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
A.琐屑(xiè) 栅栏(zhà) 池沼(zhǎo) 惟妙惟肖(xiāo)
B.颓唐(tuí) 妥帖(tiē) 着眼(zháo) 触目伤怀(chù)
C.轩榭(xiè) 气氛(fēn) 纤细(xiān) 迥然不同(jiǒng)
D.河堤(tí) 踌躇(chú) 脂粉(zhǐ) 情郁于中(yù)
2.下面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臃肿 玲珑 侯车厅 重峦叠嶂
B.休憩 年轮 煞风景 满院狼藉
C.神密 依傍 密匝匝 巧妙绝伦
D.焦躁 飓风 蟹腿肉 连棉不断
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当改革的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旧的司法鉴定制度时,我国司法鉴定的一个新的时代拉开了序幕。
B.那些对自己的事业有探索精神并乐此不疲的人,最终都走向了成功。
C.侦探小说中眼花缭乱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D.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4.下列加点词词性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2分)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A)的、青布棉袍(B)黑布马褂(C)的背影(D)。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学校既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会学生求知的方法,打开观察社会、眺望世界。
B.实事求是地回答问题,代表的是一种做事态度,而这种态度可以让你更接近成功。
C.是否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是中国制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前提条件。
D.壮乡的五色糯米饭色泽鲜艳,味道清香,口感绵软,是壮家人特有的民族传统手艺。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鲁迅,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
B.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C.《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D.《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7. 古诗文默写。(8分)
(1) 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 ,威武不能屈。(孟子《富贵不能淫》)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陶渊明《饮酒•其五》)
(3) 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
(4) ,不觉船移。(欧阳修《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
(5)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朱敦儒《相见欢.金陵城上西楼》)
(6) 兴尽晚回舟, (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8. 根据设定的情景,完成下面的对话(4分)
刘宇对李晨说:张明刚买了一辆新自行车,我想骑一次,但我不好意思直说,你能帮我问问吗?
① 李晨对张明说:
张明对李晨说:当然可以了,你让刘宇明天上午九点到我家小区来骑车就行。
② 李晨对刘宇说:
9.名著阅读。(2分)
毫无疑问,黄翅飞蝗泥蜂在杀死蟋蟀时使出了它的看家本领,因此十分有必要看看它凶杀猎物的过程。在观察节腹泥蜂时,我进行了很多尝试,并且让我受益匪浅,所以我将在节腹泥蜂身上采用的卓有成效的方法,运用到了黄翅飞蝗泥蜂的身上。
以上文字选自________(作者)的《昆虫记》,这部书被誉为“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9分)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横柯上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互相轩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急湍甚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1.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
1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分别与郦道元的《三峡》和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哪句话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
——————————————————
1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4 ~15题。(6分)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法家难士 (“拂”同“弼”,辅佐)
B. 则无敌国外患者 (在国外)
C. 必先劳其心志 (动词,使……困苦)
D. 孙叔敖举于海 (由于)
15. 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行拂乱其所为。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三、现代文阅读(44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 ~ 19题。(16分)
父亲的背影
① 和父亲没有相见已经一年有余了,我常常梦到父亲的那个背影……
② 去年国庆放假回家,父亲说从镇上到家没有车,他开电瓶车来接我。七十岁的老人了,能开电瓶车吗?望着坐在前面开车的父亲,我看到的是他的背影:他低着头看着前方,脊背突起,根根骨头清晰可辨,上面只裹着一张皮。他扶着方向盘,弯着腰,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张犁辕。这还是我那伟岸高大的父亲吗?
