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
5. 难度系数:0.75。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要求答题。(10分)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①同在地球上,共享大自然。动物是人类亲密的朋友,人类是动物信赖的伙伴。关爱动物,人人有责。郑振铎笔下那只绻伏一旁,受人nüè( )待的猫,令人惋惜;《我的白鸽》中白鸽一家四口áo( )翔于白鹿原上,画面是多么温馨;百草园里轻捷的叫天子、肥胖的黄蜂、弹琴的蟋蟀,充满生机。 ②近些年,一些不法商贩为了达到自己的经济利益,大肆捕杀动物,造成了生态破坏。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而言,2022年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包括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第二阶段会议等重要活动都在今年召开。___A__。 ③因此,作为学生,目前的当务之急是要xiè( )下防备,携起手来,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共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家园! 倡议人:申申 2023年12月 |
(1)以上申申撰写的倡议书初稿,请你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者给加点子注音。(4分)
nüè( )待 áo ( )翔 xiè ( )下 郑振铎( )
(2)第①段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1分)
改成
(3)第③段划线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2分)
(4)下列依次填入语段A横线处的句子,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迈向一个公平、自然向好和净零排放的世界
②让所有人能够拥有一个更安全、健康和可持续的未来
③每个部门、每个人、都应该行动起来
④为2030年之前将全球生产和消费足迹减半而努力
A.①③④② 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 D.③④①②
2.填写诗文名句。(8分)
在残阳夕照的荒凉古道上, (填写作者姓名)以“夕阳西下, ”抒发内心的悲凉;望着山头高悬的秋月和粼粼的波光,李白在《峨眉山月歌》里以“峨眉山月半轮秋, ”吟唱他的喜悦;夜还未尽,红日已升,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下“ ,江春入旧年”表达人生的思考;如霜的月色,阵阵笛声唤醒了征人的乡愁,写下集体失眠的思乡句:“ ,受降城外月如霜”;子曰:“ ,不亦君子乎?”使我们明白了加强修养的重要性;……无论读诗文还是做人,我们都要有一颗宁静的心,做到《诫子书》中所说的那样“静以修身, ”“非淡泊无以明志,
”,这样才能走得更远。
3.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8分)
读书可以让我们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的成果,让我们的心灵世界逐渐变得广阔,变得丰富多彩。少年正是读书时,热爱读书吧!让书陪伴你一生。现在,班级准备开展“少年正是读书时”专题学习活动。
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1)【深情朗读】下面是某学生的读书感言,根据表情达意的需要,你认为画线句中哪一个词语需要重读?为什么?(2分)
阅读,是一种感受。走进春天,朱自清笔下清脆的鸟鸣、静谧的乡间,令我们醉心不已;走进夏天,刘湛秋笔下热烈而粗犷的雷雨浇灌灼热的大地……
(2)【组合对联】请你运用下列词语组成一副对联,来表达对读书方式的看法。(2分)
走进去 百态人生 自可阅尽 大千世界 方能悟透 出得来
上联: 下联:
(3)【读书宣传】学校将举办以“好读书”为主题的手抄报展,小红准备将下图漫画用在手抄报中,但他不确定这幅漫画符不符合本次手抄报主题。请你结合漫画内容及寓意,帮他解决疑惑。(4分)
第二部分(43分)
一、阅读诗歌,回答下面问题
(甲)
西洲曲
南北朝乐府民歌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乙)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4.【甲】【乙】两首诗所写的季节分别是 、 。(2分)
5.请结合知识卡片,分析两首诗是如何表达诗人的离愁别绪。(3分)
