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江西省初中名校联盟杯“综合素养大赛
七年级语文竞赛试题卷
说明:
1.全卷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50 分钟。
2.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给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每小题2分,共 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í) 美不盛收 着落 参差不齐(cān)
B.倜傥(táng) 随声附合 预警 拈轻怕重(zhān)
C.棱镜(lín) 杞人忧天 粗旷 咄咄逼人 (duō)
D.禁锢(gù) 截然不同 滑稽 骇人听闻(hài)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每当想起英国骑兵举着长矛迎着德军机枪冲锋的场面,我就见异思迁地联想到了全副武装的唐吉坷德向风车冲锋的场景。
B.在生产车间,他十分注意师傅的操作,对每个细节问题都要刨根问底。
C.显而易见,在古代社会,敬与不敏,是孝与不孝的问题,是诚与不诚的问题,是君子与小人的问题,不能混为一谈。
D.中国笑了.这笑,是战胜新冠肆虚之后的从容、自信、力量,一扫积郁已久的阴霾,顿显神采奕奕。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沙县小吃业的成功之处在于定位准确,填补了低消费的空白,薄利多销,闯出一条路子的
原因。
B.《舞蹈风暴》是一档专业舞蹈创编的竞技综艺,以丰富的舞蹈元素、专业的舞蹈点评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C.“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在内蒙古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标志着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D.2020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露易丝·格丽克以奇特的"毛毛虫变蝴蝶”般人生经历,给我们深刻启发。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这个盆地区域,渭河及其支流泾河自西向东流入黄河,形成冲积平原,水源丰沛,土壤肥沃,为发展农业提供了天然便利的条件。
②“天府之国”是什么意思呢?
③因此,在古人眼里,关中地区好像上天赐予人间的美好家园,被张良形象地称为“天府之国”。
④在泰岭和北山之间,形成了一块天然的盆地平原,东西长约八百里,东部宽阔,有三四百里,逐渐向西缩减为百十里宽。
⑤所以,这块盆地被形象地称为"八百里秦川”。
A. ②①④③⑤ B.②④⑤①③ C.①②④③⑤ D.①④②③⑤
5、 下列填入横线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走在大街上,你会闻见青草与泥土的香味。推开家门。你会闻见妈妈做好的饭菜香味;当你获得一本梦寐以求的书时,就连油墨味也会让你觉得很香。
A. 生活中,到处充满了爱的香味。
B. 生活中,到处都有着意想不到的东西。
C. 生活中,到处都是香味。
D. 美妙的香气啊!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
(一)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每小题2分共4分)
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唐)许浑
红叶晚萧萧,长亭¹酒一瓢。
残云归太华²,疏雨过中条³。
树色随关迥⁴,河声入海遥。
帝乡⁵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注释:①长亭:指路旁亭舍。后常用作饯别处。②太华:华山。③中条:山名,在山西永济市东南。④迥:远。⑤帝乡:指都城长安。
6、 下列对是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歌开头两句,勾勒出一幅秋日行旅图,把读者引入一个秋浓似酒、旅途萧瑟的境界。
B. 中间四句笔势陡转,细细描摹四周景色,雄浑苍茫,全然是潼关的典型风物。
C、“河声”后续一“遥”字。如人耳听河声汹汹,把场景描写的绘声绘色,是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D、全诗虽无“宿”字。字句中却明显表露夜宿驿楼,秋晚雨过,四望风物而思乡怀亲。
7. 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叶晚萧萧”用写景透人物一缕缕悲凉的意绪;“长亭酒一瓢”,用叙事传出客子旅途况味,用笔干净利落。
B.诗人拿“残云”再加“归”字来点染华山,又拿“疏雨"再加“过”字来烘托中条山。
C.结尾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志,间接抒情,优游不迫,笔触之间显出诗人疏朗淡泊之襟怀。
D.全诗由远及近地抒写了诗人夜宿驿楼时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场面宏大悠远,格律工整自然,运笔遒劲有力,实为“高华雄浑”之作。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8~11题。(10分)
