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语文匠宇文强老师 语文匠
按照每年惯例,语文匠依然推出属于自己的《高考语文实战自评表》,并且根据2023年各地的一模二模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大量的更新,相信一定能为您的高考语文提分5-10分。欢迎所有公众号转载本文,请注明来自“语文匠”。
★实战自评:新高考的考场,不是坐而论道的地方,而是实战的地方。这份《语文匠实战自评表》,在距离高考很近的日子里,请同学们调整心态,提前进入模拟进行时,务必认真完成。一共50项,对于以下做法,自己能做到的请打“√”,尚未做到请打“×”。
(语文匠温馨提示: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实际备考情况,修改本表,印发给全班同学自查自纠,新高考在即,继续盲目刷题意义不大,查漏补缺,势在必行。)
★自评标准:
“√”20项以下,新高考备考有严重失误,亟待改正;
“√”21-30项备考不够完善;
“√”31-40项备考大体完善;
“√”41-46项备考完善;)
“√”47-50项备考十分完善。
考前我已经完全熟悉2023各地一模、二模的试题,并能在不看试卷的情况下回忆起高考语文23道题每一道题的大致考查方向。尤其是2023年的四省联考题,我更加能回忆起每一道题。
一、语文考前5分钟
1.虽然语文是新高考第一科,但是我能在2分钟内消除紧张感,投入到认真做题中。( )
2. 拿到试卷,我会花1分钟浏览全卷,尤其是关注作文材料和任务。( )(首发于“语文匠”公众号)
3. 看完试卷后,我会告诉自己的内心,卷子绝大多数都是我熟悉的题型:很多题都是老师带我们复习过的,我完全相信我们班的语文老师。( )
4. 开考前3分钟之内,我能用眼光搞定默写题、成语填空题。( )
二、现代文阅读(信息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
5.我知道信息类阅读,第一题考信息筛选,第二题考文内推断,第三题考文外推断。( )
6. 对于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论证方式题目,我会从整体方面把握,并进行恰当切片对比。我能准确区分论证思路题和论证特点题。( )
7. 我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的选项很敏感,凡是过于绝对的话语,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进行大概括的词语,我会特别敏感并表示怀疑。( )
8. 对于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行文脉络题,我知道先总说,后分说,我会结合文本,不会空谈。( )
9. 我知道新高考有可能考“非连续性”的实用类和文学类,对于“非连续性的信息类文本阅读”,我知道材料有同一个中心,但是侧重不同;“非连续性的文学类文本阅读”,我知道文本一是文学文本,文本二是文学理论,文本二的设置是为了最后一道主观题。( )
10.我知道“整本书阅读”并不是“名著阅读”。《乡土中国》《红楼梦》根本不会考“记忆和默写”。所以我不担心。( )
11. 对于小说的“内涵题”,如问题目或者划线句子的含义这一类的题目,我习惯从表面义和深层义去分点作答。( )
12. 对于小说的“作用题”,如问“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收到什么效果”这样处理好不好”一类的题目,我会优先从“情节”“人物”和“主旨”这三方面组织答案。( )(首发于“语文匠”公众号)
13. 我知道小说主要考三类“革命小说”“经典长篇节选”“表现社会主义优秀文化的当代小说”,我已经做过大量的复习。我偶尔涉猎外国小说。( )
14. 对于小说的“反复描写题”,如多次描写了某景、某物、某动作、某神态、某语言等,我习惯逐一分析再整体分析。( )
15.我知道无论是信息类还是文学类都会有“反套路”试题,比如表达效果题,但是我不担心,我会严格按照题干任务来作答。( )
三、古诗文阅读
16.我知道文言文阅读命题的语料不局限于《二十四史》《战国策》《资治通鉴》,偏向议论类的文章以及2则材料的文言文阅读更流行。文言文阅读我习惯先看选择题的文意理解题,再看文章。( )
17.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会重点看人名,但是对于地名、官职名、朝代名、器物名等,我会跳过,这样能快速阅读。( )
