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诚言呈语
语文,一门在“理论上”没人能考满分的科目。
毕竟只要有作文的存在,一般就至少会有“象征性”的扣分。
所以,140分以上的语文成绩,在整个高中三年里都不多见。
而当有人考到了140分以上后,那种震撼的感觉,可能也不亚于有人把三百分的理综考到了三百二。
不过,学霸的存在,似乎就是为了刷新那些一般意义上的“不可能”。
语文考到146分的事不仅存在,而且还在高考中出现过。
当时考出了这个分数的人,叫唐楚玥。
高考语文146分,卷面会是什么样?把语文考到146分,这可能都不仅仅是答题正确率的问题了。
因为这门课跟“非对即错”的数学、理综不大一样,卷面上大面积、高密度的文字,让卷面分也成了左右最终成绩的重要指标。
比如说她模拟考试时的作文卷面吧,搭眼一看就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但是如果换位思考的话你就会发现,在“可以扣分”的主观题上,它确实会在扣分时起到放大或缩小的作用。
就像是个扣分系数似的。
所以,唐楚玥能把语文考到146分,不仅展示了她扎实的语文功底,更和她整洁的卷面分不开。
唐楚玥的高考卷面到底长啥样?
这个当然无从得知,因为高考的试卷,是不允许对外公开的。
不过,从她平时的书法、笔记和卷面上就能看出她扎实的文字功底,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比如说她模拟考试时的作文卷面吧,搭眼一看就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一个是字体大小一致、下笔流畅,一个是少有涂改、一气呵成,整体看下来,就像是“印刷体”一样。
这并不容易做到,因为谁写作文的时候,主要精力都是在构思上,而不是字体上。
只有对文字的书写有着肌肉记忆一般的能力,才能在考试的时候信手拈来。
当然了,考试时的字体,一般来讲更加随意,所以跟刻意写出来书法作品相比,美观程度上都会有一定的“缩水”。
那么精通书法的唐楚玥,书法作品又得有多“仙”?看看她的书法作品就知道了。
说实话,如果不解释一下这是书法作品的话,可能有人还以为是印刷上去的。
而这样仙气十足的字体,别说去模仿着写了,比着画我可能都画不像。
讲到这可能有人会好奇,书法水平到了这个程度,究竟还会不会写出不那么美观的字体来。
其实也有。
如果说书法作品是水平上限的话,那么平时的课堂笔记就应该是下限。
因为记笔记本身就是一个一心二用的过程,而且需要以最快的速度进行记录。
所以唐楚玥“拉胯版”的字体,是下面这样的。
讲真,能把课堂笔记的字体写成这样,也不容易了。
更难得的是,如果你仔细读一遍就能发现,她的笔记总是能言简意赅地紧抓要点、逻辑分明、主次有序。
或许这,才是让她高考语文拿下146分的关键所在。
卷面分,到底有多重要?回想当年考语文的时候,由于卷面过于拉胯,所以我的语文试卷,“满分”通常只有140分左右。
其实我也想把卷面给写整洁了,因为老师在夸学霸时说了,“这么漂亮的卷面,哪个老师看了都舍不得扣分”。
但是在经历了苦练字体、临摹书法等一系列操作之后,提升卷面整洁程度的计划还是一度以失败告终。
原因也不复杂,因为专注于字体的精力,会被思考解题的过程打断,写着写着就放飞自我了。
不过,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提高字体的美观程度很难,但是控制字体的大小就简单多了。
当你通篇都按照同一个字号来书写的话,那么你会发现,虽然近看每个字都不咋地,但远看的话,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这会给你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帮老师降低了阅卷时的文字识别难度。
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现在的阅卷,基本上都是以电脑阅卷为主。
这本身就会给字体的识别带来一定的难度,因为清晰度有所降低。
而且阅卷时,老师要把一份考题看几十遍,简单、重复、枯燥的工作换了谁心情都不会太好。
在这种心态下,如果看到了下面这种卷面,那你说老师会不会原地“自爆”?
写在最后很多人把唐楚玥语文考到146分的原因,归结于她的字体和卷面。
其实客观地说,这并不完全对。
因为在卷面只是个左右分数的“buff”或者“debuff”,确保正确率才是第一要务。
不过,如果能用赏心悦目的卷面给老师阅卷带来便利的话,那么在主观题上,或多或少地都会有点优势。
所以,重视卷面吧,它不仅是个“不减分”项,更是平时严于律己、严谨求学的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