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运用(25分)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当代青少年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还要牢牢树立爱国意识。为此,学校举办了以“厚植爱国情怀·学习时代楷模”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活动一:书爱国之志】
1、校团委想用楷体书写“天下家国”四个字作为主题活动的宣传条幅,请你把它挑选出来( )(2分)
2、用简化楷体,按现代汉语书写顺序,将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工整、规范地抄写在米字格内。(2分)
【活动二:言青春担当】
3、阅读主题活动开场白,按要求完成任务。(8分)
从古到今,无数的中华儿女怀着浓浓的家国情怀,让中华之魂生生不息:曾记否,晨鸡初鸣,祖逖怀着报国之志刻苦习武,终成一代名将;______曾记否,______。
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以坚贞不屈的气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唱着气壮山河的战歌,越过关山险隘,打破了美国侵略者不可战胜的神话。
如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力量,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我们应该明白:现在的美好生活( )轻易得来的,( )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敢拼敢想换来的,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不断奋斗。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当树立高远志向,守好成长之基,赤诚报国深情,汇聚páng bó伟力,争做时代楷模。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披荆斩棘( )( ) páng bó( )( )
(2)结合语境,依次填入语段括号内的关联词是( )( )(2分)
(3)仿照画线句,在文中横线上将句子补充完整。要求句式一致,语意连贯。(2分)
(4)活动结束时,小王想用一副对联来表达他的豪情壮志。现已写出上联:“同心共筑中国梦”,请选择合适的一句作为下联( )(2分)
A.合力齐振世界波 B.崇尚家风爱国志 C.忠诚报国志永存
【活动三:诵美德诗篇】
4、在千年经典诗文中我们能窥得中国人精神气韵的真貌。读下面语段,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补写在横线上。(8分)
(1)雅致才气。“几处早莺争暖树,①______”(《钱塘湖春行》),白居易乐游西湖,撷取春日动态蓬勃之胜景;“②______,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边塞送别,浪漫想象描摹塞上奇异雪景。
(2)生命灵气。“③______,④______”(《望岳》),杜甫青年时就有攀登人生顶峰的远志;“⑤______,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壮年之时,主张强国抗敌,仍有建功立业之豪情。
(3)傲岸骨气。“⑥______,⑦______”(《陋室铭》),刘禹锡身居陋室,却不忘以德立身,保持高尚的品德;“人生自古谁无死?⑧______”(《过零丁洋》),文天祥面对生死危难,毅然舍生取义。
【活动四:扬榜样力量】
校团委打算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2024年“新时代海南好少年”事迹分享会,拟邀请2024年“新时代海南好少年”周美艳同学于6月20日晚8点到学校报告厅举行宣讲活动。(附:周美艳,华中师范大学附属琼中中学学生。她是班里的学习委员,也是琼中女足的队长。她品学兼优、钻研球技、磨炼意志,以其坚定的信念、不懈的努力和卓越的领导力,鼓舞带领着琼中女足砥砺前行,不断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5分)
5、为了让更多同学参与到本次活动中,李华同学以校团委名义拟写了一则通知,请仔细阅读,按要求作答。(3分)
通知
为了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在广大学生中弘扬“五四”精神,鼓励学生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学校团委邀请2024年“新时代海南好少年”周美艳同学于6月20日晚8点到我校举行宣讲活动,望同学们提前十分钟到场并积极参加本次活动。
2024年6月5日
①这则通知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1分)