知识卡片“移情于物”指的是将自己的情感移到客观事物中,使客观具有一定的情感和审美色彩,从而更形象表现人的内心世界。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提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节选自《狼》)
【乙】有钱某者,赴市归晚,行山麓①间。突出狼数十,环②而欲噬。迫甚,见道旁有积薪高丈许,急攀跻③执椐,爬上避之。狼莫能登,内有数狼驰去。少焉,簇拥一兽来,俨④舆卒⑤之舁⑥官人者,坐之当中。众狼侧耳于其口傍,若密语俯听状。少顷,各跃起,将薪自下抽取枝条,几散溃矣。钱大骇,呼救。
【注释】①麓:山脚。②环:围。③跻(jī):登,升。④俨:俨然,仿佛,好像。⑤舆(yú)卒:轿夫。⑥舁(yú):抬举、扛抬。
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分)
(1)缀行甚远( ) (2)意暇甚( )
(3)赴市归晚( ) (4)若密语俯听状( )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屠惧,投以骨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博学而笃志(《〈论语〉十二章》)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十二章》)
D.乃悟前狼假寐 去后乃至(《陈太丘与友期行》)
8.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突出狼数十,环而欲噬。
9.请简要说说【甲】【乙】文中的狼有哪些相同点。(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8分)
我的小白鸽
赵国虎
①二十多年前,在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时节,由于小女喜欢,我买来了两只小白鸽,一雌一雄。我在自家屋顶的平台上,放了只竹笼,笼内铺上厚厚的干草,上面搭了个塑料布蓬,这就成了它们舒适温暖的家。
②两只小白鸽尚不会飞翔,我总是每天上班前先给它们送去玉米和水,下班回家后又带着女儿去看望它们。我想,它们一定能相依相伴,为我“生儿育女”,让我的屋顶白鸽成群,展翅飞翔。
③开始两天,小白鸽足不出户,除了吃食,便在笼内嬉戏,也许它们是在尽享“新婚”的快乐吧。第三天,它们早早就已在平台的花坛里漫步了。它俩都有一身洁白的羽毛,一双鲜红的爪,机警的双眼随着小脑袋的不停转动而东张西望。雄白鸽抬头挺胸,双翅交叉成剪,昂首阔步,好不神气;雌白鸽羽毛略蓬,显得富态,悠闲踱步,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好一对可爱的小白鸽!女儿好是欢喜。
④一周后,我们便熟识了,他们竟敢“嗒嗒嗒”地啄我和女儿的手了。“爸爸,小白鸽好大胆、好可爱。”女儿好不欣喜。就这样,我们和小白鸽度过了一段美好时光。
⑤大概两个月后的一天,雌白鸽懒懒地晒着太阳,雄白鸽笔挺地站在它的身旁。见到我,雄白鸽“咕咕”地叫个不停,雌白鸽也抖抖羽毛,迟缓地站了起来,我也没在意。
⑥两天后,我发现那只雌白鸽的双翅无力地往下垂,羽毛也变得蓬松,步履也比以前迟缓多了。病了?我走上前,捉起雌白鸽,想看个究竟。不料,那只雄白鸽却“叽叽”地尖叫着,展开双翅,猛扑上来,狠狠地啄我的手。我一惊,便松开了手了。原来它以为我要伤害它的“爱妻”,冲上来想解救它。真是勇敢的小白鸽,不愧是个“男子汉”。
⑦我仔细观察地上的白鸽粪便,发现那只雌白鸽拉肚子了。我便买来止泻药,一日两餐,喂给小白鸽。起初,每当我捧起雌白鸽喂药,雄白鸽总是不顾一切地冲过来凶猛地啄我的手。后来,见我每次喂完药,捋捋小家伙的羽毛,就把她送回到他的身边,也就罢了,只是用不安、忧郁的眼神边看看我,又边看看它自己的“情侣”。就这样过了数日,雌白鸽的病总不见好转,羽毛是越来越蓬松了,双翅也越来越无力地往下垂。雄白鸽每天都形影不离地陪伴着她,不时用嘴尖去帮助她梳理羽毛。好懂事的小白鸽。
⑧一天晚上,我们放心不下小白鸽,就和女儿打着手电,去巢里看它们。不料,窝里根本没有小白鸽的踪影。我们急忙打着手电在平台上四处寻找,只见雌白鸽趴在花坛边,雄白鸽站在边上守护着她。我知道:雌白鸽已经无力回巢了。我小心翼翼地捧起他们,放回到巢里。“爸爸,它会好起来么?”女儿很是不安。
⑨第二天早上,它们没有出来,两只小白鸽偎依在巢里。我伸手一摸,雌白鸽已经僵硬。雄白鸽悲切无助地望着我,头搭在雌白鸽身上,不愿起来。“爸爸,我们没有照顾好它。”女儿很内疚。
⑩从此,雄白鸽很少进食,每天总是毫无目标地在平台上转悠,悲凄地“叽叽”哀鸣。见到我,它便无助地跑到我身边,用小嘴啄我的脚。好伤心的小白鸽。我爱怜地抚摸着它的羽毛,满心歉疚。
⑪大约五天后,我们一家三口找遍平台和楼下的每一个角落,再也没能见到雄白鸽的踪影。它上哪儿去了?飞走了?可我们还没有见过它飞翔啊?我和女儿天天上平台,希望能看到它的身影,希望它能回到我们的身边,但总是一无所获。“爸爸,小白鸽去哪里了呀?它有吃的吗?有地方住吗?晚上会冷吗?”女儿很是担忧。我的小白鸽,你在哪里?
