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卷讲评课教学目标(高中试卷讲评课公开课逐字稿)

高考试卷讲评课教学目标(高中试卷讲评课公开课逐字稿)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28 10:11:55

语言运用题 I(一拖二)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开展“天宫课堂”

【试题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

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降、坠落,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匀速运动的感觉。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离,而用绳子栓住瓶子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第三次“天宫课堂”这些的瞬间启发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地追寻背后的科学道理。

“天宫课堂”开始于2013年6月20日。彼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同伴的配合下,华丽转身为的科学课教师,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和地面的学生进行了的天地互动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两度开课,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参考答案】

①引人入胜

②循循善诱

③热火朝天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考生成语的积累情况和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成语的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要求根据上下文填入恰当的成语,答案可能不止一个。

第一处可填入“引人入胜”,“引人入胜”意思是吸引人进入美妙的境界,这里用来形容天宫课堂的实验中那些吸引人的瞬间,很贴切。

第二处可填入“循循善诱”,“循循善诱”指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天宫课堂的老师是通过一步一步的实验来引导学生思考并得出结论的,用“循循善诱”来形容非常妥帖。

第三处可填入“热火朝天”,“热火朝天”常用来形容场面、情绪或气氛热烈高涨,用来表现天宫课堂“天地互动交流”的热烈气氛很恰当。

试题亮点

采用主观题的形式,增强了试题的开放性;引导学生丰富成语积累,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19.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参考答案】

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此次“天宫课堂”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考生修改病句的能力。

解题思路

画横线部分的语病主要是主语变换带来的。“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本身没有句法错误,主语是“科学实验”;接下来的语句“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因为有副词“还”,表明“回答”的主语和上一句相同,也是“科学实验”,只是承前省略了,这就出现错误了;接下来的语句有个副词“并”,表明“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的主语仍然是“科学实验”,显然也是错误的。要修改成合乎语法的句子,就要从主语入手。

通过上下文可知,“现场演示”“回答问题”的动作都是上文“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发出的,可以仍然以他们为主语,把句子修改成“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而主语“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可以承前省略,因此前面两个语句最终可以修改成“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

接下来的“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直播”的实施者显然不可能是三位宇航员,而且我们不知道、也没有必要说出是谁,因此这一语句可以另起一句,直接以“天宫课堂”为主语,说成“此次‘天宫课堂’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

试题亮点

修改病句要以分析句子结构、理解句子的语义为基础,考生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体会汉语句子的结构特点和虚词的作用,进而对汉语的语法规律有更深入的认识。本题有助于提高学生运用正确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语言运用题 II(一拖三)萧红《呼兰河传祖父的园子》

【试题材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

这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

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

那园里的蝴蝶,蚂虾,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

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

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

这一些不能想象了。

20.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参考答案】

①“他”通常指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

②反复说“祖父”,给人以心心念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思念。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借助已有的语言知识和语感,体悟具体语境中亲属称呼和人称代词表达效果存在差别的能力。

解题思路

“他”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在交谈中指代不在交谈现场的第三人,和说话者有一定的现实距离,和说话者的心理距离也比较远。对本文段而言,作者不用“他”而用“祖父”,既体现了作者和祖父的亲近,也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语言是心理的反映,我们对自己最在乎的人,往往既会记在心里,也会挂在嘴上。本文段在很短的篇幅内,连续用了七个“祖父”,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心心念念地记挂祖父,表达了对祖父的思念之情。这就是我们阅读上面文段时,为什么不觉得那么多重复的“祖父”累赘,反而会被作者对祖父的感情深深打动。

试题亮点

本题有助于学生探究语言形式和表达效果之间的关联,体会具体情境中的文字蕴含的深厚的情感,从而进一步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独特魅力。本题结合具体文段设题,可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参考答案】

①多个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突出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

②用相似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题意在考查考生对语句的表达效果语言形式之间对应关系的把握能力。

解题思路

本题题干给出了画横线部分的表达效果,即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让考生回答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从语用的角度来说,表达效果的取得和语言形式特点是相联系的。那么这道题需要回答的就是,文中通过什么样的语言形式达到了这样的表达效果。考生就需要回到文中,去看这段话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这段话共包括四个句子,前三句都用了相似的句式,即“我……,祖父……。我……,祖父……。我……祖父……”。从形式上看,两个特点很清晰:一是一直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这种方式突出了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是同时发生的,也就是说,我的成长过程,就是祖父的衰老过程;二是用相似的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这两个形式特点,也就是本题的答案。

考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

试题亮点

引导学生体会语言表达的特殊效果,并思考其得以达成的独特方式,体会文学语言的灵活性和创造性。

2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比拟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修辞手法:排比。

表达效果:①按顺序写了从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在铺叙堆叠中写出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②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渲染了自己的怀念之情。

【试题分析】

考查目标

本题考查考生对常用的修辞手法的掌握程度。

解题思路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了比拟外还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这三个句子形式相似,都用了“那……是不是……”句式;意义相近,都是描写作者记忆中的景物,构成了排比句。

三句话按照时间顺序写了从早到晚的三种景色,也就是说每一天的每个时间段都有值得怀念的事情,写出了作者的回忆之多。而把各种各样的事物都一个一个地进行描绘,给人如数家珍的感觉,渲染了作者的怀念之情。

考生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得分。

试题亮点

本题包括两个考点,一个是判断文中所用的修辞手法,另一个是结合具体语境体会该修辞手法带来的效果。关于排比句的表达效果,考生首先想到的通常是增强气势之类,本题恰恰考了另外一种表达效果,这就要求考生必须在具体情境中结合文段进行体会分析,能考出考生真实的语用水平。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