②这则通知格式上有一处错误,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③这则通知的内容不完整,请写出修改意见。(1分)
6、在互动环节,参会同学踊跃提问,请拟写出你要提出的一个问题。(2分)
二、阅读鉴赏(45分)
(一)古诗阅读。阅读下面古诗,完成7-8题。(5分)
7、“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草,本义指茎秆比较柔软的草本植物,古诗中常引草入诗,表达情感。因此,诗文中带有“艹”字头的汉字大多都意蕴丰富,各具情韵。请认真阅读两首诗,补写下面表格中空缺的内容。(3分)
《说文解字》里关于“艹”的解释为:百卉也,从二中,凡舛之属,皆从艸。 | 带“艹”的字的意象 | 出处 | 寄托的情感 |
① |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 ② | |
藤 |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③ |
8、“小桥流水人家”与“枯藤老树昏鸦”描绘的景象并不协调,请说说作者将两种不协调的景象放在一起的用意是什么?(2分)
(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9-10题。(12分)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答谢中书书》)
【乙】
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①盘曲,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②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③,俾④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⑤形胜。
(节选自元结《右溪记》)
【注】①欹(qī)嵌:石块错斜嵌插在溪岸的样子。②邑(yì):城镇。③芜秽(wú huì):丛生的杂草。④俾(bǐ):使。⑤裨(bì):补助,增添。
9、借助《古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完成表格中的内容。(10分)
《古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词典》 | 句子 | I.字音(填字母) | II.词语理解(填序号) | III.句子翻译 |
A. yǔ ①给。②和。 B. yù ①参与,这里有欣赏领略之意。②交往 | (1)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 |||
(2)植松与桂,兼之香草 | ||||
C.liú ①流水 ②传播 ③流动 ④流利 | (3)清流见底 | C | ① |
10、甲文和乙文都写了自然山水,在表达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请简要概括。(2分)
(三)名著阅读(6分)
11、根据自己的阅读积累,完成下面名著阅读任务单。(6分)
读书笔记 | ||
书名:《①______》(1分)作者:(法)儒勒·凡尔纳 | ||
精 读 摘 录 | 【文段一】鲨鱼正要咬这个不幸的采珠人的时候,看见了它的新来敌人,它立即又翻过肚腹,很快地向船长冲来。我现在还看见尼摩船长当时的姿态。他弯下身子,带着一种特别的冷静,等待那巨大的鲨鱼,当鲨鱼向他冲来的时候,船长非常矫捷地跳在一边,躲开冲击,同时拿短刀刺入鱼腹中。不过,事情并没有完,结果尚未分晓。怕人的战斗开始进行了。 【文段二】诺第留斯号驶向大西洋,停在维多利亚湾海底。1702年西班牙政府运金船在此沉没。尼摩船长派出船员,把千百万金银装进潜艇。阿龙纳斯对许多财富不能分给穷人而感到惋惜。尼摩船长说打捞金银不是为了自己,阿龙纳斯教授明白了送出去的金银是给谁的了。 | 批注:文段一描写了尼摩船长②______的场面。(1分) 从文段一和文段二可以看出尼摩船长的形象特点:③______(2分) |
整 书 浏 览 | 从经典情节:与尼摩船长在④______狩猎,(1分)可见阿龙纳斯是一个热爱大自然、有探险精神的人 。从经典情节:⑤______(1分)和刚进“诺第留斯号”被关进黑屋子后,打伤侍者,可见尼德·兰性格既勇敢善良又脾气暴躁,具有多面性。 | 评论:构思巧妙,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人物形象生动传神。 |
(四)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2-15题。(12分)
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 韩逸萌
①儿时的记忆里,奶奶的手有一种神奇的魔力。
②想起奶奶的手,恍惚中就觉得香气四溢。在那个物质不甚充裕的年代,在那个并不富足的家庭里,我(奶奶的孙女)的童年却充满着香甜酥脆的回忆。
