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总结怎么写200字以上作文题目

试卷总结怎么写200字以上作文题目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2-30 23:54:46

2022高考6月7日拉开大幕,FM91.2太原综合广播11:30《高考进行时》特别节目连线拥有二十年高中教学经验,山西省教学能手徐鸥老师为大家分析高考语文作文写作技巧。

2022年高考作文全国乙卷原题再现

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徐欧老师讲作文

(一)徐鸥老师谈审题立意的思路

2022年高考作文全国乙卷显性地挂靠时代: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此题是可看作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体现“立德树人”思想,既体现了对青年关注国家大事,感受时代脉搏跃动,增强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局观的考察,也体现了对青年自身成长跨越的引导。好的作文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总是可以让学生思接千载心游万仞,搭上时代跳动的脉搏。将重大的社会生活事件有机融入试题,是语文命题的应有之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集体、社会、国家、世界发展中的责任和使命。我以为,今年的作文命题做到了!

结合材料看,要注意梳理层次:显然“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这些话是分为两个层次的,提炼其中的关键词,就是“感受”和“融入”。

再结合任务来看,以“跨越,再跨越”为主题写一篇文章,体现感受与思考。“跨越,和再跨越”这二元关系是有前后递进的逻辑关系的,换个角度说,我们需要感受的是什么?应该是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背后是如何实现跨越!我们思考什么?我们作为“后浪”地该如何秉承跨越有过的辉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何砥砺奋进,继续跨越,再创辉煌。前者和后者之间是感受继承和思考超越的递进逻辑,题目的意思逻辑搞清楚了,那么接下来写作的层次也就明晰了。

(二)徐鸥老师下水文:

跨越诚可贵 超越价更高

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是中国首次闪耀百年奥运历史星空,时隔14年之后,中国北京又在冬奥会上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跨越,再跨越,与时代同频共振,继承父辈的事业,跨越新的大山和大海。这份光荣的使命让我们怎能不心潮澎湃,心怀自豪!

两次奥运会,不仅显示了中国体育跨越式的发展而且彰显了中国人在跨越式发展中不变的初心。为了扭转“冰强雪弱”的局面,广大冰雪运动员、教练员迎难而上、扎实苦练,以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不断超越自我,最终在冬奥赛场上,多个项目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另外,从2008年的“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到2022年的“一起向未来”,中国始终如一向世界传递强烈的信号,即人类同乘一条命运与共之船,中国会坚定不移与全球各国“更团结”地应对挑战,秉承奥运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一起向未来发展。

体育荣耀的背后是国家的强盛以及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在全球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的背景下,中国克服困难履行承诺,如期如约举办北京冬奥会,彰显言出必行的大国担当。恰如某外国友人惊叹的说,你们二十世纪的中国历史,是我们无法想象的,但是你们通过一次次跨越所取得的壮举,是我们由衷钦佩的。体育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承载着国家强盛、民族振兴的梦想。从百年前郁愤难抒的“奥运三问”,到创造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百年间,中国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伟大跨越,以更加自信、开放和包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舞台中央。

青春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以奋斗为途径实现再跨越。试看三代林场建设者55年的接续奋斗,不懈努力,在他们的奋斗下,塞罕坝由沙漠荒原变为绿洲林海、终成北方氧吧;试看二十多年来筑梦苍穹的北斗人的不懈追求,他们用奋斗实现了中国北斗卫星全球导航;试看年近八旬的“高铁二等座院士”刘先林两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背后是他依然“跨越”的工作身影。我们青年一辈只有不懈的奋斗,才能承继前辈的跨越精神,于满是鲜花的原野里开辟新的天地。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我爱北京这座双奥之城带来的荣光,我更爱这个时代,因为建设它的责任该由我们来继续。当代青年,我们要有一份“秉承跨越大业,奋进超越自我”的赤子之心,与祖国发展同频共振,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史册之上。

(三)徐鸥老师给未来高三学生的三点建议

1培养语文真态度:

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很容易提高的学科,找对老师,掌握方法,加以坚持,一定就能提高。学习语文时要注重深思熟虑,不能心浮气躁。

2构建最好的学习规划:

高一构建高中基础知识体系,让知识不再碎片无序化;高二贯通高考规律;高三对接综合训练。学习语文要投入时间,掌握写作方法规律,厚积薄发,注重平时积累,不能盲目自信,或者轻言放弃。

3养成语文好习惯:

准备文件夹,将老师讲的和自己总结的基础、阅读、写作相关知识分门别类做好储备。一月一总结语文的学习方法,总结答题规律。考试不仅考查大家对大纲规定的书本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更重要的是考查运用知识的能力,反映在考卷上就是看能否用所学知识思路清晰、条理清楚、简明扼要地“踩点”答题。很多同学平时复习中不重视这点,只一味努力对知识本身的熟悉掌握而忽略了对答题规律的研究,结果造成考场上答题时将记下的相关知识不管是否对路都一股脑地搬上去,乱哄哄的一大段。结果既浪费了时间,又给阅卷老师寻找要点造成困难,最终影响了自己的成绩。常有同学考后自以为考得不错,结果高考成绩和此前的估分相差很大,想必多由此导致。所以同学们不管处于第几轮复习,做题时不要只停留在对比自己做的和参考答案是否一致的层面上,一定要对题目和参考答案进行深度思考,揣摩命题人出题的动机,考查哪些知识,参考答案是怎么组织的,然后总结出答此类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这样在考场上才能根据题目要求准确规范地作答。

徐鸥,二十年高中教学经验,山西省教学能手、太原市教学标兵 ,FM912太原综合广播《高考进行时名师说高考》栏目特邀嘉宾。

徐鸥老师曾在重点高中火箭班任教12年,历年来所执教的学生超过万名,语文成绩均有大幅度提升。所教学生遍及北京大学,清华,人大,中财,浙江大学,中国政法大学等国内名校。


监制:田霞 编审:江虹

责编:赵玲 编辑:董晓芬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