⑫我想:它或许会飞了,或许早已会飞了,只是因为要陪伴它的“爱妻”而没有展翅。现在,它的“爱妻”已经不在了,它悲伤,它思念,它孤独,它不再留恋这个失去“爱人”的地方了,它离开了,离开了这个令它伤心的地方了。
⑬我只听说过鸳鸯是爱情鸟,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相依相伴,形影不离,忠贞不渝。不料想,小小白鸽的“爱情”,也是如此地感人至深,令人感叹! (摘自青年作家网2021.12.28)
10.梳理课文内容,请将女儿对小白鸽的感情变化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空格上。(2分)
欢喜-----欣喜------( )----( )-----担忧
11.本文第⑩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和链接材料都表达了“我”的歉疚,请问两者歉疚的原因各是什么,其表达歉疚的方式又有何不同?(4分)
【链接材料】
我心里十分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的良心的针!
(郑振铎《猫》)
12.通读全文,你觉得本文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请分条作答。(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4分)
我的启蒙老师
①5岁那年,娘牵着我去报名,学校不收,我就抱住教室的桌子腿哭,老师都围着我笑,最后就收下了,但不是正式学生,是一年级“见习生”。
②那个女老师把我抱起来,我以为她要揪我的耳朵了,那胖胖的、有着肉窝儿的手一捏,却将我的鼻涕捏去了。
③“学生了,还流鼻涕!”大家都笑了,我觉得很丢人,从此就再不敢把鼻涕流下来。因为没有手巾,口袋里常装着杨树叶子,每次进校前就擦得干干净净的了。
④老师长得很白,讲课的声音十分好听,每每念着课文,就像唱歌一样。我从来没有听到过这么好听的声音,开头的半年时间里,几乎没有听懂她讲的是什么,每一堂课却被她的声音陶醉着。所以,每当她让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时,我一句话也答不出,她就说:“你真是个见习生!”见习生的事原先同学们都不知道,她一说,大家都开始小瞧我了,以后干什么事,他们就朝我伸小拇指,我们为此还打过几次架。
⑤娘后来狠狠地揍了我一次,罚我一顿不准吃饭。老师知道了,寻到我家,向我和娘做了检讨,说是她的不对,问我是不是听不懂课。我说:“我光听了你的声,你的声好听!”她脸红红的,笑了。从此,我就下了决心,一定不落人后,老师对我格外好起来,一下课,就来辅导我,惹得同学们都眼红起来。
⑥一年级学完后,老师对我说:“你年纪小,不让你升级。”我当即就吓哭了。老师却将我抱起来,说她是哄我,宣布我再也不是见习生了。我一高兴,就叫她“姨姨”,叫完就后悔了。她却并没有恼我,还拧了一下我的嘴,她笑了,我也笑了。
⑦我那时最爱语文,尤其爱造句,每造一句都要写得很长,作业本就用得费。句子造得长,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或别字替着,同学们都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说我脑子灵活,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连做三遍。
⑧从一年级到二年级,我的父亲一直在外地工作,娘要给父亲去信,总是拿着几颗鸡蛋去求老师代写,老师硬是不收鸡蛋,信写得老长。到了二年级下半学期,老师说:“你现在能造句了,你怎么不学着给你父亲写信呢?”我说我不会格式,老师说:“你家里有什么事情,你就写什么,不要考虑格式!”我真的就写起来,因为家里的事我都知道,都想说给父亲听。信花了三天才写好,老师又替我改了好多错字,说:“以后到高年级写作文,或者长大写文章,你就按这路子写,不要被什么格式套住你,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熟悉什么就写什么,写清、写具体就好了。”我从那时起就记住了老师的话,之所以如今我还能写些小说、散文,老师当时的话对我影响很大。
