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是重庆市2024年中考第一天,语文、物理和化学科目的考试已经结束,今年的试题有何特点?考试结束后,市教委组织专家和一线教师,第一时间对相关试题进行了解读。
(李英杰 重庆市南渝中学语文教师)
今年的语文试题秉承守正创新理念,在保持试题延续性的基础上,持续深化改革,以文化为经,以任务为纬来结构全卷,呈现以下5个鲜明特色。
一、价值引领,体现文化的浸润作用。
试题坚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精选典范作品和语言材料,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试卷,强化试题的价值引领,凸显文化自信,体现文化对学生思想的浸润作用。
在传统文化方面,实用类文本阅读一套试卷选用了书法文化,另一套选用了园林的文化等语料,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革命文化方面,两卷都考察了名著《红星照耀中国》,一卷语料还涉及了革命文化对塑造重庆人性格所起的巨大作用,文学文本《永远的雪域高原》生动描写了当代戍边军人热爱祖国、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精神,凸显了对革命精神的认识与发扬。
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面,有一卷选用了体现当代航天精神的语料,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这些渗透能让学生得到文化的浸润和精神陶冶,增强文化自信心。
二、依据命题,考察核心素养的水平。
今年的试题严格一标命题,全面考察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如,有一套第四题要求学生引用或化用古诗句来讴歌先烈,指向对文化自信和语言运用的考察;第十九题考察对毛泽东书法艺术的审美;第二十题考察选择书体的实现能力。试题涉及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即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同时试题难度合理,与往年基本持平。
三、情景任务,凸显学生做事的能力。
今年的语文试题以任务为驱动,重点考察学生在真实情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两卷都设置了多项任务,如一卷围绕革命精神代代传的主题,下设探访英雄城市,阅读红色经典,争做时代新人三个人物实用的文本。
阅读板块设计了走进书法世界这样一个主题活动,下设了解书法,概说、演变赏析、书法推荐、书体4个人。
另一卷在实用类文本阅读中也考察了景点赏析,撰写园林攻略等实践性任务。这些任务意在引导学生提升做事能力,应对复杂多变的生活。
四、着力思维,测评高阶思维的发展。
试题特别注重学生高阶思维能力的考查,全卷分析与评价、探究与创造的分值占75%。如文言文阅读要求学生探究邹忌讽齐王纳谏和战国策选文中的劝谏艺术考察,比较探究抽象概括的能力,文学文本考察了关于小说散文阅读的核心知识,如鉴赏小说的手法、物象,探究小说结尾的妙处,评说小说人物的这些接触高阶思维能力。
五、关注教材,体现教学评的一致性。
新课标倡导教学评一致。今年的语文试题与教材深度关联两卷,分别关联了教学中的演讲单元,君子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两卷中的字音字形词语、古诗积累、课内文言文,均出自教材、试题、或显性或隐性的关联教材,对于一线教学将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总之本次试题既有传承也有创新。创新既对接语文教学现实,也关注语文前沿改革。命题组期望以评价推动语文变革,让教学真正致力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从而真正实现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基,为学生幸福一生负责的根本目的。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刘晓媛 陈望 编辑 郭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