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担任“部编本”中小学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曾说:语文需要增加阅读量,需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才能够学好语文。
高考是选拔考试,需要适当拉开差距,必须要有难度、信度和效度的要求。应适当拉开分距,还要考查阅读速度。每年总有15%左右的考生做不完语文试题,这也是正常。
仔细研究改革后的考试要求会发现,数学难度明显降低,80%都是基础题。英语也可以考两次,按最高分计入高考成绩。反而是语文,不仅阅读材料量大,还涉及面广。而阅读理解又是语文的核心,毫不夸张的说,得阅读者得语文。
但是很多孩子的语文成绩一直是件头疼的事,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孩子看到满页的文字就头大。习惯看书就逐字读书,看完了有时也不知道写的是什么。
有的家长可能会说,孩子没有语文天赋,用这样的思维去想就大错特错了,孔子曰:“尽人事,听天命。”但这样说,分明还没尽人事,就先听了天命。作为家长,要学习一些好的方法来引导孩子。比如,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图示法,就能帮助孩子对阅读产生兴趣,并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阅读理解。
一.简单两步法,画出“图示法”所谓“图示法”,就是把记叙文或说明文的结构和内容用画图的方式表达出来。
孩子在阅读课文时,可以用“图示法”表达整篇文章的内容,然后再进行理解就会变得容易。
“图示法”的两个步骤分别是:
我们先进行准备工作:在使用“图示法”的时候,先准备好语文课本和笔记本。
第一步:从课本中选择图示化的内容
为了让孩子更轻松地理解,可以从学过的文章中选出一篇作为图示化的素材。
最开始的时候尽量选择简单易懂的记叙文,然后逐渐提高难度。当孩子能将“图示法”运用自如之后,再挑战说明文。
第二步:将整篇文章图示化
在阅读文章的同时把内容图示化。如果是记叙文,可以引导孩子把重点放在这篇文章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如果是说明文,可以引导孩子把重点放在作者最想表达的内容是什么?
接着就是和孩子一起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然后用圆圈或箭头等标注出来。乍一看可能感觉很难,但是具体做起来则其乐无穷。
接下来,我们具体看一下怎么使用图示法。
二.如何使用图示法学习记叙文图示法练习主要分两种,一种是记叙文,一种是说明文。
对于记叙文,首先找文中的关键词,关键词可以在文中寻找,也可以自己总结。为了能够一目了然,关键词一定要简短才好。
图示化练习——记叙文(一)
我们先阅读以下文字:
巴士在沙漠中行驶。到达下一个城镇需要10个小时。在这样的夜行巴士里,空气中充满着汗臭和尘埃,绝对不是令人心旷神怡的旅行环境。
虽然车窗紧闭,可是灰尘还是不知从什么地方钻了进来。巴士开出还不到1个小时,我的脸和鼻孔就都变得一片污黑。
大约过了3个小时,突然传来“砰!”的一声,似乎有什么东西打在了棉被上,巴士突然减慢了速度。
司机停了下来,一言不发,下了车,踏进了无边的沙漠里。好像爆胎了。
唉!到底能不能赶到下一个城镇了?……其他的乘客并没有显出惊慌的模样,在这个国度,巴士爆胎就如同天上下雨一样正常。
1小时后,司机修好了轮胎,巴士又能继续前进了。途中经过了几个小镇,到达目的地时,整整晚了3个小时。
浑身关节酸痛,应该尽快找个旅馆淋浴一次。太疲劳了。我像行动不便的老人一样,一步一步向前挪动,好不容易才下了巴士。
例如,这篇文章叙述的内容是,这趟长途巴士之旅充满着汗臭味、灰尘与波折,是个极度不舒服的过程。
让孩子看完后,思考一下能不能用一个词把以上内容表达出来。比如“艰难的巴士之旅”。随着情节的发展,整个故事我们可以用3个关键词。(用几个关键词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简洁)。分别是;“艰难的巴士之旅”、“爆胎”、“抵达(迟到3小时)”。把这几个关键词按讲述顺序用箭头相连接,把整个故事情节都表现出来。
看了这个图片之后,是不是觉得整个故事情节是不是立刻就变得简单多了?(如图所示,“迟到3小时”还可以作为附加信息表现出来。)
就像以上这样,图示化可以发挥作用,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地表现出来。明明长长的一段文字,简单一个图一目了然。
当孩子学会这个方法之后,还可以教孩子向别人说明某一问题时,也可以用这种图示化的方法,规划好讲述顺序,依次推进。
图示化练习——记叙文(二)
接下来我们再看一段课文:
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那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再看看笔陡的石级,石级边上的铁链,似乎是从天上挂下来的,真叫人发颤!
