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试卷哪种好一点

期末复习试卷哪种好一点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21 10:54:23

新初一娃们,是不是都已经准备进入期末复习了?

有些天气冷的地方,可还有一两周就要考试,准备放寒假了。

我们这儿,预计是1月中旬才考。

这可是娃进初中后的第一个期末考试啊。

尽管各科还有新课没学完,尽管前三个月学得也是四处漏风,但作为态度上,老母亲还是要把总复习这个事,给督促起来啊。

这第一步,就是先梳理一下小四门所要用到的各类复习用书。

第一,课本 校内资料。

从梳理资料的角度来说,这一部分最简单。

书嘛,人手一本,用的基本都是2024版的新教材。

校内资料就有点五花八门,各种叫法了(提纲、导学案等等)。

像我们这儿,没有配啥同步练习册或单元卷,都是老师下发的各式打印小资料,有按每一课来归纳知识点的(比如历史),也有按每一单元来归纳的(比如地理、生物、道法)。

但这些“内部资料”,老师们都挺重视,要求定期背诵、抽查。

在老母亲看来,课本 校内资料虽然简单且不稀缺,但却非常重要。

因为课本上的知识点是老师教的,当地考题也是老师们见得最多,所以他们发的内部资料,虽不见得文字最多,却是言简意赅,针对性很强。

娃如果能够静下心来,找到时间,好好把课本知识点消化好,把校内资料记熟,除了一些新情景类的考题、综合性高点的主观大题,还需要进一步寻求外部资料的深化解释之外,基本上不会太差。

所以,在总复习上,我们会把这一部分放在最前面。

而平时就背得很勤快的娃,这时候就要“占便宜”了,他们可以很快的腾出时间,去集中刷一些不太熟练的大题,在良好的基础上争取高分。

因此,对于小四门来说,平时的背诵和积累相当重要,都想堆到期末来“总攻”不太现实,那“临门一脚”的时间基本上也轮不上小四门。

第二,总结类教辅。

1、知识点总结类。

市面比较主流的教辅品牌,基本上都有类似的书目,有的叫知识大盘点,有的叫知识清单,都是对初中阶段的学科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

(大伙儿可以上实体书店去翻一翻,比较一下)

同样是对课本的梳理和总结,教辅和校内资料的差别在哪呢?

无非就是讲得更细致一点,难度挖得更深一点,在总结理解上做得更到位一点,甚至还配一两道经典题目来促进吸收。

相比之下,校内资料会像一本很干很干的“干货”,一本书的精华就浓缩在那三、五张纸里,背是好背一点,但遇上了比较难理解的点,就得硬消化了。

所以当娃遇上难点时,去及时翻一下总结性的书,它会把一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方方面面尽量讲得更细,然后有思维导图、彩图、实物图、数据表等辅助理解,有时间的还可以做点题来加深一下印象。

2、考试题型总结类。

新初一娃经过了几轮小四门的考试后,基本上都能暴露出自己的问题,很多娃客观题分数还行,但很容易栽在主观大题上。

这里面的原因有很多:

有对知识点记忆不熟;

有对解读题干不到位;

有对答题格式没掌握;

有对学科术语的运用不习惯(爱讲大白话);

有对很多新情境题型感到陌生等等。

小四门想冲高分,主观大题一定要答准,所以老母亲们还是要重视孩子在大题模板、答题规范这一块上的输入和掌握。

我们也是在期中前后,才知道这小四门的大题原来跟语文的阅读理解一样,也有模板一说,于是才陆陆续续入了些模板书来参考、调整。

我家先后入了两套,当时主要是想比较一下异同

后来发现,对于学生掌握模板来说,都是够用的,无非就是一些版本的模板分类更多,细节更丰富一点,题量更大一点。

(大伙儿可以自行去书店,做个详细比较)

3、使用上的个人看法。

1)、对于知识点总结和模板总结,我觉得家里还是要备着,有一套合用的就行。

把它当成一个工具书去用,遇上难点,不好理解的,或是解题不知道从哪入手的,现查现学。

比如期中考试的历史,主观大题就有一道写导游词的题型,娃就觉得陌生,得分不高。其实这种题难度并不大,答中规范即可,对着模板书熟悉几次就好了。

2)不建议七上部分从头刷到尾,没这个时间。

知识大盘点之类的总结书,知识容量很大,文字、图表都很多,从头刷到尾可不现实,有这个时间,不如把这学期课本上的大字、小字都快速看一遍。

模板总结、答题总结书,模板动不动就50、60个,有些是七上根本遇不到的,没有额外的时间精力,先别给自己增加工作量。

一句话,哪里不会点哪点。

它是我们的速查好工具,但不是我们的“必背手册”。

3)、总结性书上的大题,考虑不周全,不用太焦虑。

总结性的教辅书,都是从中考角度出发的,归纳性、总结性强,深度也有,配的题有时候是中考真题,会涉及前后知识的交叉,或几个部分的综合。

咱七上的娃,一时有点懵也正常,多见一见题型,打开一下思路就行。

第三,刷题类教辅。

前面说总结性教辅上的大题,争取多见一见就行,这个阶段,答不完美,不强求。那么,小四门的刷题重点在哪呢?

我觉得还是同步类的试卷。

1)、内容。

同步类紧跟现阶段的所教所学,咱就先刷好七上,拓展太多、综合性太强的习题,可以留到寒假去。

2)、强度。

平时小四门练得少,考得少,背过的知识点还是需要通过做题来检验掌握程度。

先捋1-2张期末卷子,暴露一下薄弱,再上对应的单元卷,进行专项补漏。

3)、答题规范。

前面说过了,每一科整个初中的模板有好几十个,要注意的条条框框也很多,咱先把七上大题会经常出现的给捋了,重点先解决眼前的。

怎么判断七上大题经常出现的模板和规范呢?

一个是重新检查娃之前的期中卷和月考卷,另一个就是刷同步的期末卷。

先暴露问题,再解决问题。

4)、优先度。

同步的卷子:

纸质这一块,我家入的是《大小卷》。

主要是看它里面有周测卷的形式,小小一张,分量不多,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份小专项卷。而且它里面的出题,感觉很灵活,有点难度,很考理解性。

然后家里的练习本里,有整套的53,各科都有。

感觉有了这两套同步试卷,在量上是完全够用了,而且得挑着题做,会的知识点就过了,把重点精力放在错题和大题上。

最后,如果学校小四门老师到了期末,也开始大派卷子了,就一定优先老师所选的资料版本。

还是那个理由,他们的本地针对性是最强。反正都是刷同步内容,当然要跟着学校走。

好了,还有一个月,大家一起加油,争取次次有进步。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