③暮春时节的榆钱,奶奶煮在粥里。我的碗里便漂着一片片的小荷叶,我像捉小鱼一样吞下。奶奶说,吃了榆钱,一生富足。初夏的傍晚,浓郁的槐花香笼罩着整个小院,我穿着奶奶做的豆绿色的小裙子,看她洗净采下的槐花,撒上盐和面粉上锅蒸熟,晚上就能吃到唇齿留香的槐花饭。锅里还煮着绿豆稀饭,煮开了花的线豆和大米像一朵朵盛开的小槐花,令我小小的心里久久着迷。那时的夏天,竟可以如此清香和清凉。
④冬天是我最爱的。奶奶用坏了的脸盆扣住火炉口,漏洞的地方用白菜叶盖住。不到饭点,烤地瓜的香味就把在外面疯玩的我“勾”了回来。滚烫的地瓜我拿不住,奶奶一边叫我小馋猫,一边帮我剥皮。“奶奶的手怎么不怕烫 ”我奇怪。奶奶笑着说:“奶奶的皮厚啊!”那香喷喷的味道,时时想起,时时垂涎不已。
⑤奶奶的手真是灵巧呵!童年时,我是小伙伴里的孩子王,得此殊荣,唯一的原因就是我有很多很好玩的玩具。我没有布娃娃,但我有奶奶缝的布老虎,张着大口,额头上用黑毛线绣着“王”字,那是我最喜欢的玩偶,高兴时才给别的小朋友抱一下。
⑥包装箱上的封条,奶奶一根根洗净攒着,攒得够多了,在一个木头盒上缠缠绕绕,一横一竖,不同颜色的封条就在奶奶的手指尖穿梭纷飞。奶奶编的篮子小巧精致,除了自家用,还送给邻里乡亲。整个村里的人都提着奶奶编的篮子去赶集,人见了都夸奶奶编得好。有人让奶奶再编了就拿去卖。奶奶笑笑,再编好了仍旧是送人。
⑦在村里口口相传的还有奶奶做虎头鞋的手艺。亲戚中谁家生了孩子,奶奶总要做一双虎头鞋送去。鞋底是奶奶亲手纳的布底,小孩子穿着轻巧又舒服。奶奶做的虎头鞋针脚细密, “老虎”的眼睛炯炯有神,眼珠是特意找了光亮的皮革剪下的,眉毛、胡子、耳朵,个个都精致。
⑧衣柜的另一个角落,塑料袋里装着一个枕头。枕头是金黄缎面的,上面绣了一朵莲花。那莲花真漂亮呀,花瓣层层叠叠,上面是粉紫色,下面是粉白色。我问奶奶:“我可以枕那个枕头吗 ”奶奶用粗糙的大手摸摸我的头:“傻孩子,那是奶奶的送老衣啊!”我一直不明白什么是“送老衣”,后来才知道它的另一个名字叫作“寿衣”,那是念在嘴里都觉得心惊胆战的字眼啊!所幸,一直到现在,那个枕头依旧放在角落里,始终未用。只是每次看到,我都心酸到不行,不敢想,不敢想,一想几乎要窒息。
⑨这次回家,奶奶捧着我的手,像个孩子一样说:“妮儿的手真嫩,看奶奶的手,跟锉子一样。”“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小的时候,我总喜欢让奶奶给我挠痒痒,不用任何工具,奶奶粗糙的大手在我背上划拉几下,那种感觉最舒服了。
⑩第二天,我冒着四五级风,跑了三个金店,买到了一枚尺寸最大的金戒指。奶奶嗔怪:“这孩子,我年纪这么大了,你花这冤枉钱干什么? ”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⑪我拉过奶奶的手,给她戴上戒指,这么大的尺寸竟刚刚好。奶奶照例抓过我的手,给我暖手。我自小手脚怕冷,冬天的时候,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跑到奶奶身边,奶奶就伸出她的粗糙的大手握住我冰冷的小手。温暖从她的指尖一点点传过来,我的心也暖和起来。
⑫那种温馨是我一生难忘的。奶奶,你的指尖是我一生的温暖,可不可以,让我握得久一点?
(选自《意林》,有改动)
12、通读全文,根据提示,在横线上补写相应的内容。(2分)
奶奶给我做好吃的→ ① → ② →奶奶给亲戚送虎头鞋
13、(1)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品析第⑨段画线的句子。(3分)
“妮儿的手真嫩, 看奶奶的手, 跟锉子一样。” “锉子”这个词刺痛了我。
(2)请从结构、内容、情感三方面品析第⑩段划线句。(3 分)
我不说话,我只是想用一枚戒指装饰奶奶的手,这其实是一个华而不实的自我安慰。
14、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奶奶的形象。(2分)
15、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孝亲敬老的理解。(2分)
(五)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6-19题。(10分)
材料一
圆明园为康熙赐名,雍正说这一名字意旨深远,“圆”指个人修养圆满无缺,君子立身行事,遵循中庸之道,“明”指光明磊落,睿智明达。后来乾隆又赋予“圆明”二字以先忧后乐的政治寓意。
在圆明园内景观建筑的命名中,不少是执政者政治理念与理想的映射,如“正大光明”等。正大光明建筑群位于圆明园南部。正大光明一语出自理学家朱熹:“古之圣君贤相所以诚意交孚,两尽其道,而有以共成正大光明之业也。”就是说圣君贤相竭诚以待,各尽其责,才能成就光辉的盛世。国家的各种重要大典,如贺寿庆典,乡试复试等一般都在正大光明殿内进行,因此有“御园正衙”之称。除此之外,圆明园二宫门命名为出入贤良门,寓意实现盛世,就要“亲贤臣,远小人”。圆明园西北的“汇芳书院”取汇集群芳之意,这里的“芳”是指有贤德,贤才的人,标榜好贤,尊贤,希望能够得到贤才的辅佐。
孝治在封建王朝时代维护着家庭宗族的稳定。孝悌礼制思想在圆明园内景观建筑的命名中也多有体现,如“鸿慈永祜”等。鸿慈永祜是皇家祖祠,又称安佑宫,是乾隆间来奉祀康熙、雍正的地方。
