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卷面书写3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根据相关内容评定,要求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
一、基础知识板块(19分)
1、、班级开展“万物有名”主题活动,请你参与。(6分)
天地之初,一片混沌。当人们开始给万物命名,世界从此有了模样,有了想象。古人在诗词文赋里为天地万物赋予了雅称,他们深信:每一缕风、每一片云、每一阵雨……都值得被美好地记录。在古人的世界中,俯仰之间,皆有浩 hàn_____ 的诗意。
天上的云,或许来自仙女的纤纤素手,她们xié _____ 来几许阳光和湖水,轻轻揉搓,便凝成了云,是为纤凝。
夜晚的月,或许来自① ,是为望舒。
古人为何要给万物取雅称?也许是因为( )皆不同,也许是( )皆有灵。万物有了雅称,从此美便有了定义。
(1)结合上文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分)
浩 hàn _____ xié_____ 来
(2)文章括号处应分别填入哪个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2分)
A.世间万物 四时之景 B.四时之景 世间万物
(3)学习画线句子的想象方式,补全①处缺少的部分。(2分)
2、浙江美食享誉全国,这些美食不仅有着舌尖上的奇妙享受,还有文化上的深厚意蕴。请参照示例,说两个家乡美食所蕴含的意义。(3分)
示例:月饼——圆圆的,甜甜的,寄寓着人们对家庭团圆、生活甜美的希冀。
3、请探索带生肖的诗文。(4分)
生肖
诗句
理解
虎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江城子·密州出猎》)
杀敌报国,期望重用
马
①_____,②_____。(《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风雨梦境,忧国忧民
牛
③______,市南门外泥中歇。(《卖炭翁》)
赶路疲乏,社会黑暗
鸡
④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出行之早,羁旅之苦
4、下边是班级同学们的中考宣言,化用了多句古诗,请仿照示例,写出其中一句,并简要分析化用效果。(4分)
同学甲:非罹凝寒之严酷,则难见松柏之气度。非经冰塞之川岭,则未有长路之广阔。
同学乙:我愿为鹏,负疾风,扶摇直上;驾蓬舟,去三山。不日,我会弯弓如满月,箭矢直抵群星!
示例:“非罹凝寒之严酷,则难见松柏之气度”化用“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表现同学面对中考的考验,希望像松柏一样坚守坚韧本性,能坚定目标与信念,不惧艰难,始终如一地迈好学习生涯的关键几步。
5、根据“肖”字小篆字形及释义,推测“不肖子孙”的本义。(2分)
形声字。肉(月)表意,表示人的肉体或相貌相似;“小”表声,小有细微意,表示只有细微的差别。【xiào】不肖子孙(本义是____________;引申为不能继承祖业或违背先辈遗志的没有出息的子孙。)
二、文学阅读板块(17分)
奇幻图书馆 王 淼
①涂新新每天早上都去公园散步。
②某日破晓,他在公园角落发现一个外观像一本书的建筑物,前门上方写着大字“宝库”,下面有一行小字“大家的图书馆”。涂新新想在门上找开放时间,却没有见到更多的讯息。他试图拉开门,果然顺利进入。
③图书馆很新,书架上摆了一些书,尚未分类。涂新新仔细看,发现每一层架子上都有一个标志,写着:“欢迎自由借书和捐赠,不限数量和时间。”原来这里的书来自各方,可以随时借阅。
④再仔细看,书架上的书都没有书名,翻开倒是有内容。不过书页上有些缺块,照片也都没有注释。这是因为被捐到这里的书籍会被图书馆神奇的力量滤掉一切不真实的内容,以及特定的人名、时间、地名或任何造成固定观念的东西。“太神奇了!”涂新新十分激动。
⑤图书馆有七层,一层比一层明亮。每一层都有阅读室,每隔几个书架也都有桌椅,看起来很舒适。
⑥涂新新到了第七层才发现,他进来许久,还没有遇到其他人。他很喜欢图书馆的窗,从每一扇窗看出去,都是一幅美丽的画。
⑦涂新新走出图书馆,遇到一个在公园里慢跑的人,他问:“你有没有去过新开的图书馆? 很棒!”