③父亲年轻的时候,在山里帮人炸石头。我空闲的时候,喜欢到他那里玩耍。那时,我经常看到他挥舞着大铁锤,把石头砸得金星乱飞。这是怎样一个形象呢?也许用个特写就能表现出来: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④前些日子,看到库尔贝的一幅油画《采石工》,我才恍然明白我的印象与现实有着不小的偏差。因为那时生活拮据,父亲就和《采石工》中的主人公类似,戴着没有檐的草帽,穿着满是补丁的衣服,鞋子也是破的,连脚后跟都露出来了。这能从父亲当年拍的一张黑白照看出来。
⑤这就是残酷的现实,但我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棕色的脊背,绷紧的双臂,高举的铁锤。整幅画面有着无穷的张力和撼人心魂的表现力,谁看了会不对他翘起大拇指呢?但是,眼前的父亲却完全没有了那种气势,委顿矮小,说话都有些不能关风,还怎么和当年那个形象相比较呢?不忍再想,不能再看。
⑥回到家,我感冒了。身体软软的,提不起精神。看到父亲挑着一担粪去浇地,我说我来。父亲笑说,你是纸扎的,经不起风。这时,我又看到了父亲的背影:他伸着颈,哈着腰,两手抓着扁担,整个人弯成了一张弓。望着他步履蹒跚,我的眼泪流了出来。身为儿子,我却不能让年迈的父亲颐养天年。
⑦走的那天,临出门,父亲叫我等一等,摘些苦柚带着。他说苦柚对我的高血压和高血脂有益,一树的苦柚基本上都被他捎到了我的手里。望着树顶上的苦柚,他准备爬上树去摘。这么大年纪的人了,危险!我叫嚷着跑到父亲的跟前,想要夺下他的腰篮,但他断然回绝了:别看你比我年轻,但是爬树,我灵活,你不行。
⑧倒吊在树上的父亲,就像一只塑料袋挂在树上,迎风飞舞着,似乎随时都会被风吹落。这时我的泪又来了。父亲哪里还有当年的宽阔背脊,人瘦得有些变形,只剩下一手可握的轮廓了。一件夹克被风扬起来,就像被鼓起的风帆,整个人看上去就像一只蜕皮的蝉一样。那手更是让人不忍直视——黢黑的烧火棍一样,没有一点光泽;皲裂的麻秆一样,没有一点肌肉。这还是父亲吗?眼泪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淹没了我的视线。
⑨一年多来的每一个日子里,我都思念着父亲,忘不了他的背影。无论怎样,我一定要回去看看父亲,和他说一说今天我的工作、我的生活……
16. 本文写了父亲哪几件事?(4分)
17. 请从人物描写方法或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③段画线句子。(4分)
身形高大的父亲,脊背宽阔如门,两腿站立如柱,两臂肌肉暴起,挥舞起铁锤来,带着呼呼的风声。
18. 第④段中写到油画《采石工》有何作用?(4分)
19. 作者在第⑤段中说“还是喜欢父亲那个砸石头的背影”,文章开头和结尾又说“常常梦到”“忘不了” 一年多以前见到的父亲背影,这两者矛盾吗?为什么?(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20 ~22题。(12分)
豆腐
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几乎处处有之。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有“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每个地域,这些以豆腐为主角的平民菜,也往往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名菜。
④在中国似乎少有像豆腐这样受到如此广泛认同的传统食品。究其原因,中国人对豆腐的理解,已经远超出了“形”与“味”,达到了“意”的境界。
⑤在中国人的文化中,“食”与“德”密不可分。《周易》言,“大亨(烹)以养圣贤”,“食以养德”。元末明初自号“龟巢老人”的学者谢应芳悟出豆腐表象下蕴含的意,盛赞其为“素醍醐”。意思是常吃豆腐便如高僧灌输智慧,让人彻底觉悟。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在朝敢于抗疏直言,屡遭贬谪而不改其志。他常以豆腐修身,简约于食,克己寡欲,正是遵循了“孔孟食道”所倡导的“耻于味欲,安于俭食”。这也就无怪乎,豆腐成为古时清正儒学之士,借以修身自律的盘中首选。
⑥如今简简单单的豆腐早已不是一种单纯的食品,尝一口豆腐,品出的是中国人自身对生活的认知和追求。“信知磨砺出精神,宵旰勤劳泄我真。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清·胡济苍《豆腐》),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20. 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哪几个方面来说明的?(4分)
21. 文段⑤中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选择其中一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4分)
22. 文段②画线句中的“据说”能不能去掉为什么?(4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23 ~27题。(16分)
爱的尊严
王永光
将近“五一”小长假,来银行取钱的人挤满了大厅,一个接一个取钱、存钱、转账的,忙得我头都要大了。这天快中午的时候,一个30岁左右民工模样的男人在被我叫了号以后凑上来,一个20多岁的女人也紧跟过来。我生气地脸一黑喝道:“排队,叫了号再过来。”可是那女人还是没有回转的意思,民工兄弟不好意思地冲我笑笑:“我们一起的。”
他把银行卡递进来说:“取点零花儿。”我一下子就急了:“取小额到外面自动取款机上去取!”他一脸难为情地说:“我们就在这里取吧,排了半天队了。”
“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可那民工兄弟还是坚持在窗口取。“天!我服了。”没奈何,我只好把银行卡接了过来,没好气地说:“取多少?”