修身养性是儒家对君子的基本要求,治国、平天下,首先就要修身。圆明园内景观建筑的命名,不少是儒家修身思想的反映。在众多景观建筑中,“茹古涵今”“四宜书屋”等均是读书之处。“茹古涵今”表示皇帝在此汲取古人精华,接受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四宜书屋”,乾隆解释为“春夏秋冬无不宜,所宣乐总读书时”,一年四季皆宜读书。此外,还有一些景观的题名也体现出乾隆对修身养性的追求,如“涵虚朗鉴”“澡身浴德”等。
对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是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鲜明特征,在圆明园内也有不少体现,如“北远山村”“杏花春馆”等景观命名。北远山村,竹篱茅舍,巷陌交通,如同王维田园诗歌景象。杏花春馆,矮屋疏篱,环植文杏,与“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意境有相似之处。
圆明园建筑还体现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含。它会运用象征手法,表现不同文化中的仙佛境界。在营建过程中,它会借鉴很多江南园林的营建手法,甚至连名称也照搬进来,典型的如“曲院风荷”,此名原为西湖胜景。
古人认为:“善园者以名,善名者以意。”这些命名,是造景者摄取万象,塑造典型,借物写心的过程;是赏景者借物抒情,精神升华,自我重塑的过程。它们是园林文化内涵的高度凝练,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是圆明园这一不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也让圆明园成了当今的“天生网红”,衍生出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创产品,如“圆明园四十景”“圆明园十二生宵”等,这也是对圆明园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材料二
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的说法,出自法国传教士王致诚写给巴黎友人达索的信,他在信中说:“这是一座真正的人间天堂。园中的建筑造型,其美无与伦比……建筑与山石、花木之间巧妙结合……景色之多不能一目看尽……一切都趣味高雅,可以长时间地游赏。”他的《中国第一园林特写》一书影响比较大,致使欧洲上层许多达官贵人对圆明园非常青睐,要求建筑师给他们设计类似圆明园的房子,模仿中国园林,所以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园林在乾隆年间开始走向世界。
当时英国皇室建筑师钱伯斯也非常推崇中国园林艺术。他在《中国园林的布局艺术》中说:“中国人的花园布局是杰出的,他们在那上面表现出来的趣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又在《东方造园艺术泛论》一书中写道:“没有任何国家在园林结构的壮丽和数量曾经与中国相当。王致诚神父告诉我们圆明园有四百座楼阁,它本身就是一座城市。”
在当时英法等欧洲国家争相仿造中国园林的过程中,有的似是而非,有的模仿得有点像。因为中国皇家园林里有许多农业景观,所以在凡尔赛宫里出现了小特里阿农这样的农业景观。仿造最好的还是钱伯斯在英国伦敦郊外建的邱园塔。他仿的是广州六榕寺的六榕塔,因为钱伯斯到过广州,通过六榕寺六榕塔的老照片,可以发现它和邱园塔造型非常相似。
当时欧洲贵族将丝绸之路传过去的中国瓷器或者丝绸上出现的建筑物都作为中国园林的代表,在自己园子里仿造,实际这些根据并不充分,那些图案上的东西并不是真正的圆明园。不过也有一个传教士曾经把《圆明园四十景》图带回了欧洲,他带的不是绢本画,而是木刻版。法国的勒胡士出版了《新潮园林详解》,第四卷中他以圆明园为题介绍中国园林。
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建筑对欧洲的影响并不仅仅局限于建筑,美国观念史学家洛夫乔伊说:“中国园林是欧洲浪漫主义的起源之一,它推动和促成了浪漫主义的转向。”
圆明园还被誉为“中国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正因如此,部分人提出要在今天重建圆明园,恢复其当年的富丽与繁华。中国拥有大量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古迹,它们既具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也是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但圆明园遗址则与众不同,它承载了中华民族遭受苦难的历史记忆,对世人具有教育和警示作用,其历史意义已远超园林作为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如此一来,圆明园已无重建必要。首先,圆明园并不可能完全被复原,那些散落世界各地的珍宝还有许多不知去向;其次,就算恢复了当时的样貌,也只能称得上是仿古建筑,历史文化价值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逝去的历史是永远不可复制的。