⑧“图书馆? 没注意。”对方头也不回地跑过去。
⑨涂新新又问锄草的工人:“请问新图书馆是什么时候建成的? ”
⑩工人笑呵呵地说:“它一直都在啊。”
⑪几年前,涂新新精神衰弱,之后他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看书,因为阅读任何的故事或信息,对他来说都是一种刺激。不知哪一天起,也许就是他发现图书馆的前几天,涂新新觉得自己又能看书了。
⑫走在微风中,涂新新身心舒畅。探索过宝库图书馆之后,他好像也被打开了。风吹得进自己的胸膛,晴朗的天空也能映在自己的心上。
⑬涂新新决定把每次在图书馆的经历写下来,做成一本集子,也捐给图书馆。接下来的三百六十五天,他天天都来。有时图书馆里有别人,有时图书馆里没别人。他看见的人,有的在看书、有的在写书、有的在借书、有的在捐书。访客都很沉默,偶尔互相微笑。过了几个星期,涂新新还是没有听到任何一个人说话。虽然他知道在图书馆要肃静,却很想与人互动。终于忍不住,他对一个正在找书的老婆婆开口:“请问您常来吗? ”
⑭“这是我家。”老婆婆笑笑,转身走向另一个书架。涂新新想,老婆婆可能在开玩笑,可他完全没有见到过任何看起来像员工的人在活动。
⑮涂新新逐渐习惯了图书馆的一切。他没有重复遇到任何人,也没有两次看到同一本书。他从来不把书带出图书馆,他最喜欢浏览书架上那些没了名字的书,每一本翻开读几页或几行,再把它们放回去,这是他第一次真正享受阅读。无论他选择哪一本书,翻开的页面总是像在召唤着他。
⑯每本书都是一位善良而温暖的朋友。
⑰一年时间很快过去,当涂新新回到图书馆捐赠书时,他发现所有的书架都被填满了。他仔细审视每一个书架,直到他找到一个缝隙,勉强可以塞进他的书。他没有给自己的书命名,因为他知道所有的书到这里都会失去名字。但是他把书放在书架上的瞬间,“关于宝藏的记忆”几个字在他面前闪动了一下,然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他把书抽出来翻阅,看到内容完好无损,又微笑着把书放回去。
⑱涂新新正想离开图书馆,突然感到地板一震,把他震到墙角。整个楼房开始晃动、书籍开始从书架上掉落,接着书架倒塌、墙壁破裂、地板下陷。涂新新寻找紧急出口的灯,却怎么也找不到。他已经被书本和书架包围、无路可走。
⑲当涂新新再次睁眼时,他发现自己站在公园中央,每天早晨他都会散步经过的地方。周围没有墙,附近也没有楼房。他松开紧握的手,一只七彩的蜂鸟从他的手心飞出来。公园里的人都惊讶而喜悦地仰起头来.因为这是一个冬日、天空却飘满了花瓣。
(选自《小小说月刊·校园版》2022年12 月第583期.有删改)
6、文中多次出现与“没有”相关的奇幻设定,请你补全。(3 分)
(1) ____________
(2)书架上的书籍既没有分类,也没有名字,照片上也没有注释。
(3)图书馆借书和捐赠.没有数量和时间的限制。
(4) ____________
(5)涂新新没有给自己的书命名。
(6)图书馆坍塌后,涂新新没有路可逃。
(7) ____________
7、根据语境,揣摩第⑧段慢跑的人和第⑩段锄草工人说话时的语气,并说明理由。(4 分)
8、涂新新遇到这座图书馆的前后变化巨大。结合全文,联系图书馆“神奇的力量”,推测作者的创作意图。(4 分)
9、小说结尾想象奇异,令人回味。请从以下科幻小说中任选一项,结合相关情节,联系本文结尾,探究二者的想象有何不同。(6分)
A.《海底两万里》 B.《带上她的眼睛》
三、综合实践板块(13分)
材料一 宋朝人的吃喝 汪曾祺
①唐宋人似乎不怎么讲究大吃大喝。杜甫的《丽人行》里列叙了一些珍馐,但多系夸张想象之辞。五代顾闳中所绘《韩熙载夜宴图》主人客人面前案上所列的食物不过八品,四个高足的浅碗,四个小碟子。有一碗是白色的圆球形的东西,有点像外面滚了米粒的蓑衣丸子。有一碗颜色是鲜红的,很惹眼,用放大镜细看,不过是几个带蒂的柿子!其余的看不清是什么。苏东坡是个有名的馋人,但他爱吃的好像只是猪肉。他称赞“黄州好猪肉”,但还是“富者不解吃,贫者不解煮”。他爱吃猪头,也不过是煮得稀烂,最后浇一勺杏酪。——杏酪想必是酸里咕叽的,可以解腻。有人“忽出新意”以山羊肉为玉糁羹,他觉得好吃得不得了。这是一种什么东西?大概只是山羊肉加碎米煮成的糊糊罢了。当然,想象起来也不难吃。
