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某高校要求35岁以下教师必须参加学生的期末考试,并且老师与学生试卷一起电脑阅卷,老师们虽然颇有微词,但还是参加考试,考试时间和形式与学生差不多,单人单桌,由教务处主任负责监考。师生同堂考试,教学质量会有所提高,还是会无疾而终呢?
首先从学校方面说,让老师参加学生考试的初衷是为了让老师保持良好的做题感觉和对试题的敏感度。学校让老师参加考试对教师肯定有督促作用,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老师和学生的投入度,也就是老师的敬业精神和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更好的梳理知识,发现易错点,对试卷的分析也会更上一层楼,毕竟多花时间分析试卷才能提炼出试卷的精华,督促老师在教学上下功夫,对于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老师付出的时间越多,教学水平就有所提高,抓重点,押题,老师对知识的整体把握也会更好。有句话叫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常年马放南山刀枪入库,老师的教学水平也会下降,老师与学生同时考试能增加教师的紧迫感,让混进来的南郭先生不敢再大吹其竽。
其次从教师方面说,教师多做高考题,才能把握高考重点,发现考试题型变化的新动向,更深领悟高考的方向,对命题和预测有很大的帮助。那些十年如一日,认真钻研教学,亲自做题写文章的教师,他们的敬业态度是非常令人佩服的。而对于那些离开教案,离开答案,离开PPT就心慌意乱,手足无措的老师,他们的敬业程度也就不言而明了。可能有些老师也会喜欢这种形式,因为至少不用监考了,同时还可以发挥自身实力,让领导和家长看看老师的真实水平,不敢小看年轻的教师。
虽然让老师与学生同堂考试能提高教学质量,但考试分数的高低不代表教学质量好差。教学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考试侧重于考察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考的好不一定教的好,教授学生解题的方法和思路是教师的职责,考试练就的是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有些教师由于长时间没大量训练,精神无法长时间高度集中,审题较慢,做着做着思绪就已经飘到其他地方去了。
其次,我国教育管理部门在教师的管理上目前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对教师的关怀少,要求多,尊重少,威吓多的现状。现在的学校和教师大多是纯粹的聘用关系,工资由国家统一发放,绩效少,老师与学校之间的归属感也越来越少。回想以前,老师大多是看重学校浓浓的人情味进校,那时候工资不高,福利尚可,多干活会觉得很光荣;领导逢年过节也会去老师宿舍慰问慰问;而遇到恶劣天气,领导都带人到宿舍看看有没有需要维修的地方。说实话,干的挺带劲,累点也没有怨言,感觉学校就是一个家。
最后我认为,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负责人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更离不开好的家长和有能力的领导。所以,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大家一起努力,为了学生更加优秀共同向前,为了社会更加和谐共同努力,为了祖国更加繁荣共同奋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