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发现,程序员就和学生似的,但凡工作变动要准备个笔试面试,就要开始刷题了。
但更有意思的是,那些给你出题的考官,离开答案可能自己都做不出这些题。
有位做后端的开发老哥直言,可悲的码农,一辈子都在刷题,还自豪地以为刷题是在提升自己、锻炼思维。
可能有些朋友不了解,程序员刷什么题呢?
全世界有套通用的编程题目是LeetCode,难度从简单到困难,涉及各种常见算法设计,大多数公司的编程题目都会基于此来设计,大多数程序员也会基于此练习,也就是刷题。
码农的天花板之一,一位字节老哥表示,刷算法题,真的是无聊,尽是内卷。
要知道,就想备战高考,你还得各种题型都会才能过关,刷题也是如此,而且每次需要刷题多半要从头开始。
当然,如果运气足够好,一家公司干到老,确实不用刷题,只要出题给别人刷就好了。
但多数情况下是干个几年,能力出众的会选择跳槽,能力差点的会被淘汰,能力一般的中坚力量会因为业务、年龄等因素降本增效。
只要再找写代码的工作,在基本功检验这一环节,刷题多半避不开。
有网友就感慨,刷题是挺可悲的,是一种无意义的内卷。
毕竟找工作多数属于卖方市场,人家要考核你编程能力,你不刷题还过不去,那就只能接受。
现在多数普通岗位刷个一般难度就够用了,没准以后程序员烂大街,就要追求hard模式了。
有位工作十多年的技术大佬表示,只有面试新兵蛋子时才会问这些,而且我自己都不知道答案,还要去搜几道题再去面试。
这并不是说工作多年连题目都不会了,而是工作中绝大多数情况下压根用不到题目这些设计。
就好比工作多年让你再去做高中卷子,你还能做对?
而且,多数公司只会把笔试作为第一道门槛,刷题过了这道槛,才是应聘面试的真正开始。
那程序员也有话要说,我也不想刷题啊!可是不刷题就没饭吃,你说我怎么办?
你不应该怪我们程序员,应该怪这奇怪的世界。
就像狮子口下的羚羊们,它们跑不快就会被吃掉。
然后圣人们说羚羊天天赛跑是内卷,一辈子都要不停地跑很可悲。
来自陕西的网友表示质疑,谁说码农刷题刷一辈子?后半辈子刷了有啥用?
码农就刷半辈子题!
要么人一路升上去,不再在一线卷代码;
要么年龄一路升上去,岗位没了或者人没了。
有网友看穿真相后发出感叹——
终身学习并不可悲,可悲的是让终身学习的人觉得可悲的环境。
相比其他行业,码农原本像农民般质朴老实,如今却成了大小厂的牛马,还被鞭策着终身学习、不断提高。
更讽刺的是,码农里的多数,还有个年龄限制,到点了该换新一批牛马接力继续上。
当然也有人表示理解,你说面试码农们,你不问算法题又该问啥呢?问项目,那些能说会道的说一大堆,也看不出的啥技术亮点。
有些嘴皮子很溜的人写代码能力很差,照样把项目说得高大上,这种人招进来岂不是祸害?
面试考算法题是保证招人的下限,起码招进来的人能力过关,能干活。有道理,但不多,能干活可比能刷题门槛低太多了。也不知从何时起,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已经成了技术圈招聘面试的风气。于是各种面试培训班大行其道,知识付费深入人心,到头来速成的码农们推动着整个行业不断内卷。
正如又一位后端老哥所言,如果面试不问,谁愿意刷这东西?
最奇葩的是,还真有人能刷出优越感。
你还真别说,尽管多数技术大佬偏低调,还真有那心比天高的码农拿鼻孔看人,但凡遇见一个都是很奇葩的存在。
有位上海老哥总结的很到位,所以说视角得打开。
刷题是没办法,不得不刷;但要是沉浸进去就可笑了,就像沉浸在小孩子玩乐高积木的成就感里,孤芳自赏。
因为乐高积木出现的那一刻,就注定他能拼成包装盒上的结果,刷题也是一样的道理,注定有解,即使做不出,看过答案多做几遍同样掌握。
真正的工程师在解决未知,解决现实问题。
而不是在既定答案的题目里,津津乐道,孤芳自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