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军可以说是高考出题界的神话了,几乎每年高考的时候,都有传言说今年的高考数学卷子是葛军出的,而每一次传言都会引起一片恐慌。究其原因,还是葛军2006年的时候,在江苏打的一仗,实在是给那一届的江苏考生们留下了心理阴影,也给后来的全国考生留下了一种“葛军恐慌”。
其实葛军出的卷子不多,实际上他没有出过几次高考题,作为一名校长的他,失去联系几个月(出高考卷子俗称“关在监狱里出题”,是一种全封闭的模式)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如果他真的失联的话,那肯定能上微博热搜的。不过在他为数不多的高考卷子中,2006年的那一次,真的是令人印象深刻。不但虐哭了所有的高考生,还狠狠地打了所有江苏教师的脸,让学生们所有为高考做的训练都白费了。
江苏卷考完,据说能哭的人都在哭
这一段其实是江苏高考的黑历史,据说06年数学高考结束,从考场出来以后,所有能看到的女生都在哭,有的男生也在哭。要说哭也没什么稀奇的,毕竟考生结束后跳楼自杀的也有不少。不过这一次是不分学霸还是学渣,不管你是南京外国语的,还是XX县三中的,出来以后基本都在哭。当时听南京认识的老师说,整个南京的数学平均分是50分,而数学的满分是一百五十分。
据说当时葛军老师在高考完之后,直接就在仙林被人揍了,而当时全江苏的考生都很开心。毕竟葛军老师确实“不厚道”,这一次出的题目害苦了多少考生,多少考生在考场上是抓耳挠腮,一个字都写不出来,最后只能交空白卷子的。这也是江苏数学难度的序幕,不过以后的江苏卷数学虽然难,但是也没有这么难。
卷子真的不是越难越好
对很多高中老师来说,其实对葛军这种出题模式还是不太认可的,尤其是他在2006年的做法。高考的卷子需要有一定的选拔性,而高考面向的是全省的所有考生,全省几十万考生之间水平差异极大,状元和200分以下的差生之间,他们数学水平的差距可能比一条长江还要宽。
这就对出题老师有很高的要求,既不能太简单,又不能太难。优秀的学生凭借自己的水平能拿150分,而普通的学生也能写出来,不至于一个字也写不了。并且150分这个满额的目标,这一定是极难的,全省一般不能有三十个以上的满分。像葛军这样无脑加难度的,并不适合作为高考卷子。
高考卷子最好的难度系数还是在0.50-0.53左右,过低或者过高都不好,都无法体现选拔的重要性。毕竟高考的唯一目的,就是为大学选拔人才,而过高或者过低的难度系数都不能起到这个作用,后来江苏考试院也认识到这点,基本上很少出现像2006年那样的卷子了。
至于每年都有传言,其实完全就是传言罢了,就算是葛军老师再出山,也不会出特别难的卷子了,只会在导数等压轴大题上别出心裁。全国卷这几年的难度系数把握的就挺好,不过难度系数太稳定也有一点问题,那就是容易被摸到出题的规律,这几年全国卷使用区域的分数膨胀现象,就是难度稳定的例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