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更是文明的窗口。在这场“文明大考”中,每一项活动都是一道题目,考验着居民的文明意识与实践能力,而居民的每一次参与,都是对文明城区创建的最好答卷。
答题ing
车棚“减负”
废旧车辆置换的“环保题”
为规范社区非机动车停放秩序,改善“僵尸车”侵占社区公共空间资源现象,六街社区、东关南里社区开展“老件换新物 安全你我他”废旧自行车回收置换活动。
活动当天,居民们纷纷把废旧自行车推到置换点,社区工作人员认真地为每位前来的居民登记、核实信息、拍摄照片、置换物品。
“小孩的自行车用不到了,一直在车棚里放着,听说有置换活动就过来了,正好可以换成生活必需品,一举两得。”正招呼孩子去领置换物品的社区居民张阿姨说道。
此外,社区工作人员还将无人认领的“僵尸车”进行了集中清理。此次置换活动,不仅为车棚楼道“减负”,更是激发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创造整洁宜居环境注入了“绿色力量”。
“宠”爱有方
文明养犬的“礼仪题”
为提高居民依法养犬、文明养犬、科学养犬意识,积极打造“人宠”友好空间,各社区纷纷开展“倡导文明养犬,共建和谐社区”主题宣传活动。
在南环里社区、西环里社区的活动现场,文明引导员及社区民警通过落地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等方式,向居民普及养犬知识和文明养犬的重要性,并呼吁居民要遵循遛狗拴绳、自觉清理犬便、办理犬证等文明养犬行为规范。
“您好,您在遛狗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系牢绳套,避开老人和孩子。”一街社区、宁馨苑社区工作人员在“一早一晚”遛狗高峰期向宠物主人发放宣传材料,讲解文明养犬行为。
京科苑社区组织志愿者在小区绿化带和主要人行步道两侧安装50余个文明养宠提示牌。怡园社区组织“小松树”志愿服务队的小志愿者擦拭文明养宠提示牌和宠物便便屋。
“绿色”时尚
垃圾分类的“生态题”
为培育青少年绿色环保观念,将垃圾分类意识融入日常校园生活,观山悦社区、燕平路社区走进东方红学校、政法大学,开展“开学第一课”垃圾分类宣传活动。
活动中,社区工作人员就垃圾分类意义、好处及垃圾处理方式进行了讲解,并通过问答以及趣味游戏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互动。“我家里每天都会把垃圾分开装。”“垃圾桶旁边经常有许多爷爷奶奶当志愿者。”……同学们积极参与、踊跃抢答,在快乐的氛围中收获了满满的知识。
在政法大学学生宿舍门口,社区工作人员发放垃圾分类宣传册,讲解垃圾分类方法、如何科学地垃圾分类等知识,引导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行动。
“焕”新活力
家园美化的“实践题”
党员、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积极响应、按时“集结”,清理杂物、铲除小广告、擦拭公共设施……
他们手拿笤帚、抹布、夹子、垃圾袋等工具,分工明确,仔细捡拾小区绿化带内废弃塑料袋、枯枝树叶等积存垃圾,清理公共区域堆物堆料,擦拭健身器材、宣传栏等公共服务设施,清扫背街小巷、卫生死角……不少居民还带着孩子一起参与到这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让孩子从小养成好习惯。
每一次活动
都是一次文明理念的传播与实践
从废旧自行车的置换回收
到文明养犬的责任担当
从垃圾分类的实践教育
到家园清理的共同守护
城北人用实际行动
点亮了文明的灯火
也为辖区文明建设
注入了新的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