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小学教师职称的五种乱象
1.老实人吃亏,投机者天堂
我是职称路上的失败者,硕士毕业工作16年,45了还是中级职称。评职称很多条条框框的条件,论文发表一篇也要小一万,还要人脉关系,太折腾人了,专心教好书最重要。职称评定,老实人永远是吃亏的。(抖乐云游)高级职称尤其是正高级职称,在很大程度上已沦为部分投机者的天堂。(彩云之南的倮倮)
2.高级职称泛滥,满眼权力寻租
现在是高级职称评审太泛滥了,职称之间的岗位工资差距太大了,造就了二个严重不合理的影响,一是增加了当地政府的财政负担;二是造就的腐败。(灵巧星空)校长是正高,书记是正高小学评正高,中学评正高更有可笑者,幼儿园正高,再看教体局,满眼是正高。(老船春语)见怪不怪呀,我校一教工食堂管理员(一节课都没上)都评上副高了。(棠九日)
3.正副高级教师不一定有教学水平
我是农村基层副高级教师,我自认为自己的综合素质对不起这个荣誉,但我就是为多得碎银几两,养家糊口,荣不荣誉的不是我该关心的。(智慧的哈哈人生)
很多小学正高,连个低年级课都上不好。有个校长,髙三连读五次都没有考上大学。先弄个小学民办教师,又弄了个函授本科。教书不行,就会吹拍。几年下来,当校长,评副高,评正高,风生水起。那些教了几十年高中的,那些在大学当十几二十年讲师的,能不羞愧?(WSFD1230)
我们一位重点中学的领导曾开玩笑说:让那些正高级教师建立一所学校,估计报名时回人满为患,一个劲地往里挤;一年后,估计家长们又会一个劲地给孩子找新学校多吗精辟呀!一句话说出了正高级的真实水平。(勇者露珠sX)
4.污染教风和校风,使命感下降
职称评定污染了教风和校风,导致了许多教师唯职称是图,弄虚作假,趋炎附势,相互攀比,影响了队伍的团结和和谐,其结果教师工资明显提高了,自身的自豪感和荣耀感增强了,但爱岗敬业和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却下降了。(真诚扑克FA)
现在教育上职称泛滥化,庸俗化,低质化,中小学,幼儿园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行政人员一大堆,严重毒化了学校风气,破坏了教师团结,影响了教育质量,降低了社会对职称的认识和尊重,负面影响很大,社会反响强烈!这个问题就像那个姓董的日本间谍建议实行秸秆焚烧一样,看似有益,实则大害。建议人社部门,教育部门采取措施,予以纠正,不要因此影响教育大计。(勇者山丘)
5.职称制度,应对财政紧张的一种办法
有的财政早算过账了。增加教龄津贴,全国老师多了,需要拿出更多的钱;而设置正高副高职称,只有少数人能评上,三分之二的人评不上,财政拿出来的钱就不多,你还干气无奈何,谁叫你没评上呢?这不是高级职称含金量大小的问题,而是应对财政紧张的一种办法。(青山160*)
(二)一线教师对职称制度的建议
6.组织一场国考,展示正副高级教师风采
假如还要坚持职称的话,来一场国考吧,让那些正副高们在全体国民面前展示一下风采。鉴于众所周知的原因,这场国考的纪律必须等同于高考,试卷由教育界外人士编制。(天空)
7.行政干部必须兼任主科才能参评
中小学幼儿园主任以上干部,评副高级正高级职称必须要兼任语文数学等一门主课,并且要连续五年以上才具备条件,不兼主课不许评,看看老师还能有意见否!(Z修心)
8.增加教龄津贴,按教龄自然晋升
教龄津贴,难道有关领导不清楚?5年教龄、40年教龄都一律是每月10元!(放翁)
应自然晋升,不要评。10年教龄直升中级,20年直升副高级,35年直升正高级,同时提高教龄津贴一年15元,对老师进行严格的常规考核,达不到要求不能晋升!(富足星星)
收入分配制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真正落实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理念,缩小类似工作薪资差距,尽量使体制內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薪资水平类似。让年轻有奋斗的动力。国家和民族才能有更好的未来。(道法自然735229)
9.行政岗位、工勤岗位与一线岗位分开。
职称应与行政分开,现在评职称认真教学的与远排在行政人员的后面,这种不正常现象还能持叙多久?(光明正大*)
在职称考核方面,只对上课教师。对不上课的教师专设一套办法以示区别,核心就是待遇比一线教师低很多!这样可以鼓励教师愿意教学主动教学,不敢放弃教学!(静心和睦)
10.按教育教学成绩来分配薪酬
八十年代前都这样,谁都没意见。如果要把教师的能力分几等,也可以。那就按各级考试成绩来分。高考、中考、市区期末统考等。第一名奖三万,第二名奖二万,类推第五名5仟。凭本事拿钱,多少都没有意见。这样大家工资基本相同,但奖金就得靠拚了。这样可以杜绝腐败。(好学葡萄7K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