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名为《2021年高考命题趋势判断》的文章一经新华社客户端刊发,迅即引发各大媒体平台的争相转载,截至2021年4月,此文已被国内几十家自媒体转载发布于腾讯、搜狐等各大媒体平台,粗略估算文章点击量已逾千万,可谓十足地火了一把。
然而,细心的读者发现,这篇火爆网络的文章并非新华社撰写,而是出自一本名为《中国高考报告》的蓝皮书。最近这段时间,笔者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恰逢在河北、辽宁等地学习考察,便借机前往几所高中进行调研咨询。几所重点高中的一些资深教师均表示:这篇文章对2021年高考的命题规律解析十分充分,且具有极高的考前参考价值。然而当笔者向他们询问那本蓝皮书的时候,却鲜有人知,只有河北衡水某所中学的一位高三语文老师从抽屉里拿出了这本蓝皮书的真书。并如手捧珍珠一般介绍了关于这本书的来龙去脉。
这本书全称为《高考蓝皮书:中国高考报告2021》,与之相伴的还有系列丛书《高考试题分析2021》《高考政策与命题解读2021》与《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1》。高考蓝皮书由新华出版社出版发行,而新华出版社为新华社主管的综合性大型中央级出版社。受国务院办公厅的委托,新华出版社还编辑出版国家级的中英文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年鉴》;出版发行《人居》期刊,编印具有权威性的政府机构名录和国内外工商企业名录。可见,高考蓝皮书是一套实打实的官方出版物,其权威性可见一斑。
官方级的出版物,对2021年高考的前瞻必然具有极高的可信度与深厚的理论支撑。笔者通过各种渠道打探,终于从线上购得了这一套高考蓝皮书。通过几日的吸收学习,分别总结了这四本蓝皮书的各自特点。如下。
《中国高考报告2021》:它依托国内权威高考研究机构,从中国高考改革的政策分析、命题实践、教学改革、升学渠道、社会影响和评价体系等角度,为高考的再设计、再出发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这本书各板块内容紧扣改革政策方向,总结了中国高考改革的一些实践经验,为广大师生群体提供的是一份权威、专业的高考改革研究成果。非常值得推荐阅读。
《高考政策与命题解读2021》:这本书是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专家对2020年的高考命题政策及未来趋势进行专业解读。里面的内容紧扣《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核心思想,从政策层面详细解读了“一核四层四翼”与未来高考命题的内在关联,分科解读了高考试卷的设题立意、试卷特色及考核要点,并对2021年高考的命题方向做出了最具实用性的分析。
《高考评价体系解读2021》:这一本依然是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专家编写,内容对《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了分科解读,立足的是学科特色,重点解析了近年来高考命题特点,关注的是核心价值“金线”和素养能力“银线”的交叉汇合,展示了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的内在结构,剖析了不同学科情境的命题实践内涵。全面学习和掌握《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是广大师生快速应对新高考、精准对接2021年新高考的最佳方法,所以读这本书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考试题分析2021》:这一本由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专家以《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为标准,对2018-2020年的高考真题进行了详尽的分类解读。里面每道试题从命题立意和解题思路两个层面展开全面、系统的分析,帮助广大师生清晰、准确地认识和把握高考命题的标准、趋势,做到了紧扣最新命题政策、把握最新命题动向,具有实用性、针对性、权威性的特点。想知道2021年高考如何命题,掌握这些命题规律是关键,从这一点而言,这本书的实用价值更强。
如获至宝之后,迅速向身边的教师朋友引荐了这套蓝皮书。朋友问,高考还有一个来月了,现在看这书还有用吗?然而当笔者向他全面介绍完书中内容之后,朋友说:“确实,如果能知道今年高考怎么考,比临期末了还在大量刷题有效多了!就算高考前一天看到这本书也不晚啊,果然是好饭不怕晚!”是的,这类书的实战作用并非是让学生们做练习,或加深知识点,而是从“至高层”看到今年高考的命题策略,掌握“怎么考”的秘诀才是根本所在。这也犹如在今年高考真卷上蒙了一层朦胧的玻璃,如果仔细看,说不定真能看到“真题”。
刚刚获悉,本书已经成为福建、河北、广东、山东等地区高考命题的重要参考依据,如此宝藏一般的东西,很多教育工作者却不曾知悉,着实是一大遗憾。在此为大家送上此书唯一购买渠道的链接,以飨同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