昌¹为人强力,敢直言,自萧,曹²等皆卑下之。昌尝燕时³入奏事,高帝方拥戚姬,昌还走,高帝⁴逐得,骑周昌项,问曰:“我何如主也?”昌仰曰:“陛下即桀、纣之主也。”于是上笑之,然尤惮周昌。及帝欲废太子,而立戚姬子如意为太子,大臣固争之,莫能得。上以留侯策即止。而周昌廷争之强,上问其说,昌为人吃⁵,又盛怒,曰“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虽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上欣然而笑。既罢,吕后侧耳于东箱听,见周昌,为跪谢曰:“微⁶君,太子几废。”
(节选自《史记·周昌列传》)
【注释]1昌:即汉代名臣周昌。2萧、曹:萧何、曹参,汉初名相。3燕时:安闲享乐的时侯。4高帝:即汉高祖刘邦。5为人吃:说话口吃。6微:假如没有。
8、下列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2分)( )
A、高帝/方拥戚姬
B、上/以留侯策即止
C 、然/尤惮周昌
D、然臣/期期知其不可
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3分)
(1)走( ) (2)及( ) (3)策( )
10. 翻译文中画线语句。(2分)
(1) 自萧、曾等皆卑下之
(2) 高帝逐得,骑周昌项
11、 本文讲述了关于周昌的几件事情,请简要概括。(3分)
(三)古诗文积累(4 分)
1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每空0.5分)
(1)水何澹澹, 。
(2) ,铁马冰河人梦来。
(3)夫君子之行, ,俭以养德。
(4)强欲登高去, 。
(5)我寄愁心与明月, 。
(6) ,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7) ,山人潼关不解平。
(8)晴空一鹤排云上, 。
三、现代文阅读(26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3~16 题。(12 分)
(选文背景)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历进程中,大批党员干部下沉一线,进驻乡村,扎根基层一线,与那里的农民群众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奋斗在一起,为实现贫困地区的脱贫致富挥洒汗水、贡献智慧,无怨无悔地拼搏奋斗。同时,他们也在这个过程中,增长了见识,获得了历练,与农民群众的感情更加深厚、真挚。2020年10月4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大地副刊》“我与一个村”特辑邀请了四位下沉干部,讲述他们与农民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动人故事,也分享他们在农村工作中收获的可贵感悟。
四十盏路灯
陈涛
时常要上山。时常要在高低曲绕的山路上穿行。
有时是因为下村工作,有时则只是单纯想走一走。记不清有多少次,我站在高高的山路上,长久地望向远处积雪覆盖的峰顶,看天空大团大团的白云在山腰草场投下阴影。牛羊满山坡,悠闲地啃食着青草。还有块块长满金黄油菜花的梯田,层层叠叠向山脚伸展而去。在山腰与山脚还会有或成片或稀散的白色房屋,那是村民的家。有时,我也会在某个时分从村子穿过,进入一条峡谷之中。谷底是一条不宽敞但平坦的石渣路,几条小溪在两侧草地上流,然后再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汇聚,流向我猜不出的达方。若赶上雨后,山谷安静,空气清新,
草香丝丝缕缕随轻风弥漫,沁人心脾。
这就是我任职村第一书记的村子。村子其有6个社,其中3个在山上,3个在川里,前些年岷县地震,山上一些村民的房屋受到影响,财政出资将两个社的村民迁到了山脚下的统一安置点。安置点是我第一次进村时就见到了的,每户人家都有上下两层近 200 平方米的小楼,各类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出门不远还有配备了体育健身器材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与群众文化广场。
与山下比起来,山上的条件明显艰苦些。但一些山民却不乐意搬下山来,一是在山上住久了,习惯了;二是也图养牛、养猪的方便。有次黄昏时分,我与夏镇长驱车去山上一户村民家中走访。听到有人进来,一只小白狗江汪叫了两声,女主人推门出来,站在台阶上大声跟我们说话。她家的房虽是新房,却未曾装修,铝合金门窗的包装还未撕掉,盖房用的砖瓦石块堆在院内角落,同行的村干部问怎么还没拾掇拾掇房子,女主人脸便红了些,说一直没空,再等一等。
当我们从村民家里出来时,天整个黑下来了,只得借助手机灯光小心翼翼地沿着斜坡走向路边停靠的车子。
“我们应该安装一些路灯。"我像是自言自语,亦像是对身旁虽近在咫尺却难以看清的夏镇长说。
“是啊!"他拉长了声音讲。
“目前村里有计划吗?”
“说不准,目前配套经费还没到位。’”
“要不我跟单位申请一下,我来做吧。"
单位领导听到我的申请后,立马便拨付了相关资金。接下来,我与镇、村的干部们详细地研究起这件事。那几天,我们整日在村巷内穿行,测量路灯安放的距离与位置。我们的讨论被路过的村民听到,便笑着要求离自家门口近一些,也有人善意提醒购买的路灯质量要好一些,不要没几天就坏掉了。我们笑着说好。大家做事的热情很高,速度因此也快,等到路灯被卡车运送来后,村民们齐来帮忙,在选好的地方挖坑、浇筑,大约一周光景,40 盏路灯便如哨兵般齐刷刷地竖立在这个小山村里。