忽然听到背后有人叫我:“小朋友,你也来爬天都峰?”
我回头一看,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年纪比我爷爷还大哩!我点点头,仰起脸,问:“老爷爷,您也来爬天都峰?”
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一样……
爬呀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都爬上了天都峰顶。
怎么样?图示清晰明了,孩子画完后,再回去阅读课文内容,思路就会清晰很多。如果需要背诵,孩子根据图示法掌握文章脉络,背诵起来就会轻松很多。
三.如何使用图示法学习说明文学习完了记叙文,是不是觉得图示法很好玩,且很易学?接下来我们练习一下说明文的图示化。
处理说明文的时候,重要的是牢牢把握文章整体的主题,在此基础上,再抓住每个段落的主题。
例如,第一段是×××,第二段是×××,每个段落都起个小标题。(当然,段落实在太多的时候,也可以把几个段落合在一起,共同起标题。)
然后,分析说明文的结构,将其结构图示化。
图示化练习—说明文(一)
我们先看一下这篇文章:
饮食习惯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非常显著的影响。考虑一下我们平时摄取的食物吧。如果食物中混入了有害的东西,毒物就会进入体内。所以,每天通过口腔所吃下的东西的确对我们的健康有着重大影响。
其次,作为支配我们身体健康的要素,让我们观察一下心理状态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会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如何面对这些烦恼,如何消除这些烦恼,这些都在改变着它们对身体的影响。例如,同样的麻烦,有些人可能会夜不能寐,可是另外一些人甚至不认为这是烦恼。人类的心理,也就是思考方法也是影响身体健康的要素。
我们保证了自己的生命,在此基础上,健康就成了重要问题。这种健康,和我们平时的饮食和心理状态两大要素息息相关。保证科学饮食,保持心理健康,是维持身体健康的秘诀。
看完后,我们给每个段落起个小标题。如果你来起,会怎么起呢?
第一段我们可以起“饮食习惯的影响”,第二段是“心理状态的影响”,最后一段是“饮食习惯和心理状态两方面都对健康有着影响”。按照小标题我们来将文章进行图示化。
只用一个图,就把文章内容表达清楚了。用这样的方式学习说明文,孩子就会越学越轻松,不会再觉得太枯燥不知道如何下手了。通过图示法孩子理解起来也更容易,还培养了他讲话的逻辑性,正所谓一举两得。
图示化练习——说明文(二)
为了更好地巩固说明文的图示化练习,我们再看一段文字: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原来,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美丽的笑脸。还有的花,需要昆虫传播花粉,才能结出果子,它们开花的时间往往跟昆虫活动的时间相吻合。
接下来我们看看上段说明文的图示化:
这样一来,一段文字的内容就很清晰地呈现出来,孩子根据图示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这段文字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通过“图示法”教孩子轻松学习记叙文和说明文的详细步骤,简单来讲,记叙文就是先从文中找到或者提练出关键词,然后将关键词画出来,用箭头标注,将整个故事串起来;说明文就是在每个段落里都找出小标题,然后将这些小标题用图示标识出来,有时可能是分总结构,有时可能是总分结构,都可以用图示简单易懂的呈现出来。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热爱学习的心,家长要做的就是保护孩子这颗赤子之心,在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不是打压孩子而是给孩子方法,让孩子能够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用图示法学习记叙文和说明文,就能够让孩子在简单易操作的图示法中更轻松地学习阅读理解,并让孩子在轻松中对语文产生兴趣。如果觉得简单,就拿一篇文章一起和孩子画个图玩起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