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或一件事情的喜爱程度到底有多深呢?如果加个期限,你又会设置多长时间呢?
在《大话西游》有一段经典的台词,曾经有一份真挚的爱情摆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假如上天再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愿意对她说,我爱你。如果再加上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出自于一部电影中的台词,感动了很多人。的确,我们也需要有神话童话的故事激励着我们,去好好爱,好好生活。谁都渴望着有“一万年”的爱情,爱你一万年。当然,我们也知道,这里的“一万年”是一种喜爱的程度。
在婚姻生活里,即便有“一万年”的幸福,还不是先得从一天一月一年的日子携手走过吗?要适应最初的“一地鸡毛”,过日子难免不和柴米油盐酱醋茶打交道。网上有句流传很广的话,“7年就是一辈子”。两人要经过“七年之痒”的考验。这7年,彼此感觉会不会从最初的新鲜到激情褪去?会不会又日渐生远?能不能顺利度过“一万年”中第一个7年呢?在一个又一个7年一起走过,才有可能收获“一万年”抒情浪漫的爱情。没有经过时间的洗礼,即便山盟海誓,也或许就如那美丽的泡影一样。
这“7”让人喜欢,很多地方都用上。一个星期7天;7天试用期;7天无理由退换货.....
那么,对于做一件事情,有没有想过与时间做朋友?有没有坚持到底的决心与勇气?进入7天,走过70天,跨过700天.....和它共同步入个“七年”呢?
对于那些能坚持7年的长期主义者,他们说自己已是坚持了一辈子,他们和时间做了朋友,所取得的成绩是可观的。就比如,你在银行存个20万,7年不动,这利息也都有几万。
当今天,这抄书热潮在头条一浪高过一浪。那如果在“热潮”过后,又会有多少人退出?又会有多少人继续进行?
突然想,我如果抄个7年,那是需要多少天,敲了一下计算机:365天×7年=2555天。那到今天,我已经坚持了479天,两个天数相减一下,我还需要坚持2076天,才能和“抄书”走过7年。
那在这479天之前,我又是如何一天一天抄过来呢?每个抄书的日子会写些什么呢?翻翻自己最初的抄读,我坚信,我能和“抄书”步入7年。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9.25随笔,抄书第1天从今天开始,我抄钱钟书先生的《围城》。
当年翻开《围城》第一页,第一段牢牢地把我给吸引住,我反复地读。现只字不漏地抄下来,连标点符号也看得很仔细。我有一种感觉,钱老的这部文学巨著,会把我的语文水平给提高,能让我学到如何修饰名词动词形容词,句子如何运用,词汇如何表达等。
感恩,有学友们和我一起做每天一页抄书活动。昨晚在群里看他们发上来的抄书,既让我感动,又让我学习到很多……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9.26随笔,抄书第2天一字一句抄着钱老,曾经一字一句写的书。在赞叹他遣词造句运用美妙的同时,我在想,这样的抄书,赋予什么样的意义 ?难道要成为像钱老那样的人?不!我永远成不了钱老,我只想成为我自己。这也是昨天电影《夺冠》给我的启示。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9.28随笔,抄书第4天这一页,我是边抄边忍俊不禁的扑哧地笑了,幸好嘴里没含着什么吃的东西,不然喷出来也是难看了。
钱老的类比手法简直是用绝了,原来对人物的描绘用词如此“不可思议”,又在情理之中,那种我们想说又说不出来,就是挠痒又够不着挠痒痒的那种感觉,却被钱老点了准,把本不关联的两个事物,却如此拿来类比,文学大师的想象里让文章如此妙趣横生,赞叹啊赞叹!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9.29随笔,抄书第5天在这一页抄写当中,钱老对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真是入木三分,人物与人物对话之间各自内心打得“小九九”。直白地说很有“内戏”,功力深厚之信手拈来。
有时,我在写文章对“的得地”运用不严谨,甚至破折号都不太运用,此刻,我就是一名小学生,在这里补上或缺的那一块。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9.30随笔,抄书第6天昨天有一位友人在微信上给我留言,说某大学有一位教授,十年如一日抄习经典。这句话对我犹如强心剂,让我对〈每天抄一页书·跬步千里〉有了更加坚定的思想,仿佛一只开弓的箭——没有回头路了。
最近几天的抄写中,曾经看过的电视那些画面不断闪现于脑海中,感叹当年陈道明把方鸿渐给演绝了。在这一词一句抄写中,惹得我又想重温当年那部经典的电视剧——《围城》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10.03随笔,抄书第8天终于深刻地领悟到,李笑来老师说的只字不差地阅读的美妙。在这一页的第一段,钱老真是不惜笔墨的类比,能采用大段类比,真是越读越上瘾,我想这背后不仅仅是作者本身具有语言的天赋,而是他大量的博览群书,他如一位战场上必胜的将军,胸有成竹地指挥着他那些千军万马——文字。
你看,这就是抄书的美妙,我也喜欢上类比了呢!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10.6随笔,抄书第11天如果想学习如何比喻,《围城》就是神级式教科书。如果去掉那些类比的修饰,也就没那看头了。
做自己喜欢做的,而且是开悟式的喜欢,是越做越有滋味,抄写的时候就没有一丝杂念,突然感受到,抄写是“去急解燥”的一贴良药。就如打太极,先把气运到丹田,身心对焦,再出拳,招招落到“实处”。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10.7随笔,抄书第12天抄习经典·每天一页——《围城》
这是一本好书,一本非常有魅力的书,一本读了还要抄下来的书,是在于作家对写作的敬业精神,字斟句酌,如精心酝酿出的“琼浆玉液”,让人读后能醉了;犹如古代诗人贾岛那般需要反复推敲出来的。而这风淡云轻,信手拈来的功夫,它的背后是勤奋的耕耘。
和“抄书”走过的日子
2020.10.8随笔,抄书第13天抄书有一个好处,就是看到这段话比较好的时候,你会停下笔来仔细地多瞅几遍,并寻思着……但轮到自己想写的时候呢,也想能运用上这样的手法,可往往又如刺窝里摘花——无从下手,因此,就要做一个长期主义者,不断的抄写下去,会对文字运用越来越有感觉。他人所不理解的,已不是你在意的,因为你已是抄得越发酸爽。
和“抄书"一起走过的日子
2020.10.11随笔抄书第16天放弃只要一句话,坚持可得走很长很长的路……但只要坚持走下去,就一定会比现在的自己好很多很多,不仅要对得起自己,还要对得起时间这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