民工兄弟说:“看看里面还有多少钱。”
在密码提醒后,他输入了密码,我的脸一下子绿了……
怪不得他非要坚持在这里取,因为那卡上的钱在自动取款机上根本就取不出来。我有些嘲笑地说:“还有37元6角——”我故意把声音拉得很长,大厅里的所有人应该都听得倍儿清楚。
只见民工兄弟脸一红:“那……那就取30吧。”
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这时中午替班的来了,我交了班以后,匆忙去了街对面的一家面馆,因为我早就饿坏了。
可是我走进店里,却发现那民工兄弟和他的女人也在里面,女人的面前摆着刚刚盛好的一大碗“担担面”,而男人的面前则是一碗亮亮的白开水……
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民工兄弟见我走了进来,一下子红了脸,向里面转了一下头,大概是因为刚才在银行里的窘态,有些害羞。
我也忙知趣地快走几步来到吧台对老板娘说:“来一小碗担担面,打包带走。”在等面的几分钟里,我听见民工兄弟低声对女人说:“吃吧,你吃点吧!不为自个儿,也得为肚子里的孩子。”声音里明显带着哀求。我侧眼一看才发现女人是个孕妇。“我知道这事儿怨我,我不该把攒的钱借给刘三儿,可人家刘三儿他爹在医院里等着救命呢,你叫我说个啥?本以为头过年老板还能给咱发两千,谁知道工地被质监局查封。吃吧。吃了这碗饭,咱就回家,搭大志的货车走……”
我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脸也跟着一下子红了,后悔不明真相的自己刚才真不该那么对他。
我拿了面,塞给老板娘15元钱,小声对她说:“再给西边最北头那张桌子上碗面,我结账!我老家一个兄弟。”然后快步跑出了面馆。
我不想当面说清,是不想让民工兄弟再难堪。他是个好人,是个同伴遇到难处会毫不犹豫帮一把的好心人,是个懂得疼老婆、对孩子负责的好男人。而我需要做的不是堂而皇之地施舍,而是必须替他好好维护他那份虽然艰难、但却高贵的爱的尊严,也让他觉得这世界上还有和他一样的好心人,让他可以有信心、有勇气把内心那份爱的尊严继续下去、坚持下去……
23.请从文中找出“我”面对民工夫妇情感变化的词语。(2分)
____________→嘲笑→____________→感动
24.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分析文章中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给你说了到外面去取、到外面去取,你怎么就听不明白呢……”我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心里想:取这么点儿钱还折腾我,也叫你丢丢人。不一会儿,我把30元钱丢给了男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结合语境,说说第12段中“女人手里拿着筷子,却怎么也不见落进碗里,表情阴郁”的原因。(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选文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
27.文中最令你感动的人是谁?请结合选文说说原因,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感悟。(4分)
——————————————————
四、作文(50分)
28. 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砵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我们一步步地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巨大的财富,是弥足珍贵的!
请以“一次 的经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诗歌除外,文体不限;
(3)不少于600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