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考试试卷(2024到2025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2024年小学语文六年级期末考试试卷(2024到2025年六年级语文期末试卷)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11-14 12:43:48

2024 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35 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 分)

lǒng zhào( ) yóu rú( ) jūn yún( ) chāi chú( )

xuǎn zé( ) wéi kàng( ) kū wěi( ) yǎn hù( )

(二)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6 分)

弯曲(qū qǔ) 2. 系鞋带(jì xì) 3. 投降(xiáng jiàng)

家雀儿(qiǎo què) 5. 薄雾(bó báo) 6. 角色(jué jiǎo)

(三)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10 分)

( )( )鼎沸 ( )( )欲聋 ( )( )私语 ( )( )无声

会场上爆发出( )的掌声。

上课铃响了,教室里( )。

(四)按要求写句子。(11 分)

难道钱塘江大潮不是天下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仿写拟人句)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他经常回忆过去的往事。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1)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

(2)细细的溪水,流着 ,流着 。

二、积累与运用(20 分)

(一)根据所学内容填空。(12 分)

好问则裕, 。

八月暖,九月温, 。

一道残阳铺水中, 。

不识庐山真面目, 。

嫦娥应悔偷灵药, 。

梅须逊雪三分白, 。

(二)根据情境填写诗句。(8 分)

当我们在山间小路上行走,看到云雾缭绕的美景时,可以吟诵诗句 “,”。

看到夕阳斜照在江面上的美丽景色,我们可以想起诗句 “,”。

三、阅读理解(25 分)

(一)课内阅读。(12 分)

《爬山虎的脚》片段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爬山虎的嫩叶,不大引人注意,引人注意的是长大了的叶子。那些叶子绿得那么新鲜,看着非常舒服。叶尖一顺儿朝下,在墙上铺得那么均匀,没有重叠起来的,也不留一点儿空隙。一阵风拂过,一墙的叶子就漾起波纹,好看得很。

以前,我只知道这种植物叫爬山虎,可不知道它怎么能爬。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细丝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文中描写爬山虎叶子的特点是什么?(3 分)

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3 分)

爬山虎是怎样往上爬的?(3 分)

文中把爬山虎的脚比作什么?有什么作用?(3 分)

(二)课外阅读。(13 分)

《美丽的晚霞》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 —— 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用 “ ” 画出 “我” 在幻境中看到的东西。(3 分)

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 分)

奇妙 ——( ) 健壮 ——( ) 好像 ——( )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 “√”,错的打 “×”。(4 分)

(1)“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 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

(2)“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 这句话是动态描写。( )

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体会到了晚霞的美丽?请摘抄下来。(3 分)

四、习作(20 分)

题目:《我最喜欢的动物》

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你最喜欢什么动物呢?是可爱的小猫、忠诚的小狗,还是机灵的猴子…… 请你选择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动物,写一篇作文。要求: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表达出自己的喜爱之情,不少于 400 字。

2024 年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试卷答案

基础知识

(一)答案:笼罩、犹如、均匀、拆除、选择、违抗、枯萎、掩护。

解析:这些词语都是课本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生字词。例如 “笼罩”,在描述环境、氛围等课文内容中常出现;“拆除” 等词涉及到对事物动作的表述,对理解文意和写作有帮助,是四年级上册语文基础知识积累的一部分。

(二)答案:1. qū√ 2. jì√ 3. xiáng√ 4. qiǎo√ 5. bó√ 6. jué√

解析:本题考查多音字读音。这些读音是依据课本中字词出现的语境确定的。比如 “曲” 在表示弯曲时读 qū,“系” 作动词系鞋带时读 jì,“降” 在投降意思中读 xiáng,“家雀儿” 是方言,雀读 qiǎo,“薄” 用于书面语形容薄厚程度且不单用,如 “薄雾” 读 bó,“角” 在表示角色时读 jué,是对课本字词读音规范的考查。

(三)答案:人声鼎沸、震耳欲聋、窃窃私语、鸦雀无声。1. 震耳欲聋。2. 鸦雀无声。

解析:这些成语在四年级上册语文学习中,用于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像描写热闹场景可用 “人声鼎沸”,声音大到震耳用 “震耳欲聋”,小声说话是 “窃窃私语”,安静状态是 “鸦雀无声”,通过填空和运用来理解成语含义和语境。

