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评析,答题策略
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
分值分布 | 选择题20道,每道题3分,共60分 | ||
主观题3道,第21题14分,第22题12分,第23题14分,共40分 | |||
试题分值占比 | 地球的运动章节 | 第1,2,3,4,5,8,9,10,11,12,21题均考查地球运动,共44分,占比44% | |
地表形态的变化章节 | 第6,7,13,14,15,16,17,18,19,20,22,23(2)均考查地表形态的变化,共50分,占比50% | ||
区位条件评价 | 第23(1)考查农业区位条件,共6分,占比6% | ||
时间把控 | 本套试卷难度较大,尤其是地球运动,很多学生会被难题困住,耽误很多宝贵的答题时间,学生们一定要在考试中进行精准地时间分配,选择题尽量控制在40分钟以内,然后用余下20分钟时间重点突击主观题 | ||
题目 | 答题策略 | 难度系数 | |
1 | 考查时区问题,国际标准时间定义,根据北京时间确定零时区时间即可解答 | ★★★ | |
2 | 考查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所带来的的地理环境变化,考查知识点较综合,重点考查对概念的理解 | ★★★ | |
3 | 考查太阳直射点所在位置与当地地理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 | ★★★ | |
4 | 考查热水器问题,是正午太阳高度角计算的衍生题型,难度较大 | ★★★★ | |
5 | 考查楼间距与正午太阳高度角,当地地理纬度之间的关系,学生须熟知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然后根据题意进行回答 | ★★★ | |
6 | 重点考查上游,中游与下游河道形态,学生容易将中游与下游河道形态混淆 | ★★★★ | |
7 | 学生需要对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关系一一对应 | ★★ | |
8 | 题目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考查内容较综合 | ★★★★ | |
9 | 题目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正午太阳与当地地理方位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充分调动逻辑思维能力,对空间感有一定把握 | ★★★★★ | |
10 | 题目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之间的关系,学生在熟知知识点的同时需要对图形所要表达的意思充分理解 | ★★★★★ | |
11 | 题目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位置与日出日落方位,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所在方位的关系,考查内容较综合 | ★★★ | |
12 | 题目重点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与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角,河流结冰期之间的关系,学生要仔细读题,判断文字描述的事实真伪 | ★★★★ | |
13 | 根据材料中“石头遍身气孔”判断长白山天池形成的原因:岩浆活动 | ★★★ | |
14 | 根据材料中“石头遍身气孔”判断出岩石的属性:喷出型岩浆岩,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 ★★★ | |
15 | 根据经纬线判断出当地大概的地理位置,从而得出板块交界状况,学生要对世界地理有充分了解 | ★★★★ | |
16 | 根据材料中“冰川消退后形成的堰塞湖”得出最后的结果,本题重点考查外力作用中的冰川作用 | ★★★ | |
17 | 根据材料“贵州平塘喀斯特洼地”可以推断出当地洼地的成因是石灰岩岩溶坍塌 | ★★★ | |
18 | 学生需要熟知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表形态及典例,对不同的地表形态进行分析判断 | ★★★★ | |
19 | 根据材料“海洋沉积,花岗岩石柱”信息判断出变质岩经过高温高压的过程,得出最后结果,本题有其他误导选项,容易选错 | ★★★★ | |
20 | 判断花岗岩的形成过程,本题需要根据材料和图形综合分析,难度较大 | ★★★★ | |
21(1) | 根据时间推断出晨昏线问题,学生需要综合材料具体分析 | ★★★ | |
21(2) | 考查纬度与自转线速度,昼夜长短时间的关系,题型较简单 | ★★ | |
21(3) | 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经纬度位置与时区问题 | ★★★ | |
21(4) | 考查太阳直射点与极昼极夜状况,正午太阳高度角之间的关系 | ★★★ | |
21(5) | 考查太阳直射点与日出日落方位之间的关系 | ★★ | |
22(1) | 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学生需熟知岩石圈三大类岩石与沉积物之间转化关系 | ★★★ | |
22(2) | 考查沉积岩,岩浆岩,变质岩的岩石属性 | ★★★ | |
22(3) | 考查岩石应用,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 | ★★ | |
23(1) | 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农作物品质,劳动力价格,技术成本,运输,市场等 | ★★★ | |
23(2) | 考查智利海岸线曲折与峡湾形成的原因,考查难度较大,学生需要综合内外力因素,板块交界等知识点进行分析 | ★★★★★ |
试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