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试卷做的没有信心了怎么办(想做卷子找不到卷子做怎么办)

做试卷做的没有信心了怎么办(想做卷子找不到卷子做怎么办)

首页技巧更新时间:2024-11-15 17:51:00

专家:如果没人接纳你的失败,那就自己先接纳自己;与其沉浸在痛苦中,不如下坠时顺势扎根

本科名校毕业,放弃保研和工作机会奋战梦中情校,却接连遭遇两次失败。至今还困在两次考研失败后“失意者”心态中的她,该如何走出始终不曾消失的心理阴影?如何解开身边人“时时刻刻”拿考研失利来定义她人生选择失误的枷锁?

面对本期来信者,袁杰老师再次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女孩从自己接纳自己开始,再塑曾经的乐观“得意者”。如果没人接纳你的失败,那就自己先接纳自己;与其一直沉浸在坠落的痛苦中,不如在下坠时便顺势扎根,以后便能更好地向上生长。

来信

老师您好,

我是一个考研失败两次的“失意者”。或许您可能会问,为什么要给自己定义为“失意者”呢?是因为在考研失利之前,我的人生好像从来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从小成绩优异,顺利进入一所名牌大学读书。毕业时我放弃了保研以及本科校招时还算不错的工作邀约,一心一意投入考研学习中冲刺某Top 2大学,以为事情的结果也会如之前一样如我所愿。

第一次考研失败,总分和梦中情校的分数线仅差几分。虽然内心失落,但因为彼时父母都支持自己二战,同学们也都为我打气,自己也依仗着本科院校还不错,心里怀揣着对自己的自信和对梦校的向往,开启我的二战备考。

醒来、背书、看网课、刷题、吃饭、背书……二战的一天天就如此循环。我没有选择和大部分人一样“留守”在自习室和图书馆之间,而是决定在家中备考,早上睁眼简单地洗漱过后,就是背书、看网课、刷题。

父母虽然支持我,但因为工作原因,几乎从不过问我的备考情况和生活状况,我自己负责考研期间的饮食、心态和备考节奏。

随着时间流逝,离考研的时间越来越近,焦虑却慢慢地一点点侵蚀了我。尽管我表面上表现得很平静(好像这样就显示着我的备考一路顺利和正常),但我也渐渐感受到了和朋友、家人和社会的脱节。朋友们不知何时有了我不知晓的新的话题,本科室友们也会开展没有我的聚餐活动。沉静,或者说,是沉默成了我一天大部分的状态,有时会感到自身表达能力的退化。

更让我焦虑的是,随着考研时间的临近,我对自己的自信也渐渐丧失。我发现,尤其是当一个人无法得到来自外界的肯定、赞美或是帮助等正反馈时,会对“自我”的认知变得模糊。我开始怀疑自己是否能在二次考研中顺利上岸,焦虑今年的题型再度变化莫测,焦虑结局可能又会是差几分的遗憾。好像脑袋里有根弦,我能感受到它越绷越紧。

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来得很快。二战考研还剩一个月的时候,我迎来了一次网上培训班的押题考试。一向成绩还算不错的我,得到了未及格的分数。撕毁试卷也无法碎掉我的难过。一场大型的情绪崩溃如同山洪暴发一般,有了发泄的开始,就覆水难收。一次模拟考试分数的断崖式下降,好像给我看似坚固坚定的考研之心开了个口子。我愈来愈痛苦,开始担心得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手脚发冷,到了一想起要考试就恐惧的程度。最后一个星期,我每天只能睡三个小时,一闭眼就开始害怕。最后一个星期,我告诉爸妈我不想去考了,我真的很害怕。但是他们只是告诉我事到如今我必须去考,已经走到了这一步,不去考就是对不起他们,对我很失望云云。这种态度让我情绪更加崩溃,直到考试前一天晚上和考试第一天晚上我都在哭,我越想冷静下来复习,越是想着我完蛋了。

考试第一天晚上,我妈妈陪着我,她只是跟我重复讲着不要哭了,考完就结束了诸如此类的话。我已经连续数天没有好好休息过,上场前还在干呕,考试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做得很差,自暴自弃地答着题。

