把近三年的中考题反复推敲,重点考察试题中的关键词,把每一段材料解读,分出层次,概括中心词语,练习课本主干知识,再把几个材料通读,寻找几个材料的共同之处,或者找出几个材料的逻辑关系。最后考察设问,一定要注意设问里的限定语,根据试题分值,明确答题的角度,确定行为的主体有几类。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学生通过这种能力训练,考试的效果一定会有大的提升。
(燕赵都市报 记者 刘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