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初三学生,开学快三个月了,我们第一次整理错题卷,家里的试卷已经堆了一大箱!
周日孩子的计划出行运动取消了,晚上体育锻炼也因为小伙伴请假取消了,所以我们在家过了一个非常悠闲的下午!
上周我和他就多次渗透,家里的卷纸太多了,简单看一遍,期中考试也过去了,稍微松一口气,我们用点时间把试卷整理下,没有需要保留的咱们就处理了!
正好周日计划有变,孩子有时间,他决定用一个下午的时间把家里成山的错题都消灭掉,积累太多了,从初三开学到现在,我家孩子一直没有整理过。
而我也从初一的亲力亲为,给孩子剪剪贴贴,复印、打印、分类归纳,不错过任何一道他的错题,把错题当宝贝存好,到现在听之任之,他说没用那就扔掉!
因为经历几次我辛辛苦苦装订成册的错题本,孩子一眼没看,或者只看了很少量,再等他愿意看的时候已经失效,或者孩子很明确的说他都已经会了,我看人家成绩也不差,我几次争辩无果,我也就放弃了。
有句话说的很对,其实我只是感动了我自己,给我累够呛,孩子不以为然,他觉得那就是个形式,对他来说没有用!
上周我以整理他的书桌为由,把他做过的试卷又都收纳到一起,我不甘心的继续劝说他简单的过滤一遍,如果看一眼就会直接处理掉就好了!
孩子夸下海口说半小时就能完事,但是等他真的看起来,其实还是需要时间的,毕竟几个月的量呢!
看了一部分他就看闹心了,叽叽歪歪的和我说根本没有用,他都会,都知道怎么回事了,这么整理纯粹浪费时间,没有必要整理错题!
我也有点急了,我总觉得他看错题的过程,是个很重要的事,因为很多老师学霸都强调了错题的重要性。
可以一边看一边总结,即使没有不会的题,都是很简单的错误,那也说明他答题不细致,他应该找找原因,为什么反反复复的在简单题上丢分。
我俩互相谁也说不动谁,最后迫于我家长的威严,他不得不继续。
我俩商量的办法是我俩共同整理完成,我找出来错题提问他,他口头给我回答,或者看一眼就知道怎么回事,口头给我说明下错的原因就可以了。
但是彼此都不开心,说话都有点火药味。
转折点在一道历史选择题,他再次做还是错的,书上找答案也没理解。
我趁机说,这一晚上找出一个知识点漏洞,那我们就没有浪费时间,万一这个知识点就是中考的考点呢,整理错题的意义就为了查缺补漏。
我控制住脾气,口气缓和了,孩子慢慢的被我带动的也沉下心来了。
后来又找出一两道他有疑问的题,直到晚上十点左右,他的确有点累了,错题还有一部分没完成。
我及时表扬,但是也留下任务,这周把剩下的错题必须完结。
睡觉前孩子和我聊天,他说妈妈明天还得你带着我整理过筛子,其实这么做挺好的,还是有用的。
以前当时试卷发下来我都马上及时订正了,看来还是有个别遗忘的,我不懂的两道题明天我拿到学校问老师!
有时候就是这样,我们认为是正确的事情,尽管进行的很艰难,但是家长态度坚定,孩子尽管不情愿,但是只要他做了,他终究能理解家长的良苦用心的。你说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