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届九年级阶段评估(一)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1)①háng ②xián(每空1分,共2分)
(2)①纽 ②融(每空1分,共2分)
2.示例:①推动文旅文创融合发展,找准路径是关键(或“立足文化积淀,突出新文旅理念,推动文旅融合”)②洛阳“花式”宠客惠民,让“流量”变成“留量”(意思对即可。每空2分,共4分)
3.③②④①(3分)
4.A示例:选A图。该图用插画的形式展现了传承和弘扬中华老字号的主题内容,图片中将古典建筑、老字号幌子、古人围桌吃宴席、祥云等充满特色的传统元素和“弘扬工匠精神 传播中原文化”的标语相融合,有助于介绍河南中华老字号的文化。
B示例:选B图。该图用黑白老电影的方式,生动地再现了中华老字号的工匠们认真钻研的场景,配以文字“老字号说:学手艺慢工出细活,着急就肯定会出纰漏。””直观地呈现出中华老字号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经营理念,有助于介绍河南中华老字号的文化。(结合画面内容,2分;简要说明理由,2分。共4分)
5.①槲叶落山路 ②枳花明驿墙 ③(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④云归而岩穴暝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 ⑥但愿人长久 ⑦千里共婵娟 ⑧肯将衰朽惜残年(每空1分,有错该空不得分。共8分)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一)(共16分)
6.示例:①姥爷赶着自家养家糊口的大车给队伍送情报,为前线运粮、运草、运弹药;②姥爷把自己那辆车连同那两匹枣红马主动带进合作社;③姥爷严格管理合作社的财产,拒载还是小学生的外孙及外孙的小伙伴们;④姥爷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乡邻的不理解,相继把两位年迈且身有残疾的抗战女英雄接到自己家照顾并送终。(意思对即可。4分)
7.示例: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直接描写:“头都不回”“扬着马鞭”“吼”“侧转身”等动作表现姥爷想赶快往前赶路,不让孩子私乘生产队里的马车,说明他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间接描写:“吓得小伙伴们慌忙松开手、跳下车,悻悻地停住脚步”“队上的比他自己家的还金贵,你别指望从他那儿沾一根草的光”,从小伙伴们的动作和心理描写,以及母亲的话中,间接(侧面)表现了姥爷的大公无私。(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分析,言之有理即可。4分)
8.示例:①前后照应:第⑮段照应第⑦段“嘴有点歪”、第⑧段“姥爷娶了个“奎嘴婆'”及第⑪段“小个子后姥嘴不歪,却少了一只眼”,使文章浑然一体,结构严谨。②解开悬念:第⑮段解释了第一位后姥嘴歪及第二位后姥眼少一只的原因,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③塑造人物形象:第⑮段也解释了一向大公无私的姥爷用公家的车拉“私货”,以及连续照顾两任后姥的原因。④升华文章主题:表现了姥爷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深明大义、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答出任意两点,分析合理即可。每点2分,共4分)
9.示例:①“马车”象征着姥爷,象征着一代革命人;②文章围绕“姥爷与他的马车”叙述了那辆马车在革命战争年代载过情报、粮草、弹药,在和平年代载过生产队的物资和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革命英雄等故事;③塑造了以姥爷为代表的响应党的号召、忠诚于党的革命事业、深明大义、大公无私的革命光辉者形象;④“远行的马车”蕴含了对像姥爷一样为革命奉献、流血,甚至牺牲的革命者的深情缅怀和崇高敬意。(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4分)
(二)(共11分)
10.示例:文本一第①段叙述了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2023中国正能量网络精品征集展播活动旨在汇聚正能量的事例,从而引出论题,并能作为论据证明文本论点,同时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意思对即可。3分)
11.示例:①个人层面:要浏览和分享一些传播正能量的网络视频,主动抵制网络低俗内容,共同守护网络清朗。②社会层面: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大力宣传、举办推动网络正能量发展的相关活动等。③国家层面:要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要有强有力的执法及高质效的司法。(答出任意两条,意思对即可。4分)
12.示例:能。文本一第④段提出分论点-在网络世界,每个人都是传播者,也是受益者。材料正是通过列举2023年度“河南好人榜”在网络传播,广大网友深受触动并获得榜样的鼓舞,从而传递社会正能量的正面事例,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观点,也有力地证明了文本一的论点-“汇聚正能量,让网络空间更清朗”。(结合材料与文本一第④段,简要说明理由即可。观点,1分;理由,3分。共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共11分)
13.B(2分)
14.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表现,为什么呢?(意思对即可。2分)
15.示例:连绵不断的雨,怒号的阴风,冲向天空的浊浪,隐曜的日星,潜形的山岳。这些凄凉、阴惨的景物引发了作者悲伤的心境,同时与第二段明丽的景物形成对比,为第三段的议论和抒情做铺垫。(意思对即可。3分)
16.示例:【乙】文中的苏轼是【甲】文中范仲淹所指的“斯人”。【乙】文中,苏轼看到富民出城非常担忧,驱使富民回城,以此稳定民心;担忧“河将害城”,请求武卫营支援;以身作则,坚守在抗洪一线。苏轼正如【甲】文中范仲淹所说的“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意思对即可。4分)
【乙】文参考译文:
(苏轼)到徐州担任知州。黄河在曹村附近决堤,在梁山泊泛滥,从南清河溢出,汇聚在徐州城下,(水位)不断上涨,不久就要泄进城里,城墙即将被冲毁,(城里的)富民争着逃出城去避难。苏轼说:“(如果)富民出了城,百姓都动摇,谁和我一起守城呢?我只要在这里,就不会让决堤的河水毁坏城墙。”于是(苏轼)将富民赶回城中。苏轼到武卫营,把卒长叫出来说:“河水将要祸害城里(百姓),事情很紧急了,你们虽然是禁军,但也要暂且为我效力。”卒长说:“太守您尚且不躲避洪水,我们这类小人应该为您效力。”(于是卒长)率领他的士兵拿着畚箕和铁锹出营,修筑东南方向的长堤,从戏马台筑起堤坝,末尾与城墙相连。雨日夜不停地下,城池没有沉入水中,多亏三道堤防。苏轼住在堤上,路过家门口也不进去,派官吏们分别在城墙各处守卫,终于保全了徐州城。
(二)(共4分)
17.示例:诗人刚慨叹“冰塞川”“雪满山”,恍然间又仿佛看到了姜尚、伊尹由微贱而忽然得到君主重用;诗人心理上的失望与希望、抑郁与追求,急剧变化交替(2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是诗人在急切、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传达出诗人茫然失措而又要继续探索和追求理想的复杂心理(2分)。(意思对即可。若有其他理解,分析合理亦可酌情给分。共4分)
四、名著阅读(共5分)
18.大堰河示例:大堰河命运悲苦,地位卑微,生活贫困,但是勤劳纯朴,宽厚慈爱,坚忍乐观和无私付出,她是中国大地上勤劳善良而又命运悲苦的普通农妇的代表。通过艾青的诗句、我看到了大堰河悲苦苍凉的一生,对其怀着深深的同情。
林冲示例:林冲,绰号“豹子头”,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他性格沉稳内敛,忍辱负重,对待朋友忠诚、讲义气。在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等情节中,林冲的忍辱负重和忠诚义气,让我深感钦佩。(言之成理即可。所述经历符合名著内容,2分;结合人物形象,表达与所选词语对应的阅读感受,3分。共5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