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成都49中林姓学生自杀案件牵扯着广大网友的心,最终,在警方的调查下,根据现场和监控,还原了整个事发的过程,攻破了“关键监控缺失”“化学老师”“救护车赶到时间”“遗体被火化”之类的谣言。
这个事件之所以闹得这么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传言,是因为林同学的父母不相信自己的孩子会自杀。
在采访中,小林的妈妈说:“孩子成绩不错,性格开朗,对未来也很有规划,没有发现任何异常”。
可是,父母眼中开朗自信、老师眼中阳光腼腆的小林却被同学们说:情绪极不稳定。
早在去年的6月份,小林就在和朋友的聊天中说“天天想着四十九中楼,一跃解千愁”。
而今年5月,在他用QQ号转发给朋友的聊天记录中,有自我贬低的言论,表现出自我否定、多虑的情况。
综合小林的种种状况,我们发现很多症状都是和抑郁症状相似的,由此可以猜测,小林的心理出现了问题。
为什么在父母、老师面前的小林和在同学面前的小林判若两人呢?是什么导致本应该有大好青春前途的小林,选择跳楼结束自己的生命呢?
“我只是假装开心”很多人都觉得有自杀倾向或者抑郁症的人总是愁眉苦脸、处于崩溃的边缘,但也有一部分人尽管他们的真实感受是抑郁到想要自杀,但却会隐藏自己的情绪,正常地吃喝玩乐,装作开朗乐观的样子,旁人完全看不出ta有任何负面情绪。
就像成都49中的小林一样,在父母和老师面前,伪装得很成功。
在知乎上,也有和小林一样的“伪装者”——
大家可以看出来,所谓“微笑抑郁症”,就是一个人的内在体验到抑郁感,而外表却能显得非常快乐。
有临床心理学家认为,微笑抑郁症是高功能抑郁障碍或者持续性抑郁障碍的别名,通常在得了抑郁症的人掩盖其症状时发生。
这个概念可以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抑郁是可以用微笑掩饰的,我们的孩子可能不是真的快乐。
“老师,我想放弃了。”2020年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中有这样几条数据:2020年青少年的抑郁检出率为24.6%,其中,轻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7.2%,高出2009年0.4个百分点。重度抑郁为7.4%,与2009年保持一致。
随着年级的增长,抑郁的检出率呈现上升趋势:小学阶段的抑郁检出率为1成左右,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约为1.9-3.3%,初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约为3成,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7.6%-8.6%。高中阶段的抑郁检出率接近4成,其中重度抑郁的检出率为10.9%-12.5%。
而在2020年上半年,辐射全国的心理咨询与危机干预热线——“希望24热线”,接到的求助学生来电,比去年一整年都多。
据来电数据显示,小学生的来电增长了95.52%。
它揭示了一个隐蔽的现象:青少年的心理危机,也许正以我们难以理解的方式,走向了幼龄化。
在南方的某个城市,有一名12岁的阳光女孩,已经跟自杀的念头博弈了近5个年头。
去年5月,一个学生给班主任叶繁发:“老师,我想放弃了,强撑了很久,好累。”
她就是刘希芮,学习优秀,人际关系正常,有固定的好友,在家长和老师面前,亦乖巧懂事,父母对她也极为宠爱。
但在给叶繁的留言中,她说自己三年级时就有了自杀的冲动,随着年纪增长,她越来越向往死亡。她时常坐在窗台上,想象着跳下去的场景。有一次,她“差点就成功了”。
所幸的是,叶繁成功干预,悲剧没发生。
由此可以看出,小学生的心理问题一样是不能被忽略的。但其实,在现实中,很多家长并不能认识到这一点,也没有办法及时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这也是很多孩子心理出现问题后没有得到帮助的原因。
那么,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呢?
《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8)》[13]归纳了中小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大致可以分为7种类型:
报告同时指出,当分析家庭矛盾的原因时,相当一部分家庭矛盾的冲突根源仍是学业压力。
当亲子交流三句话离不了考试分数时,情感沟通的空间被大幅挤占。
家长的眼睛被考卷和排名遮住,就看不见孩子手腕上的一道道血痕,更别说孩子心上的伤痕了。
父母要怎么做呢?1、不要给孩子过高的期望,接受孩子是个普通人
现在很多父母热衷于“鸡娃”,拒绝接受孩子的平凡,逼迫孩子去做人上人,把一切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
一部金马奖最佳影片《阳光普照》里,男主阿豪是典型的“别人家的孩子”,长得阳光帅气,成绩优异还很努力,对家人懂事孝顺,对同学善良有爱。
但就是这么优秀开朗的孩子,突然跳楼自杀了,他的父亲很难接受,也想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自杀。
这一切都来源于父母对他过高的期望——
弟弟阿和被抓进牢房。父母就开始“偏爱”阿豪,跟阿豪说:“爸妈把全部的爱都给了你;弟弟不成器,只能靠你了;你是我们全家人的希望……”
在阿豪复读时,父亲还送了一本笔记本,上面印着 “把握时间、掌握方向” 八个字。
这一切在无形中,给了阿豪巨大的压力,自杀前,阿豪发了一段短信,其中有一句:
“好希望跟这些动物一样,有一些阴影可以躲起来。可是我没有……没有暗处,只有阳光,二十四小时从不间断,明亮温暖,阳光普照。”
阿豪就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缩影,久而久之,他们将自己内心的情绪掩埋,负面情绪无法宣泄,最后,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
2、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和孩子做朋友
很多父母把关心的重点放在孩子的成绩、身体上,有时候会忽略孩子的一些心理需求,久而久之孩子只会被推到极端孤独无助的境地,最后以结束生命来解脱或逃避。
黄磊曾说:“最可怕的不是孩子在外面做了什么,而是你不知道他在外面做了什么。他做什么不重要,他会不会告诉你,最重要。”
因此,家长不妨和孩子做朋友,站在孩子的角度去倾听孩子的烦恼,及时帮助孩子将坏情绪纾解出来,这样孩子才会将家当成自己永远的避风港。
3、告诉孩子敬畏生命
越来越多的孩子对生命重要这件事情认识不到位,一次考试成绩不好,可能就会觉得活着不好。
所以,家长要跟孩子做好死亡教育,告诉孩子人生不是百米赛跑,而是马拉松,起起落落都无比正常,输一次、输十次都没关系,只要好好活着,就一定会有赢的时候。
最后,小乐想呼吁各位家长多关心自己的孩子,和孩子平等沟通,了解“小大人”的想法。
如果你有教育方法或者想法心得,赶快在评论区告诉我们吧!一起共同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