⑨这一年,我们上完了二年级。寒假里,同学们都去挖药、砍柴卖钱,商量春节给老师买些年画拜年。到了腊月三十中午,我们集合起来去找老师,但是,老师却不在。问校长,原来她调走了。校长拿出一包水果糖,说是我们的老师临走时,很想到各家去看看我们,但时间来不及了,就买了这些糖,让开学后发给我们每人一颗。我们就都哭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我的那位老师。如今,老师还在世没有,我仍不知道,每每想起来,我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 (作者:贾平凹。有删改)
13.本文围绕老师与“我”记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14.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每一次作业都批“优秀”,但却将错别字一一挑出,让我连做三遍。
15.从全文看,“我”的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
16.结合全文,谈谈你对作者“每每想起来,我心里就充满了一种深深的惆怅”的理解。(3分)
17.阅读下面《西游记》选段,回答问题。(4分)
三藏道:“你往何处去求方?”行者道:“古人云,方从海上来。我今要上东洋大海, 遍游三岛十洲,访问仙翁圣老,求一个起死回生之法,管教医得他树活。”
三藏道:“此去几时可回?”行者道:“只消三日。”三藏道:“既如此,就依你说,与你三日之限。三日里来便罢,若三日之外不来,我就念那话儿经了。”行者道:“遵命, 遵命。”你看他急整虎皮裙,出门来对大仙道:“先生放心,我就去就来。你却要好生伏侍我师父,逐日家三茶六饭,不可欠缺。若少了些儿,老孙回来和你算账,先捣塌你的锅底。衣服禳了,与他浆洗浆洗。脸儿黄了些儿,我不要;若瘦了些儿,不出门。”那大仙道:“你去,你去,定不教他忍饿。”
(1)结合选文前后内容,说说孙悟空为什么要到三岛求方子? (2分)
(2)请根据选文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悟空的性格特点。(2分)
第三部分(50分)
18.按要求作文(50分)
岁月匆匆,走进了中学,也走进了花一样的季节。站在进入中学的门槛上,清点行囊,我们会发现自己多了一份成熟,少了一份幼稚;多了一份思考,少了一份盲从;多了一份宽容,少了一份偏激;多了一份行动,少了一份幻想……我们的行囊变得沉甸甸,我们的道路正向未来延伸。
请以《七年级,我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字数不少于500字;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的真实姓名。
2024-2025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
参考答案
1.(10分)
(1)(4分) 虐 翱 卸 duó
(2)(1分) 绻 蜷
(3)(2分)去掉“目前的”
(4)(3分)D
2.(8分) 马致远 断肠人在天涯 影入平羌江水流 海日生残夜 回乐烽前沙似雪
人不知而不愠 俭以养德 非宁静无以致远
3.(8分)
(1)(2分)示例一:“清脆”需重读,因为它体现了鸟鸣的动听。示例二:“醉心”需重读,因为它表达沉醉其中之情。示例三:“静谧”需重读,因为它体现乡间的宁静。
(2) (2分) 上联:走进去 方能悟透 百态人生 下联:出得来 自可阅尽 大千世界
(3)(4分)这幅漫画符合本次手抄报主题。漫画中展示了一个人被埋在书堆里,只露出一个头,旁边的文字“埋葬图书”表达了人们对读书的忽视和书籍被埋没的现象。这与“好读书”的主题形成对比,提醒人们要重视读书,珍惜书籍,让书发挥其应有的价值。
4. (2分) 夏季 暮春
5.(3分)两首诗都是用了“移情于物”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离愁别绪。【甲】诗将自己的离愁移到南风身上,希望南风将自己的梦吹到西洲;【乙】将诗人的离愁寄给明月,希望明月伴随朋友王昌龄到夜郎西部。
6.(4分) 连接、紧跟 神情,态度 去 如同,像
7.(3分)D
8.(4分)
(1)一会儿,一只狼径直走开了,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面。
(2)忽然从旁边蹿出几十条狼,围上来要吃(他)。
9.(2分)①贪婪;②狡猾。
10.(2分)不安 内疚
11.(4分)
(1)原因:本文是因为“我”觉得自己没有把小白鸽照顾好,耽误了雌白鸽的最佳治疗时间,因此而感到歉疚。链接材料是因为“我”冤枉了猫而感到歉疚。