(四)答案:

钱塘江大潮是天下奇观。

解析:反问句改陈述句是四年级上册句子转换的重点。反问句表达的是肯定意思,去掉反问词 “难道…… 不…… 吗” 后,句子变为陈述句,标点也相应改变,这有助于学生理解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和语气。

示例:当清晨来临的时候,鸟儿就在枝头唱歌。

解析:拟人句仿写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修辞手法运用能力。课本中有很多拟人句范例,如课文把蟋蟀当作人来写它弹琴,学生通过仿写理解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人的情感、动作,使句子更生动形象。

删去 “过去的” 或 “往”,“过去的” 和 “往事” 语义重复,这是四年级上册修改病句中关于语义重复问题的知识点。通过修改病句,让学生掌握句子通顺合理的规则。

(1)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2)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月光。

解析: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背诵和补充句子。这些句子都是课本中的原文或根据课文内容拓展的,像(1)出自《观潮》,(2)出自《走月亮》,要求学生准确记忆,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语言的积累。

积累与运用

(一)答案:

自用则小。

十月还有小阳春。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只缘身在此山中。

碧海青天夜夜心。

雪却输梅一段香。

解析:这些内容都是四年级上册教材中的重点背诵篇目。背诵古诗词可以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理解诗句含义,如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告诉学生要多问的道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蕴含着哲理,通过积累这些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知识储备。

(二)答案: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解析:本题考查根据情境默写诗句,需要学生理解诗句含义并能在合适的情境中运用。这些诗句都是课本古诗部分的内容,如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描绘了山林的幽深神秘,可用于山间云雾情境,“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描写夕阳下江水景色,用于相应情境,加深学生对古诗理解和应用能力。

阅读理解

(一)答案:

刚长出来是嫩红,长大后是嫩绿,绿得新鲜,叶尖一顺儿朝下,铺得均匀,没有重叠和空隙。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提取能力,从文段中直接找出描写叶子特点的语句。这是对课文内容细节的考查,有助于学生关注文本描述,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如理解作者对爬山虎叶子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方法。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叶柄的反面,有六七根细丝,像蜗牛的触角。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从文中直接提取关键信息回答问题。这是对重点文段理解的考查,让学生明白如何从文本中获取关键内容,了解爬山虎脚的位置和形态特点,这是理解爬山虎攀爬原理的基础。

爬山虎的脚触着墙时,细丝头上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由直变弯,把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墙,一脚一脚往上爬。

解析:本题考查对爬山虎爬行过程的理解,通过对文段内容的梳理回答问题。这是理解课文内容的重要环节,能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爬山虎攀爬这一独特的生长现象,体会作者观察的细致和描写的生动。

比作蛟龙的爪子,形象地写出了爬山虎脚的样子和它的力量感,体现了作者对爬山虎的细致观察。

解析:本题考查对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分析把爬山虎脚比作蛟龙爪子的作用,体会这样写的妙处。这是四年级上册语文修辞手法理解的知识点,通过分析,学生能明白比喻能使事物更形象生动,增强文章感染力,也能学习作者运用比喻的技巧。

(二)答案:

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 —— 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提取能力,从文中找出 “我” 在幻境中看到的事物相关语句,训练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理解作者在晚霞下的丰富想象内容。

神奇、强健、仿佛。

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查找,从文中找出与所给词语意思相近的词,培养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明白不同词语可以表达相近的意思,丰富词汇储备。

(1)×(2)√

解析:(1)“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 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仿佛” 表示想象。这考查学生对修辞手法的判断能力,区分想象和比喻的不同。(2)“飞起” 体现了动态描写,这句话是正确的,考查学生对描写方法的识别,理解动态描写能使画面更生动。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文中找出描写晚霞美丽的语句,体会作者对晚霞的赞美之情。通过这些语句,学生能感受到晚霞的色彩美、形态美以及给人带来的梦幻感,同时学习如何用优美的语言描写景物。

习作(略)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学生可根据课本中的描写动物的课文,如学习描写动物的外形、生活习性、与人类的关系等方面,来突出自己对所写动物的喜爱之情。例如课文对猫的性格和行为描写,让学生学习到如何具体地展现动物特点。注意语言通顺、内容具体,符合四年级学生的写作水平要求,通过写作锻炼学生的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以及对事物的观察能力。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