当最后一盏路灯安好的那个夜晚,我迫不及待地去到山上。远远就看到高高的山腰处有一盏灯,灯光温暖明亮。再一个拐弯,只见那条通往村里的水泥路满目光亮,这是一条光明之路。下了车,我轻轻抚摸每一盖路灯,一盏、两盏、三盏,我在心中默念。有人在村里走动,有
几户村民正站在门口聊天。他们见到我,跟我打招呼,我也大声回应他们。一个村民赶着几头牛回家,身影在灯光中时而很长,时而极短。而我,抬起头,望向浩瀚夜空,群星明亮硕大,站立于街口,放眼望去,40 盏路灯与低垂的星星交织在一起,光亮洒满了这个高山的村落。
(节选自《人民日报》)
13.请完成下表的填空,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 分)
层次 | 主要内容 |
第一部分 | 驻村点的沿途环境及村子所处的山势地貌 |
第二部分 | 1 |
山上相对艰苦的生活条件 | |
第三部分 | 2 |
与村民们一起安装路灯 | |
3 |
14. 文章第二段中对村庄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2 分)
15.根据提示,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的画线句。(3 分)
(1)时常要上山。时常要在高低曲绕的山路上穿行。(修辞手法)
(2)“我们应该安装一些路灯"我像是自言自语,亦像是对身旁虽近在咫尺却难以看清的
夏镇长说。(描写方法)
1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标题“四十盏路灯”的理解。(4 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17~20 题( 14分)
寄小读者(通讯二)
小朋友们:
1我极不愿在第二次的通讯里,便劈头告诉你们一件伤心的事情。然而这件事,从去年起,使我的灵魂受了隐痛,直到现在,不容我不在纯洁的小朋友面前忏悔。
2去年的一个春夜很清闲的一夜,已过了九点钟了。弟弟们都已去睡党,只我的父亲和母亲对坐在圆桌旁边,看书,吃果点,谈话。我自己也拿着一本书,倚在椅背上站着看。那时一切都很和柔,很安静的。
3一只小鼠,悄悄地从桌子底下出来,慢慢地吃着地上的饼屑。这鼠小得很。它无猜地、坦然地,一边吃着,一边抬头看看我——我惊悦地唤起来,母亲和父亲都向下注视了。四面眼光之中,它仍是怡然地不走。灯影下照见它很小很小,浅灰色的嫩毛,灵便的小身体,一双闪烁的明亮的小眼睛。
4小朋友们,请容我忏悔!一刹那顷我神经错乱的俯将下去,拿着手里的书,轻轻地将它
盖上。 ——上帝!它竟然不走。隔着书页,我觉得它柔软的小身体,无抵抗地蜷伏在地上。
5这完全出于我的意料之外了!我按着它的手,方在微颤-——母亲已连忙说:“何苦来!这么驯良有趣的一个小活物——"话犹未了,小狗虎儿从帘外跳将进来,父亲也连忙说:“快放手,虎儿要得着它了!”我又神经错乱地拿起书来。可恨呵!它仍是怡然地不动。——一声喜悦的微吼,虎儿已扑着它。不容我唤住,已衔着它从帘隙里又钻了出去。出到门外,只听得它在虎儿口里,微弱凄苦地啾啾地叫了几声,此后便没有了声息。-——前后不到一分钟,这温柔的小活物,使我心上飕地着了一箭!
6我从惊惶中长吁了一口气。母亲慢慢也放下手里的书,抬手看着我说:"我看它实在小得很,无机得很。否则一定跑了。初次出来觅食,不见回来,它母亲在窝里,不定怎样的想望呢。”
7小朋友,我堕落了,我实在堕落了!我若是和你们一般年纪的时候,听得这话,一定要慢慢地挪过去,突然地扑在母亲怀中痛哭,然而我那时.....小朋友们恕我!我只装作不介意地笑了一笑。
8安息的时候到了,我回到卧室里去。勉强的笑,增加了我的罪孽。我徘徊了半天,心里不知怎样才好——我没有换衣服,只倚在床沿,伏在枕上。在这种状态之下,静默了有十五分钟——我至终流下泪来。
9至今已是一年多了,有时读书至夜深,再看见有鼠子出来,我总觉得忧愧,几乎要避开。我总想是那只小鼠的母亲,含着伤心之泪,夜夜出来找它,要带它回去。
10不但这个,看见虎儿时想起,夜坐时也想起,这印象在我心中时时作病。有一次禁受不住,便对一个成人的朋友,说了出来;我拚着受她一场责备,好减除我些痛苦。不想地却失笑着说:“你真是越来越孩子气了,针尖大的事,也值得说说!”她漠然的笑容,竟将我以下的话拦了回去。从那时起,我灰心绝望,我没有向第二个成人,再提起这针尖大的事!
11我小时曾为一头折足的蟋蟀流泪,为一只受伤的黄雀鸣咽;我小时明白一切生命,在造物者眼中是一般大小的;我小时未曾做过不仁爱的事情,但如今堕落了......
12今天都在你们面前陈诉承认了,严正的小朋友,请你们裁判罢!
冰心
1923 年7月28 日,北京
17. 通读全文,作者对“小鼠”的忏悔表现在哪些地方?(4分)
18. 文中第3段,作者是怎样描写“小鼠”的出场的?试举例分析。(4 分)
19. 文章第10段写到朋友对“我"因“小鼠”而落下心结的态度,有何作用?(3.分)
20.课文《猫》与本文的“我”在表达对小动物的思想情感方面有相似之处?请你结合内容分
析。(3分)
4、 综合性学习与写作(46 分)
(一)综合性学习(6 分)
21.光明中学广播站的读书栏目“开卷有益”开播了,现向你约稿。本期的主题是“名著里那些可爱的人”。广播站提供了以下资料,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人物,从情节和人物性格两方面写一篇广播稿。(字数不少于 200 字)
(1)寿镜吾《朝花夕拾》
(2)猪八戒《西游记》
(3)林之洋《镜花缘》
(二)写作(40分)
22. 请你以“我和我的伙伴"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字数在 600 字以上;(2)联系生活实际,突出中心;(3)不要出现真实姓名、班级
和学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