②宋朝人的吃喝好像比较简单而清淡。连有皇帝参加的御宴也并不丰盛。御宴有定制,每一盏酒都要有歌舞杂技,似乎这是主要的,吃喝在其次。幽兰居士《东京梦华录》载《宰执亲王宗室百官入内上寿》,使臣诸卿只是“每分列环饼、油饼、枣塔为看盘,次列果子。惟大辽加之猪羊鸡鹅兔连骨熟肉为看盘,皆以小绳束之。又生葱韭蒜醋各一碟。三五人共列浆水一桶,立杓数枚”。“看盘”只是摆样子的,不能吃的。“凡御宴至第三盏,方有下酒肉、咸豉、爆肉、双下鸵峰角子。”第四盏下酒是子骨头、索粉、白肉胡饼;第五盏是群仙、天花饼、太平毕罗、干饭、缕肉羹、莲花肉饼;第六盏假圆鱼、密浮酥捺花;第七盏排炊羊、胡饼、炙金肠;第八盏假沙鱼、独下馒头、肚羹;第九盏水饭、簇下饭。如此而已。
③宋朝市面上的吃食似乎很便宜。《东京梦华录》云:“吾辈入店,则用一等玻璃浅碗,谓之‘碧碗’,亦谓之‘造羹’,菜蔬精细,谓之‘造’,每碗十文。”《会仙楼》条载:“止两人对坐饮酒……即银近百两矣。”初看吓人一跳。细看,这是指餐具的价值——宋人餐具多用银。
④几乎所有记两宋风俗的书无不记“市食”。钱塘吴自牧《梦粱录》《分茶酒店》最为详备。宋朝的肴馔好像多是“快餐”,是现成的。中国古代人流行吃羹。“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不说是洗手炒肉丝。《水浒传》林冲的徒弟说自己“安排得好菜蔬,端整得好汁水”,“汁水”也就是羹。《东京梦华录》云“旧只用匙今皆用筋矣”,可见本都是可喝的汤水。其次是各种菜,鸡、鸭、鹅。再次是半干的肉脯和全干的肉。几本书里都提到“影戏”,我觉得这就是四川的灯影牛肉一类的东西。炒菜也有,如炒蟹,但极少。
⑤宋朝人饮酒和后来有些不同的,是总要有些鲜果干果,如柑、梨、蔗、柿,炒栗子、新银杏,以及莴苣、“姜油多”之类的菜蔬和玛瑙饧、泽州饧之类的糖稀。《水浒传》所谓“铺下果子按酒”,即指此类东西。
⑥宋朝的面食品类甚多。我们现在叫做主食,宋人却叫“从食”。面食主要是饼。《水浒》动辄说“回些面来打饼”。饼有门油、菊花、宽焦、侧厚、油锅、新样满麻……《东京梦华录》载武成王庙海州张家、皇建院前郑家最盛,每家有五十余炉。五十几个炉子一起烙饼,真是好家伙!
⑦遍检《东京梦华录》《都城纪胜》《西湖老人繁胜录》《梦粱录》《武林旧事》,都没有发现宋朝人吃海参、鱼翅、燕窝的记载。吃这种滋补性的高蛋白的海味,大概从明朝才开始。这大概和明朝人的纵欲有关系,记得鲁迅好像曾经说过。
⑧宋朝人好像实行的是“分食制”。《东京梦华录》云“用一等玻璃浅碗……每碗十文”,可证。《韩熙载夜宴图》上画的也是各人一份,不像后来大家合坐一桌,大盘大碗,筷子勺子一起来。这一点是颇合卫生的,因不易传染肝炎。
一九六七年一月十八日
(选自汪曾祺散文集《人间滋味》)
材料二
2023年11月26日,秋高气爽,风和日丽,以“御见德寿宫,宋韵最上城”为主题的第十一届南宋斗茶会在德寿宫隆重举行。
活动通过斗茶赛事的展现,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宋韵文化,提高保护和传承宋代点茶非遗项目的水平。比赛分专业型和普及型。48名来自海内外不同年龄段的选手参加了当天的斗茶决赛。专业型赛项中,有的对茶、器、音乐、插花、挂画等元素进行组合演绎;有的用自制的末茶,从点出的色、香、味、形、持久度决出茶品高低;有的需使用统一的茶具、茶粉、热水,在90秒内完成一盏茶的全部流程,以快、好决胜。普及型赛项的“美丽小茶人”的选手们来自省内各学校,他们在15分钟内点出一盏茶汤,并于沫饽上完成一幅绘画作品。经过激烈的竞争,最终决出了金奖8名、银奖16名、铜奖16名。
(上城新闻网)
材料三
材料四 古人诗文画里的“茶”
王安石在文章《议茶法》里写的“夫茶之为民用,等于米盐,不可一日以无。”是宋朝人嗜茶如命的真实写照。
苏轼的《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里的“雪沫乳花浮午盏,萝茸蒿笋试春盘”一句便是他对清欢人生的茶味表达。
黄庭坚的《西江月·龙焙头纲春早》“兔褐金丝宝碗,松风蟹眼新汤”一语更是道出点茶、斗茶的魅力。
宋徽宗的《文会图》(见右图)是描绘茶宴的杰作。在幽静雅致的宫廷庭园中,正进行着一场茶会雅集。画中宋徽宗着一身素衣,与文人雅士围坐案边,吟诗答对,挥毫泼墨,闲然自得。
10、阅读材料一,概括宋朝人吃喝的特点。
11、为材料二的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12、一位外国友人希望了解宋代的点茶文化,请你依据材料三的内容进行介绍。
要求:①有读者意识,能抓住特征,突出独特之处;②条理清晰,语意连贯,语句通顺,120字左右。
13、有网友戏称,最想穿越到宋朝。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当下掀起“宋朝热”的原因是什么?
