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毕业季了,废品站的生意又进入了一个“高峰”,家长们都在忙着给各级毕业生清理书架、清理房间。
我常感叹网上那一张张超过一人高的旧书、几百支磨秃了的旧笔芯的照片,那上面,又是多少孩子们的心血和时间呐。
高考完有旧书卖,中考完有旧书卖,就连咱们这些小学毕业的,也是有不少旧资料要进废品站的。
可是,在清理的过程,有一些类型的书籍,虽有时效性,但还是可以再观望一段,暂时先别扔。
第一,工具书不要扔。
尽管咱们是小学生,用的工具辞典显得有点“幼稚”,属于初级工具。尽是些《新华字典》、《小学生汉语词典》、《小学生笔画顺序词典》、《小学生成语词典》之类的。
不要看它们带了个“小学生”,就觉得初中肯定用不上。
但其实,在语言基础这一块,初中的好底子都是小学带来的,尤其是刚进初中的衔接与过渡。
初中阶段更深入的工具书要添入,但如果要倒回去查漏补缺,一些小学的基础工具书还是颇有作用的,比如笔画顺序,没把握还是得重新翻书查,初中老师可不会花时间在课堂上去讲了。
第二,总结性的资料不要扔。
1、基础知识手册或知识大全。
很多小学娃都有这种学科知识点总结得非常全面的教辅,不仅覆盖了小学课内,课外的内容其实也很多的。
可以说有相当份量的知识点,绝大部分的普娃是没有掌握的,所以可以先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2、专项训练。
有些专项训练全是练习题,而有些专项是先有知识点的总结和梳理,再加习题的。
那种有“教学”内容的专项训练,就值得留下来做复习用。
而且,不少小学的专项,在难度都有点超纲,应付初中衔接是没有问题。
3、年级阅读。
这套书挺出名,很多家长把它做为小学课本的课外配套阅读,知识点很丰富,阅读性也强。
但只是把它做为课外书翻一翻,就有点可惜了。
我举两个例子:
1)、五年级要读青少年版四大名著,这个可并不好读,光是人物都特别多。
但这本书里的人物关系图和思维导图,我觉得在同类教辅中,都算画得好的,留到初中再讲《西游记》、《水浒传》,高中再讲《红楼梦》时,都还用得上。
2)、六年级的鲁迅专题介绍。
六年级已经开始讲鲁迅了,而七上一开始就要读《朝花夕拾》了,鲁迅专题的份量会越来越重。
而《年级阅读》里的专题,我觉得内容就总结得很好,十多页的样子,不长又不短,常考的知识点又差不多都收入了。
第三,拓展性的资料不要扔。
一些家长说,一上初中就可以彻底和奥数脱钩了。
那小学的奥数书,都扔掉吗?
我觉得做过的习题、卷子可以清理掉,节约空间。
但是带有专题知识点总结的,不要扔。
因为我们知道,小学奥数有一些知识点是和校内体系关联很密切的,比如小学应用题的经典题型,到了初中结合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又要学一遍;
比如计算类,小学奥数可是早早就把初中的二元一次方程组、三元一次方程组给拉进来了;
比如几何类,小学奥数在五年级就有勾股定理、几大常见几何模型,这都是在给初中几何打基础。
而且,有些小学奥数题可不比初中校内容易啊。
所以,有总结、有教学、有拓展的小学奥数书,也晚点再扔罢。
第四,高年级入的课外读物不要扔。
在这个注重阅读的学科氛围之下,各家一路买上来的中英文读物,必然是不少的。
但既然要升中学了,小学低幼段的读物,什么拼音版、简易版,一个单词、一句话、几句话式的英文分级绘本,还是可以坚决清理出去的。
而高年级的阅读书目,特别是课外自主阅读的,很多又进入了初中必读清单:
比如凡尔纳的科幻系列,有些娃小学就读过很多,但进了初中又要考;
比如小学生的抗战读本和革命经典书籍,小学读过,可初中历史又开始要学了。
所以也可以容后一步再说。
而且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进入小学高年级后,在阅读书目的选择上,其实和初中的界限是很模糊的,爱读书的娃完全可以大量的看,这也是一些语文老师、家长提倡提前读初中名著的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我觉得,主要是那些积攒起来的各科草稿纸,写过、改过的卷子、练习册,读过的低幼阶中英文读物,实在没地方搁的小学课本,
都可以各归其途,卖的卖,送的送,给下一阶的新书腾地方了。
欢迎关注@B计划老妈,孩子成长路漫漫,在这不可逆的十八年里,努力扶君上马,送君一程,但内心始终有B计划。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