您之前写的一封回信让我超级有共鸣。您爱人第二次考博离考试还有一个月时,她也说不想考了,您跟我爸妈的态度截然相反,您理解您爱人的心理感受,接纳她的弃考行为,最终她没有压力反而考上了。我第二次考研总分超了分数线4分,但是我哭得最惨的那一科却没过线。后来想,考试的前一天晚上只要有一个人跟我说“没事,即使考不上也有我”,尊重我的选择,我心态都不会崩成那样。其实我当时想的就是,只要有一个人能接纳考研失败的我,给我一个这样的信号,我就可以轻装上阵。幸好您爱人当时身边有您,您真的给了她理解和接纳。

考试结束后,父母就开始指责我选错了,从一开始本科毕业一意孤行到选择二战不参加工作,好像我身上的闪光点都被“考研二战失败”这样的大字盖棺定论了。我的一生都被这个经历给蒙蔽了。

现在我已经参加工作,并且逐渐适应了职场的生活。但是,两次失利的阴影始终在我心里不曾消失。我有时候也会后悔自己做过的选择。我觉得之前的自己是很乐观、很自信的,对世事都抱有“尽在我掌握之中”的心态,觉得人生得意须尽欢,认为人各有志,要坚定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但很明显,现在这种心情已经有了动摇。当然现在总体也还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正在重新找回自信。可是,周边的人仍然总是拿考研失利来定义我人生道路的选择失误。我很想反驳,也很想证明自己,也想走出这段失意的人生,想问问老师的答案。

回信

亲爱的失意者,

你好!

感谢你看了我之前的回信,更感谢你鼓起勇气给我写信。在你从名校毕业前,你的心态是“人生得意须尽欢”,信条是世事“尽在我掌握之中”,于是你很自信地放弃保研和不错的工作机会,为了梦中情校选择考研。此时的你,是乐观的“得意者”。两次考研失利,你从高处坠下,心态“有了动摇”,你自认为成了“失意者”。

这样的下坠肯定令人很痛苦。我知道,更让你痛苦的是,“周边的人”尤其是父母对你的态度。在你考研二战最低谷时,你向父母说的是你不想考了,其实你的心声是渴望父母的理解和接纳,渴望一句“没事,即使考不上也有我”。遗憾的是,你父母表达的却是对你的施压和失望。你决定考研二战之初,你父母都支持,但在你失利后,他们又指责你不该选择二战。

曾经在我爱人决定放弃第二次博士考试时,我给了她深深的理解和接纳;此刻,我也能深深地理解你心中的痛。在压力释放之后,我爱人反而考上了心理学博士。后来,她读博士第一年又遭遇了诸多压力,患上了甲状腺功能减退。我再一次给了她支持和接纳,最终她选择了退学,回归钢琴领域。我相信你也能理解她的失落,同时,她读博士的尝试也收获了重要的启示。电影《蝴蝶效应》有句台词,“永远不要美化自己没走过的那条路”;她尝试过读博士,就不会在当前生活不顺时美化读博士那条路。你也尝试过,你可以带着这个启示,去经营当前的工作。

我也理解你父母带给你的痛苦。我父亲在第一次见我岳母时,谎称我填志愿时也填过复旦等名校。事后我跟我父亲大吵了一架,我说我爱人和她的家庭都接受我,我也接受自己,反而是自己的父亲不接受我的大学经历。父亲无言以对,我赢了,我在精神上“杀死”了父亲;那一刻,更加强大的自己又“复活”了父亲,在“看山还是山”的阶段,我能理解他的自卑和人生失意。

你说,“其实我当时想的就是,只要有一个人能接纳考研失败的我,我就可以轻装上阵。”这个人是有的,这个人不是父母,正是你自己。现在你考研失败了,是时候去接纳考研失败的自己了。从高处坠下很痛苦,但转念一想,下坠也是向下扎根。新种的竹子在前两年只长了三四米,但在地下却一直在扎根,后几年开始迅速生长。心理学家称之为“竹子效应”,先向下扎根,再向上生长。

李煜说,“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鉴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我说,问君能有几多愁?一江春水向东流。

祝心生接纳!

袁杰老师

2024年9月19日

来信参与方式:

1 点击以下链接:

https://act.xkb.com.cn/s/F6IR2NOr

2 邮箱:

xkjy202208@163.com

3 扫码参加:

主办单位:广东新快报社

协办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心晴热线团队

广东省青少年心理健康志愿服务总队

承办单位:新快报教育研究院

■策划:林波

■统筹:王娟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