四、古代诗文板块(18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七言律诗,完成学习任务。(5分)
湖上晚归 [宋]林逋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赤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①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②,鸡犬林萝隐隐声。
14、诗中哪些景象使“我”如入蓬莱、瀛洲仙境?请用四字短语概括。(2分)
15、简析颈联的表达效果?(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学习任务。(13分)
李白传 [元]辛文房
白,字太白,山东人。母梦长庚星而诞,因以命之。
天宝初,自蜀至长安,道未振,以所业投贺知章,读至《蜀道难》,叹曰:“子,谪仙人也!”乃解金龟换酒终日相乐遂荐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时事。因奏颂一篇。帝喜,赐食,亲为调羹,诏供奉①翰林。尝大醉上前,草诏,使高力士②脱靴。力士耻之,摘其《清平调》③中飞燕事,以激怒贵妃。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白益傲放,与贺知章、李适之、汝阳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为“饮酒八仙人”。恳求还山。赐黄金,诏放归。
白浮游四方,欲登华山,乘醉跨驴,经县治,宰不知,怒,引至庭下曰:“汝何人,敢无礼?”白供状不书姓名,曰:“曾令龙巾拭吐,御手调羹,贵妃捧砚,力士脱靴。天子门前,尚容走马;华阴县里,不得骑驴?”宰惊愧,拜谢曰:“不知翰林至此。”白长笑而去。禄山反,明皇在蜀,永王瑞节度东南。白时卧庐山,辟为僚佐。瑞起兵反,白逃还彭泽。瑞败,累系浔阳狱。初,白游并州,见郭子仪,奇之,曾救其死罪。至是,郭子仪请官以赎,诏长流夜郎。
(选自《唐才子传》,有删节)
[注]①供奉:官名,在皇帝左右供职的人。如供奉翰林。②高力士:唐玄宗时极为得宠的宦官。③清平调:李白所作,共三首。
16、根据语境,解释下面的加点词。(3分)
(1)帝每欲与官,妃辄沮之
(2)赐黄金,诏放归
(3)累系浔阳狱
17、文中画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从下列A-E中选出正确的两处(填写字母)。( )(2分)
乃解A金龟B换酒C终日D相乐E遂荐于玄宗
18、请阅读[链接材料],根据上下文,推测“白时卧庐山”中“卧”的意思,并给出理由。(3分)
[链接材料]
《说文解字》:“卧,休也。从人、臣,取其伏也。”人伏而休息是卧之范式。本义:睡倒、躺或趴。如:卧倒、卧铺、卧室、卧底(潜伏下来做内应)、卧龙(喻隐居或尚未露头角的杰出人才)、卧薪尝胆(形容人刻苦自励,立志雪耻图强)、藏龙卧虎(比喻潜藏着杰出的人才)。
19、细读上文,我们发现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归”是因为他① 的个性特点,文中② 、③ 两件事就充分体现了他这一个性。(5分)
五、写作表达板块(50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写作任务。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在不断地遇见和再见的过程中成为了更好的自己。”这句话给了你怎样的思考和感悟?
根据你的体验和思考,就其中一项或记述经历,或讲述故事,或发表看法。
要求: (1)角度自定,题目自拟; (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3)不少于500字;(4)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