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期,学生每天都会完成大量地理学科习题,所以会不可避免出现一些错题。
而这些错题能够反映出学生地理错误知识点的分布情况,是学生查漏补缺的重要依据。因此,学生一定要十分重视这一宝贵学习资源。
但面对这些高中地理错题,又该如何反思整理,以避免下次再犯错呢?相关专家给出了如下建议。
一、学生层面
(1)定位错误,分类整理
日常错题数量较多,学生一一整理,未免有些浪费时间。所以,学生在面对错题时,首先要有定位错误,有选择性分类整理。如,对于一些地理事实性知识错误,可在课堂笔记中直接标注;而对于考试中经常出错的地理原理性知识,比如地理特征、地理成因、地理规律等逻辑性和方法性比较强的试题,学生可以分类整理;但对于区域位置错题,学生可以手绘出其经纬度,这样的手绘过程利于加深区域地理位置的理解。当然,为节省时间,学生者也可以直接剪切原题图片。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若学生将错题整理到错题集中,一定要在错题集中适当留白,以备后期知识点的补充,或书写相关解题过程、出错原因和心理活动。
(2)深入分析出错原因
自主分析地理错题原因,可以帮助学生避免出现“重复犯错”。学生在分析错题原因时,既要看到考试成绩和教师态度,也要透过这些错题表象,思考背后的知识点和方法。对于多次出错的知识类型,要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以此警示自己。
具出错原因有以下几点可供借鉴:地理知识薄弱(概念模糊、规律不清等)、审题能力不足、 综合思维能力欠缺(地理推理与判断、地理比较与分析地理论证与探究)。学生很多错题都是地理综合思维能力欠缺引起的。
(3)及时总结遗漏知识点
地理错题梳理,是学生对大脑中的地理知识再一次重新构建的过程。这时学生一定要及时总结遗漏知识点,或理解不清的知识点,并将其标记在错题集“涉及知识点”一栏中,以便有效复习理解。但若是复习了还是不理解,应该主动向教师、同学、网络请教。
当然,地理教师也应该定时收取错题集,分析学生掌握不足的知识点,从而调整教学的重难点和进程,并给予学生相应的地理辅导。并且,对于错题数量较多的同学应该积极鼓励,并帮助学生将错题归类,制定解决计划,逐步突破各个地理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