其实,若想看到圆明园盛景有很多呈现方式。国家文物局表示,将在网络上“重建”圆明园,采用数字化等虚拟方式再现圆明园昔日盛景,并结合考古工作开展形式多样的公众考古活动,宣传、普及圆明园遗址核心价值内涵。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从文化价值的角度,正确认识历史废墟的价值。
材料三:
面对当下的重要时间节点和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纪录片从不缺席。近年来,网络空间已成为新闻宣传主阵地,中国纪录片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国家广电总局监管中心数据显示,去年仅在互联网上线的纪录片就达 259 部。中国纪录片迈入了高质量发展关键期。
迈入新世纪,中国纪录片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国家形象与书写中华文明的职能,有温度地展示历史,有灵魂地描摹传统,有情趣地传播文化。
《圆明园》首次在纪录片中使用数字动画技术,再现昔日“万园之园”的宏美景观,颠覆了纪实美学的定义,带领观众饱览视觉奇观。《本草中国》《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等纪录片,借助中医、茶文化等广受世界瞩目的优秀内容,成功地将其中蕴含的生活智慧、思想观念和人文精神传播到海外。
只要坚持创作精品的态度,将品质扎实的原创内容和生动活泼的表达形式进行有机结合,这样的作品就能在网络上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关注受众需求,注重创作品质,继续深耕内容高地,做有品质、有内涵、有故事的好作品,才是中国纪录片正确的打开方式。
(摘编自中国经济网《中国纪录片进入高质量发展关键期》)
16、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雍正认为圆明园名字意旨深远,既可指个人修养,又有“先忧后乐”的政治寓意。
B.贺寿庆典等国家各种重要大典,都会在有“御园正衙”之称的正大光明殿内进行。
C.圆明园建筑还体现着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含,会借鉴西湖胜景的营建手法,甚至会照搬如“曲院风荷”这名称。
D.圆明园衍生出有特色的文创产品,是对其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17、下列说法与材料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以圆明园为代表的中国园林,在建造之初就开始走向世界,为欧洲达官贵人所青睐。
B.钱伯斯非常推崇中国的园林艺术,认为花园建造水平是英国长期追求而没有达到的。
C.在欧洲国家仿造中国园林的过程中,模仿得有点像的是仿广州六榕塔的伦敦邱园塔。
D.圆明园的历史意义已经远超其作为建筑本身的艺术价值,作者认为它已不需要重建。
18、请简析纪录片《圆明园》的创新意义。 (3分)
19、学校将组织去圆明园的游学活动,让你做一日导游,届时需要向同学解说圆明园在建筑方面体现出的文化价值。请你根据材料一、材料二的相关内容,写一段简要的解说词。 (3分)
三、写作表达(50分)
20、阅读下面材料,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山顶是终点,千山万水尽收眼底,蓝天白云置于胸前;山腰是中点,向上看、向下看,绿树红花映入眼帘,乱石峭壁心生感慨。山顶与山腰,何者风景更美呢?有人认为山顶的风景更美,一路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登高远眺,豪情万丈,这种苦尽甘来的美最值得。有人认为山腰的风景更美,一路旅途,一路风光,峰回路转,惊喜不断,享受过程更惬意。其实,美随处可见,关键在于个人的体悟。
根据以上材料,选择其中一个角度立意,自拟题目,自定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可以叙述经历和故事,可以论述观点和看法,还可以用书信、发言稿、演讲辞等形式交流认识和感悟。
题二:我,晶莹剔透,我是一滴水,流淌在时间长河之上。我是一滴水,与我的同伴一起夹在山岭之间,被缕缕阳光所照耀,在沙漠少见的雨雪中,紧随改变而改变;我是一滴水,对情愫、味道的反应,是我永藏的秘密,撑满却不溢出;我是一滴水,又是一年的盛夏蝉鸣,世间万物都在变幻,我也在变幻,我心中的小世界也在变幻……
假如你是一滴水,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呢?请发挥你的想象,以“假如我是一滴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想象要合理,故事情节要具体生动,写出真情实感。
要求:①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②600字左右;③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地名;④不得抄袭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