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笔记
一到毕业季,学霸们开始拿出自己三年当中整理出来的“葵花宝典”——笔记来售卖。他们有的是把各科笔记做成复印件,装订成册,整齐地摆成好几列。有的干脆忍痛割爱,把笔记原件直接出售。当然还有卖练习册,竞赛书的等等。
我欣赏过学霸的笔记。那是在儿子高二下学期期末,高考结束之后,实验中学的校园里很多学霸在离校前准备把自己的笔记出售,一来可以赚点小收入,二来也让自己的辛勤成果受益于学弟学妹们。
我在一个家长的鼓动下,也来参观学霸卖笔记。其中真的有一些笔记让我眼前一亮,字迹很工整,条理很清晰,如果说直接拿过来做复习材料,真的是能走很多捷径。
每个学生的笔记都各有特色。在反复欣赏,询价,最后我们两个家长都有所收获,各自买了将近400元的学霸笔记。
我信誓旦旦地把学霸笔记拿回家,希望得到儿子的认可。谁知儿子很不高兴,说花了这么多钱,一点用处都没有,他是不会看的,让我赶紧回学校退掉。
既然买回来了,我怎好意思退回去,再说了,学生们也是在勤工俭学,卖出自己的劳动成果也挺不容易。我说“既然买了就留下吧,你若是感兴趣,就看看,实在不看,就留着,将来咱送人。”
果然,这些买来的笔记自此被束之高阁,儿子高考结束后,我送给了沈阳的同学,刚好她家女儿在读高中,希望对她能有所帮助。
儿子之所以反对我买笔记,是觉得他有自己的学习和复习方法。自他上学以来,就几乎没有像样的笔记和错题本。
他认为记笔记太浪费时间,尤其是上课时候记笔记。他看着好多学生上课认真地记着笔记,觉得会影响听课的效果。
儿子上课认真听课为主,认为有必要记的东西,就直接记在教材上,他觉得这样将来看起来更直观。
有的学生上课就把笔记记得工工整整,有的则是上课草记,课后再认真整理,以备复习用。
总之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特点,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关于买学霸笔记一事,儿子的班主任老师是不赞同的。他告诉同学们不要乱买别人的笔记,将来自己的笔记都不一定有时间看呢。
儿子虽然没买学霸笔记和其它资料,但他却与卖资料的学姐,也是同乡相识并成好友。
有一天儿子在校园里行走,看到很多毕业生在摆摊卖资料。尽管他没有购买的意向,但好奇心还是驱使他过去看看。
看到一个学姐正在售卖“竞赛教程”这本书,其实儿子手头也有,只是觉得能卖这种书的学生应该是好学生,有精力学竞赛,就过去和她攀谈。
结果真是相约不如偶遇,这个女孩就是之前我和儿子提到的考入清华的学霸姐姐,和儿子来自同一个城市。
我们早听说这个女孩的一些情况,清华自主招生降了20分,很是羡慕,就是儿子没有机会认识。今天在此偶遇,也算是缘分。儿子和学姐相互介绍认识,谈得挺投机,互留了联系方式。儿子也向学姐求教了学习经验,我告诉儿子,好好努力,一年后和学姐相约清华园。
第二部分:错题本
关于错题本,我估计多数学生都有。整理错题有利于将来复习更有针对性。
高中三年,儿子也经常出错,也有不会的难题,我让他也整理错题本,将来复习就看错题即可。
在我的鼓动下,儿子把数学和物理两科象征性地准备一个错题本,但是后来我发现,每个错题本基本就用了几页。
他整理的错题不是把错题抄在本上,再正确解答,而是按照划“正”字的方法把错题的类型做好记录。比如这个知识点错了,就划一道,那个知识点错了,再划一道。复习的时候,他就是按照出错的知识点来进行复习和给予重视。
我看着儿子的这个方法太简单了,希望他能认真地对待,但又觉得让孩子自己整理错题的确很浪费时间。
和很多家长也探讨过这个问题,他们也都是家长帮着整理。有的是手抄错题,有的是把试卷上的错题剪下来粘贴到错题本上。
儿子高中在省城读书,我们只能是周末有时间才过去,所以对儿子的帮助很小。对于以上家长的方法我感觉都不太合适。尤其是剪错题的方法我不赞同,孩子们的劳动成果最后被剪得支离破碎的,实在不忍心。
后来别人给我推荐了拍照的方法。我特意买了MI Pad,把错题拍成照片,按照学科分类建成文件夹存储起来。这个方法还算不错,比较高效,节省时间和空间。复习的时候不用抱着一堆错题本看,只拿着一个Pad就可以了。
儿子高考前,我还真的让他拿出来看一看,尽管他不十分情愿,但也算看了一部分,没有太辜负我的付出。
其实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一套学习和复习方法,不必强调千篇一律,也不必拘泥一格,只要适合自己就好。
不知您的孩子在记笔记和整理错题上有什么高招、妙招,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