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试卷语文作文

2022年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试卷语文作文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5-03-14 09:47:54

本文作者:王玉朋

独家授权语文阅刊发布

八省八校2022届高三第二次T8联考语文试卷作文

【原题呈现】(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承受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

――泰戈尔

材料二

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

——米兰·昆德拉

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大家谈”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承受”。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教师下水】

勇于承受,托举山河

山东淄博实验中学语文组 王玉朋

“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米兰•昆德拉如是说。诚哉,斯言于我心有戚戚焉。生命有着极强的韧性,可以承受生活所给予的一切。只有勇于承受时代赋予我们的重担,我们方能坦荡充实,方能托举山河。

梅花能承受一番彻骨之寒,方能傲立枝头,清香四溢;蝉能承受数年地下之暗,方能重见天日,破壳重生;蚌能承受沙石磨砺之痛,方能孕育珍珠,价值连城。承受,就是在演绎传奇,缔造奇迹,创造价值。

承受,就是“承得住”,“ 受得了”。人生不可能总是晴空万里,暖阳高照;也会遇到风狂雨骤,日暮天寒。承受的过程就是磨砺的过程,在这种“千磨万击”中,你会愈发“坚劲”,面对生活,你会微微一笑,道它一句“任尔东西南北风”。“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燃灯校长”张桂梅为了守护大山女孩的梦想,想尽千方百计成立了免费的华坪女高,何其艰难,何其辛酸!她承受了资金匮乏之困,承受了病魔折磨之痛,承受了命运打击之苦;但她在这种承受里,把自己打造得更加强大,“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承受,方能成长;成长,方能成就!

承受,就是去“承担”,去“接受”,承担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接受祖国交给我们的重担。只有去承受,我们的生命才会更有价值和意义。“一腔爱,一洞画,一场文化苦旅,从青春到白发。心归处,是敦煌。”“敦煌女儿”樊锦诗,1963年,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响应祖国的召唤,勇挑重担,扎根大漠,守护敦煌,用自己一生的坚守诠释了“承受”的内涵,在风沙漫天里熠熠生辉,感动中国。承受,何尝不是在提升生命的高度、增加人生的厚度呢?

勇于承受,不等同于盲目承受。盲目承受势必导致“花谢弦断”,那“花谢弦断”为哪般?泰戈尔给出了他的答案,那就是“紧压”“强弹”。“紧压”“强弹”都是超过了阈值的行为,此种行为加于弹簧,弹簧不能复原,从而变形;加于人生,人生不能舒展,从而扭曲。深谙此理,便不会用“爱”去窒息别人,便不会拔苗助长,便不会“赶着鸭子上架”,便不会用过“度”的力去对待天地万物和自己的生命。

勇于承受,重若泰山;无所承受,轻若鸿毛。然而,令人当今社会有些人却拈轻怕重,甚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更有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者,“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知玩网游”,以“啃老”为谋生之计,掉进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怪圈,看起来轻松无比,内心却是沉重的生存焦虑,可叹,可悲!人之为人,只有去承受,承受家庭、社会、时代赋予他的责任,才能在自己的人生篇章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乔木亭亭倚盖苍,栉风沐雨自担当。”担当意味着承受,承受注定了成长。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作为复兴一代的新青年,我们要“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勇于承受,托举山河!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