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上午,华商报组织策划了“名师驾到”2021中考试题评析直播活动,15位来自西安各大知名中学的老师逐一对各科进行了精准而客观的评析,华商报官方一直播平台全程直播,直播浏览量达到140多万,直播过程更是收获不少考生及家长的点赞。其中来自西北大学附属中学的黄春蕾老师和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的韩白璐老师以及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的张艳艳老师对历史科目进行了评析。
题型设置沿用了2020年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和材料解析题四类题型西北大学附属中学 一级教师 黄春蕾
2021年是陕西省全面实施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改革的第二年。历史试题难度略低于去年,历史学科的题型设置沿用了2020年的选择题、填空题、问答题和材料解析题四类题型。具体来看,今年历史试题呈现以下特点:
1.试题发挥历史学科的立德树人作用。
试题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爱国爱党情感,发挥历史学科的立德树人作用。如:试题考查都江堰水利工程,让学生体会古代人民的聪明智慧,从而培养其爱国情怀和国家认同感;试题回顾党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光辉事迹,激励学生从党史中汲取干事创业的智慧和力量,把党史学习成效转化为成才动力,砥砺奋斗才干,启发学生从中感悟真理力量,汲取思想养分。
2. 试题渗透核心素养。
如试题对“抗美援朝精神”内涵的考查,把抗美援朝放到美国东亚政策的发展中去看待,对比中外共时性大事,分析中外共时性的问题,体现了时空观念,除此之外,该题还弘扬了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有利于振兴中华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如试题中美国实施“再平衡战略”给中国带来的挑战是什么及如何发展中美关系等设问,考查意图方向很明确:关注社会现实,形成广阔的国际视野,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等。
3.试题注重基础知识考查。
试题回归统编教材,试题依据统编教材,呈现出明显的贴近教材,使用教材素材进行整合改造。如试题中《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五四运动》绘画等。
试题考查的是历史基础知识:如考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开始事件,1840、1949两个时间都体现了对重大事件,节点事件的考查。
4.试题注重整十整五周年纪念活动与时政的植入 。
试题不回避热点,坚持“关照现实,考查热点”的特点。有周年纪念的考查,如华盛顿会议、辛亥革命,建党100周年等。试题反映社会现实,隐性介入社会现实问题,如中美关系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关注社会的责任感,体现历史学科的史鉴功能。
立足基础知识,考察综合能力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附属中学中学一级教师 韩白璐
2021年西安中考历史试题命题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命题特点立足于基础知识,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并紧密贴合热点,注重对历史核心素养的落实。
第一,试题结构
今年是西安市中考历史试卷调整为单科试卷、闭卷模式的第二年,从题型和各大题的分值分布来看和去年相同,从试卷结构、题量、题型的难度看比较适中,设问清晰明了,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能力水平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次试题以注重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考察为主,同时又有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的综合能力探究,强调社会热点与书本知识的有机结合,紧跟时代脉搏,立意高远。
第二,试卷特点
首先,充分运用了史料,体现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整套试卷史料丰富,包括文字、图片、地图等,充分体现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
其次,紧密结合时政热点,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关于这一点在第18题中国近现代史的考察中尤为明显,如第一小问考查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党领导进行“积极斗争”的史实是对中共党史的考察;第二小问则是对邓小平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作用。
最后,就试卷难易度来说,选择、填空和简答题侧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学生容易得分,材料题则会有一定区分度,注重考察学生阅读历史材料,从中获取和运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如结合材料列举史实阶级斗争的史实,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冷战结束后美国亚太同盟体系的调整等。
第三,备考建议
在今后的历史备考学习中,首先应使学生夯实基础知识,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在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最主要的内在驱动力,是学好历史的良药。
侧重于考查中国史,展示中国自信陕西师范大学奥林匹克花园学校 中教一级 张艳艳
今年是陕西中考历史新题型考试的第二年,试卷结构与难易程度相对稳定,凸显了“基础落实、核心素养、学科育人”的特点。
一、稳中求精,侧重基础知识
今年历史试卷结构和去年一致,包括选择题(1-10题)、填空题(11-15)、简答题【16、17题(二选一)】、材料题(18、19题)。历史试卷延续了近几年历史试题的主线方向,即基础知识和回归课本。就题型而言,都属于常规题,没有偏题、难题,且侧重于考查基础知识的背诵和掌握,如单项选择题的1-8题,以及填空题,涉及的知识点如都江堰、《步辇图》、三民主义、中共七大、孔子等都是对基本知识的再现。但是每个题目的组成,无论是图片、漫画,还是文字史料的选择上,都体现精益求精、层层递进,让学生从单选题到填空题,最后到材料解析题的答题过程中,得到感情的升华。
二、多种维度考查,聚焦核心素养
试题通过多个维度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掌握能力,如:第18题第1小题,既考查了学生基础背诵的掌握能力,又考查了学生历史史实横向提炼、归纳能力。18题第2小题和第3小题的衔接,就是考查学生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知的能力。试题从“时空观念、家国情怀”等方面,聚焦核心素养。如填空题第1题的《秦末农民起义形势图》和《明末农民起义示意图》,侧重考察学生的时空观念;18题的第3小题和第19题的第3、4小题,侧重于从党史和抗美援朝精神等方面考查学生的“家国情怀”等。
三、突出学科育人,彰显时代特色
就试题分值来看,中国古代史占比25%,中国近代史占比18%,中国现代史占比28%,世界古代史占比7%,世界近代史占比12%,世界现代史占比10%。可以看出试题侧重于考查中国史,尤其是中国现代史部分,这一点在单选题和材料解析题中尤为明显。今年是建党100周年,试题紧扣时代特色,通过袁隆平、屠呦呦、神州五号、复兴号等图片,展示“文化自信”;通过中共一大、改革开放、入党誓词等史料,展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让学生在学习中体悟“学史明理、学史增信”的道理,突出了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
华商全媒体 记者|耿艳红 王媛 实习记者|锁铮铮 实习生|王叶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