(2)方式:本文直抒胸臆(或:将歉疚表露在“爱怜地抚摸”的动作中),而链接材料除了直抒胸臆,还借助比喻的修辞,含蓄而深刻地表达了“我”的歉疚之深。
12.(2分)①对一对小白鸽的喜爱之情②对未能照顾好雌白鸽的歉疚之情③对一对小白鸽的忠贞不渝的爱情的赞美之情。
13.(4分)①报名那天,老师抱起“我”,把“我”的鼻涕捏去。②知道“我”受母亲责罚,老师到“我”家检讨,从此“我”下定决心要用心学习、不落人后。③老师开玩笑,不让“我”升级,“我”被吓哭,老师宣布“我”不再是见习生。④老师表扬“我”脑子灵活并纠正“我”写的错别字。⑤老师鼓励“我”学着写信,让“我”对写作有了兴趣。(答出四点,意思对即可)
14.(3分) “一一”在这里是逐字逐个的意思,表现了老师对作业批改得仔细,突出老师工作细致认真。(意思对即可)
15.(4分)①老师是一个敢于认错,有责任心的人:在老师的影响下,好多同学叫“我”“见习生”,“我”与他们打架被母亲责罚,老师主动跑来检讨,之后经常辅导“我”功课。②老师是一个有教育智慧的人:“我”造句时有好多字不会写,就用白字或别字替着,同学们都说“我”是错别字大王,老师却表扬“我”脑子灵活,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善于鼓励学生。③老师是一个关心学生的人:老师临走时,没有时间去看学生,就给同学们买了糖,调走前仍牵挂着学生。(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
16.(3分)老师替“我”捏鼻涕、辅导“我”功课、一一修正“我”的错别字、鼓励“我”写作等对“我”的关爱都使“我”对老师产生了深深的依恋、感激之情;但从老师调走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老师,使“我内心产生了深深的惆怅”,这表达了“我”对老师的敬爱和怀念之情。(意思对即可)
17.(4分)
(1)(2分)孙悟空大闹五庄观、偷吃人参果、毁坏人参果树,师父被抓、被镇 元大仙逼着寻找救活人参果树的仙方。
(2)(2分)悟空的特点是遵从师命,关心师父;说话无所顾忌,桀骜不恭。
18.【答案】范文:
七年级,我多了一份思索
这里是七年级的教室。单调的白色映衬着沉闷的气氛,封闭的环境让我头晕脑胀。成摞的书本下埋着一个个奋笔疾书的同学,偶尔有几个人踱来踱去,原来是在背诵。一切一切都提示着,这里是七年级的教室,七年级的!
我手下厚厚的白卷撑不住笔的落下,难得的课间休息也被黑板上密密麻麻的作业挤满。我感到自己在白卷的海洋里挣扎,在题与题细密的夹缝中呼吸。这是七年级,乏味而沉重。
不知何时,上课铃响起,班里响起了读书声,带着七年级特有的疲劳。无奈。那天讲的是文言文《岳阳楼记》。
浑浑噩噩地过了许久,老师突然问:“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谁能做到?”
我陷入思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这个背着重任的七年级学生就如这句格言下渺若微尘的一个人,是攀不上的,思索如清风掠过。
那么,他们以什么喜,以什么悲?老师的声音清亮起来。
当我再次陷入思索,只听一个低低的声音:“以国破家亡悲,以百姓安乐喜。”
“是,尧、舜、禹以德禅让,鲁迅弃医从文,周恩来在与你们一样大时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们只为分吗?别把自己活小活窄了!”
那声音如此凌厉,刺痛我疲惫的心。我陷入最沉重的思索。
七年级以前,我盲从他人,我曾告诉自己读书是为了爱我的父母,是为了辛苦教育我的老师不失望,是为了光明的未来。现在,我生活在七年级的重荷之下,我必须思索为什么读书。
我渐渐明白,读书是为了带给世界改变,带给世界一点点美好。这个社会、国家、世界不需要一个个复制品。这个时代,知识易得,见识难有。
我不能再苦于题海了,不能再对新闻漠不关心了,这个世界需要我去关注,而我更应放开眼去关注世界,而不是活得那样窄。
这些,是七年级的重担下最深沉的思考,是以前我从未得到过的,是压力、痛苦和智慧的名言压着我,才能让我多了一份思索。这些是七年级特有的,读七年级,我多了一份思索。
我的耳边响起如鸣珮环的朗诵声,空气都清新了。思索,让我看清目标,让我开始成长,让我的羽翼更加丰满,让我在广阔的天地间飞翔!
感谢七年级的沉重,感谢这份深沉的思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