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训练方法有哪些

试卷训练方法有哪些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5-04-08 09:03:16

考试光喊“认真检查”是没用的,要教会孩子这些试卷检查方法

文章来源: 贼娃 公众号

你能不能认真检查检查?

你多检查几遍不就行了?

检查!检查!检查!能不能记住?

为什么和孩子强调这么多遍要检查,可孩子依旧低级错误出不停?

有没有可能,孩子根本不知道怎么检查。

考试光喊“认真检查”是没用的,一定要教会孩子这些检查试卷的方法

01.

四大检查“神器”

01

分阶段检查

第一轮(5分钟):跳题补漏

用△标记所有空题、半完成题,优先补做。例如数学卷先解决列了式但没算完的应用题。

第二轮(8分钟):逆向验算

从最后一题往前检查,打破思维惯性。例如数学计算题用逆运算验证:若原题是“12.5×8=100”,验算时应用逆运算进行检查,而非单纯重做一遍原题。检查时用“100÷8=12.5”发现应得100,这类题目因存在小数点,并且得数含“0”,抄答案时很容易误写为10,通过逆运算检查后便可更容易的发现错误,并及时纠正。

第三轮(5分钟):符号与单位筛查

用直尺盖住答案,只核对题目中的数字、单位、符号。例如:题目要求“保留两位小数”,检查是否写成“3.5”而非“3.50”。

02

单科突破

语文:

阅读题检查是否“偷换主语”。例如:答案写“作者表达思乡之情”,但原文实际是“诗人借景抒情”。

作文使用“四查法”:一查标题是否偏题,二查每段首句是否点题,三查标点是否规范(尤其是引号、句号),四查文中“得、的、地”使用是否规范。

数学:

应用题优先检查单位:列式时带单位、计算中统一单位、结果标注单位。例如“1.5m 30cm需先换算为“150cm 30cm”。

几何题反向代入检查:若证明两角相等,检查时假设它们不相等,看是否与已知条件矛盾。

注意在题干中圈出“所有”“都是”等绝对化词汇——这类词汇很有可能便是影响最终答案的关键变量。

英语:

完形填空逻辑检验:填完后通读全文看是否通顺、有无歧义。重点检查时间顺序、情感词搭配(如suddenly后接过去式,but后接负面词)。

作文着重检查动词的使用:将所有动词圈出,逐一核对其时态是否统一。

03

工具辅助

草稿分区:

将草稿纸折成8宫格,每格标注题号,计算步骤按顺序排列,确保过程规范。检查时可直接定位对应的草稿区块,避免“草稿混乱导致误抄”。

巧用标注:

答卷时注意用三种符号(可更换)标记可疑题,检查时着重检查标记处:

?→不确定但无时间深究

!→可能计算错误,需优先复查

※→空题、难题,最后突破。

02.

检查习惯的日常培养

01

作业错题订正

第一遍抄写正确答案,重新做原题;

第二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错因(如“抄错数”“公式混淆”);

第三遍改编数据自出相似题并再次作答,直到做对。

02

检查习惯培养

不定期设置“计算pk”,家长故意在计算题中写错题,让孩子纠错——训练孩子对错题的敏锐度,并且养成拿到做好的题先检查的习惯。

03.

为啥检查过,

还是会答错?

01

惯性思维

孩子在检查时,经常会有一种潜在的心理暗示“检查不就是重做一遍吗?没啥区别”,正因如此,便很容易导致检查不够细心,并且很容易将错误一犯再犯

解决方案:检查之前调整状态,让自己忘掉之前答卷时的思考过程,尽量用不同方式对同一题目进行检查。

02

大脑疲劳

考试后半程孩子的脑力会开始下降,检查时很容易面对复杂题时产生厌倦情绪。比如应用题检查时只关注得数,而忽略了单位的换算(如“米”写成“厘米”)。

解决方案:培养孩子抗躁性,耐住性子,踏踏实实检查。

03

重蹈覆辙

很多孩子,检查时的“验算”,实际上只是重做一遍,但如果第一遍的过程就是有问题的,第二次“验算”时大概率也会出现同样的错误。

解决方案:学会使用逆运算。

贼娃寄语:

学习能力决定成绩上限,

检查能力决定分数下限。

低级错误从来不是“粗心”,而是检查能力的匮乏;真正的学霸,都有一套自己的“排雷密码”——能一次做对的学生终归是少数,学会利用剩余时间进行有效的检查,才是真正的“致胜法宝”!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