18.我早就知道断句已经是主观题,我特别关注核心动词、对称结构,和固定搭配。( ) (首发于“语文匠”公众号)
19.古文化常识题,对于那些超级陌生的概念,我会先默认它“无误”,优先从那些看似熟悉的选项中找错误类,看是否存在“混淆”的情况。至于课内词汇对比题,我能从语法和语意2者进行对比,我会警惕那些“二者相同”这类表述。( )
20.对于文意理解题,考虑到基本事实很少出错,我会优先考虑前后逻辑推断方面可能出错。( )
21.我能区分文言特殊句式并且能在文言翻译的时候有意识地通过“增”和“调”的方式把意思理顺。( )
22.对于文言文最后一道3分的简答题,我不会陌生。我不会用原文作答,而是用概括后的语言分点作答。( )
23.文言翻译题,我能比较准备地定位出“得分点字词”,并且我习惯于用打括号的方式补充主语和宾语。( )
24.对于古诗鉴赏,我会按照语文 匠的叮嘱,先看四选一的选择题的选项,然后再看古诗和注释。( )(首发于“语文匠”公众号)
25.对于古诗鉴赏“手法题”,像“最后两句诗是如何表达感情的”一类的题目,我会下意识地从最常见的手法中进行筛选。( )
26. 对于古诗鉴赏“鉴赏题”,我能从“内容”“手法”和“感情”这“三步走”去组织答案。对于“情感题”,我能从选择题和注释中获取启发。( )
27.在做古诗文默写题时,我会格外小心,参考情景式的上下文推断句子,并把字写好。新高考会有开放式默写题,这和最近高三训练的是一样的。( )
四、语言文字运用题
28.成语填空题,我会特别关注成语前后的句意,尽可能用日常使用的成语,优中选优填进去。( )
29.修辞类选择题和标点符号题。我对于我的课文中的经典例句已经了然于心,4大类常考修辞(比喻、比拟、夸张、借代)我很熟悉,3大类常考标点(引号、省略号、破折号),我很熟悉。( )
30.主观改病句题。先看敏感词(如介词开头、双面词、否定词、及物动词……),再划分句子主干,再看句子枝叶。我知道,考纲中的六种病句类型,实际上考得最多的就是“成分残缺”“搭配不当”。( )
31.语句衔接题(考查逻辑思维),我一定能“瞻前顾后”,而且我会特别关注后面的内容,并习惯从后文推出前文。( )
32.语句补写题,我会特别关注语段中的标点符号和关联词语。( )
33.我已经熟悉新高考的语用分为“语用一”“语用二”的考法。前者是记叙类语段,后者是议论类语段。( )
34.我知道今年新高考语用题基本都是主观题的天下,选择题越来越少甚至消失。而且,年年都还是会有新题型,无论什么题型我都不担心,越是新题型,难度越低。( )
五、写作
35.我能准确地判断材料作文题是一般的新材料作文题还是任务驱动型作文题,前者强调概括观点,后者强调就事论事过渡到就事论理。我对于“任务”认识很清晰。尤其对于最近的情境化作文很熟悉。( )
36.在写作前我会按照语 文匠的嘱咐,习惯花3-5分钟“涂画”一下题纲,字可以写在草稿纸上,潦草点都行。( )
37.我是先确定题目再写作文的,我会使用语文匠提倡的“黄金标题”“白银标题”。( )
38.我只选议论文写作,这样能方便阐述观点。我会保证55分钟的写作时间。( )
39.我知道新高考很可能参考2023四省联考的样式,考寓意型作文,甚至读写结合,把阅读题和作文题结合起来。我已经熟练掌握这2类作文样式。( )
40.我每一篇考场作文都能写到850-900字这个区间。我的作文,虽然写的字不算很美观,但能保证卷面整洁,几乎没有涂改。( )
41.我的作文,一般都是5-7段,段落较为匀称,比较美观。每个自然段的最后一行,我都会写一行的一半字数。( )
42.对于写作,我会一气呵成,而不会中途断断续续。万一思路停顿,我会喝口水,让自己紧张起来。( )
43.作文开头,我一定会定向引述材料,一定不会绕圈子。我绝对不会使用烂俗的开头三个排比句。( )
44.作文的中间段落,我会按照逻辑展开段落,由浅入深,由内到外。( )
45.作文的素材,我会优先使用自己日常考试中熟练使用的素材,还会对新教材的课文、新闻热点素材都加以引用。我对2022-2023的新鲜素材,尤其是感动中国、主流电影、大国重器、功勋人物已然熟练掌握。( )
46.作文的结尾,我会回扣开头和材料,确保不偏题,以拿到班级平均分(48分)为第一要务。( )
47.每次新写一段前,我都会再看一次作文试题和材料,确保自己没有走偏。( )
六、语文交卷之前5-10分钟
48.整份卷子,我通常能提前5-10分钟完成。( )
49.选择题我一般不会修改,我相信我的第一感觉。( )
50. 交卷前,我会再次检查答题卡填涂情况,作文标题写了没有。交卷后,我绝不会去对答案,以免耽误新高考的下一科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