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改革从2014年到现在,已经进行了将近十年,全国各省市的高考改革也完成过半,明年也就是2024年将有7个省市加入新高考,这是自高考改革以来的第四批加入新高考的省市。
这七个省市分别是黑龙江、甘肃、吉林、安徽、江西、贵州、广西。
目前已经加入新高考的省份除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浙江、上海六个省市采用“3 3”高考模式,其他省市包括明年参加新高考的省市均采用“3 1 2”高考模式。
“3 1 2”高考模式的赋分科目
“3 1 2”高考模式的省市的第一个“3”指的是语文、数学、外语,第二个“1”指的是物理/历史二者选其一,这个四个科目直接采用卷面分。
第三个“2”指的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选二,这几个科目将采用“赋分制”。“赋分制”就是根据你的卷面分数,进行全省大排名,排名之后用特定的公式计算出你的赋分分数。高考成绩能够看到的就是赋分后的成绩,而非卷面分。
“3 1 2”高考模式的赋分标准
采用“3 1 2”高考模式的地区均实行“五等级赋分制”。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假如全省参加高考的人数一共是一万人,那么根据学生的卷面分进行全省排名。第一名到第一千五百名属于A等级,分数都会在100—86之间;第一千五百零一名到第五千名属于B等级,分数会在85—71之间。以此类推。
甲同学化学成绩很好,卷面分为97,排在了全省第一名,经过赋分之后化学的分数为100分。
乙同学因为某些原因,化学交了白卷,排在了全省最后一名,经过赋分之后的分数为30分。这也就是说即使你的2个选科科目都交白卷,加起来也能拿到60分。
丙同学化学这次考了75分,排在全省的第两千名,属于B等级,那对应表格丙同学的赋分分数就在85—71之间,具体的赋分分数需要用公式来进行计算。
等级转换的具体公式:
其中:
Y1、Y2分别表示原始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T1、T2分别表示转换分区间的下限和上限;
Y表示原始分;T表示转换分。
考虑到高考分数都以整数呈现,故上述公式的计算结果需要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假设化学本次考试的第一千五百名的卷面分数82,第五千名的卷面分数是61分。
等级转换公式中Y1=61、Y2=82,T1=71、T2=85,Y=75代入公式计算:
计算出T=80.33,也就是本次丙同学赋分后的成绩就是80分。
没有理解“赋分制”的人,会觉得“赋分制”过于复杂,而且意义不大。但是事实上,“赋分制”是为了解决选科不同、科目难度不同引起的报考录取问题。
某同学选择化学和生物,另外一个同学选择化学和地理,报考大学的同一个专业时,如果只是采用卷面分相加,那生物和地理的学科难度、试卷难度就会成为争论的焦点,学科不同卷面的分数高低已经不能作为成绩好坏的判断了。如果采用“赋分制”,根据全省成绩排名来换算分数,明显公平多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