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新高考(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试卷新高考(高一语文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5 22:18:44

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2023 年 6 月 26 日上午 9 :00- 11:30 试卷满分:150 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 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卷、草稿纸 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 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
(一) 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小题。
材料一:
《红楼梦》中藏着一部元明清经典戏曲史。《红楼梦》大约有四十多个章回先后出现了和戏曲有关 的内容。《红楼梦》小说出现过的戏曲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各种生日宴会、家庭庆典中,由家班正式 演出的传奇剧目;第二类是各类生日宴会、家庭庆典出现的演出,但是没有提及剧名;还有一类是诗句、 对话、酒令、谜语、礼品中涉及的戏曲典故以及其他曲艺形式。
《红楼梦》中的戏曲演出不少出现于觥筹交错的宴饮场合。如第二十二回《听曲文宝玉悟禅机》写 宝钗生日这天,贾母提议安排酒戏,昆弋兼演。由于贾府的家班多演昆腔,所以为宝钗生日外请了戏班。 而宝玉悟禅机的契机则因为所点剧目中有一出《醉打山门》,其中的一支曲牌《寄生草》填词极妙:漫 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雨 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后非常震动,称赏不已,这一伏笔将引出宝玉日后“何等超 凡入圣大觉大悟诸语录来” 。这即是“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明清的宴饮文化中少不了唱曲儿,这种风气与明代中后期以来宴乐的社会习俗有关。筵宴过程中还 安排奏乐、唱曲、行酒令、说笑话、游园赏景等活动。穿插其中的清唱是一种可以不带动作表演的传统 演出形式,可以围绕某一特定的主题,一人清唱, 以歌曲、言词和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故事的内容。 如小说第二十六回《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就描摹了宴酣之时的曲艺演出。薛蟠五月 初三日生日,他提前一天请客,请众人品尝难得的鲜藕、西瓜、鲟鱼、暹猪,还请了唱曲的小么儿。最 能体现清唱小曲雅俗清浊之分的当属第二十八回《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这一回冯 紫英宴请宾客,酒宴上薛蟠之流所唱皆俗不可耐、不堪入耳,在这样的氛围中,蒋玉菡唱了“花气袭人 知昼暖”,宝玉则唱了《红豆曲》。宝玉在觥筹交错中,心中念念不忘的依然是潇湘馆中情深意重的林 黛玉,小说以对比手法写“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是这一章回最精彩的一笔。至真至纯的《红豆曲》 出现在这样一个乌烟瘴气的时刻,正是对宝玉出淤泥而不染的心性的一种象喻,也是对超凡脱俗的宝黛 爱情的一曲咏叹。由此可见,《红楼梦》出现的戏曲和各类演出绝非赘笔,以各种形式出现在小说中的 戏曲内容和演出或营造人物所处环境的文化氛围;或通过互文揭示人物深层的心理;或刻画人物性格, 增加文本的内涵和趣味。
《红楼梦》小说中所嵌入的戏曲演出不仅可体现作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事功底,也是对清代
富贵人家日常生活以及美学品位的一种呈现。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写刘 姥姥进大观园,“一阵风过,隐隐听得鼓乐之声。贾母问:‘是谁家娶亲呢? ’王夫人回道:‘街上的 那里听的见,这是咱们的那十几个女孩子们演习吹打呢。’贾母便笑道:‘既是他们演,何不叫他们进 来演习。他们也逛一逛,咱们可又乐了’”。凤姐听说,忙命人出去叫来,又一面吩咐摆下条桌,铺上 红毡子。贾母道:“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借着水音更好听。回来咱们就在缀锦阁下吃酒,又宽 阔,又听的近。 ”到了第四十一回,一个婆子来请贾母和众人到藕香榭,“不一时,只听得箫管悠扬, 笙笛并发。正值风清气爽之时,那乐声穿林度水而来, 自然使人神怡心旷”。此处出现了濒水而建的藕 香榭小戏台。水上演乐由来已久,古称“水嬉”或“水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形态,临水戏台是中国 古代戏台的一种重要形式,这一戏台形式联系着一个特殊的演出系统,这个演出系统包括各种形式的水 嬉、游戏、戏曲、清曲、舞蹈等演出形式。如此清赏足以见贾母见多识广。
总之,《红楼梦》中的戏曲,在《红楼梦》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多个层面的,或暗伏人物命运以及全 书的走向;或增加人物对白的机锋,刻画人物性格,增加文本的内涵和趣味;或烘托荣宁二府的富贵奢 华,为贾府日后败落埋下伏笔;或反映了康雍乾盛世贵族戏班的生存和演出的基本状况;或通过小说人 物的剧目选择显示作者本人对戏文的审美旨趣;甚至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昆曲衰落的某些历史原因。曹雪 芹用戏曲和小说相互交织的方式设置伏笔与隐喻,使得戏剧情境和家族命运相互照应,造成情境的烘托 和渲染。外部演戏的喜庆气氛和内在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层悲剧,相互间形成了戏剧性的张力,推升了 《红楼梦》深层的美学意蕴。
(摘编自顾春芳《〈红楼梦〉里的生活美学》 )
材料二:
那时贾蔷带领一班女戏子在楼下,正等得不耐烦,只见一个太监飞跑下来,说:“做完了诗了,快 拿戏单来! ”贾蔷忙将戏目呈上,并十二个人的花名册子。少时,点了四出戏:第一出《豪宴》,第二 出《乞巧》,第三出《仙缘》,第四出《离魂》[注] 。贾蔷忙张罗扮演起来,一个个歌有裂石之音,舞有 天魔之态,虽是妆演的形容,却做尽悲欢的情状。刚演完了,一个太监托着一金盘糕点之属进来,问: “谁是龄官? ”贾蔷便知是赐龄官之物,连忙接了,命龄官叩头。太监又道:“贵妃有谕,说:‘龄官 极好,再做两出戏,不拘那两出就是了。 ’”贾蔷忙答应了,因命龄官做《游园》《惊梦》二出。龄官
自为此二出非本角之戏,执意不从,定要做《相约》《相骂》二出。贾蔷扭不过他,只得依他做了。元 妃甚喜,命:“莫难为了这女孩子,好生教习。 ”额外赏了两匹宫绸,两个荷包,并金银锞子之类。然 后撤筵,将未到之处复又游玩。
注:脂砚斋批语:所点之戏剧伏四事,乃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
(摘自《红楼梦》第十八回《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红楼梦》中出现的戏曲和各类演出不是多余之笔,其具有揭示人物深层的心理、刻画人物性格 和增加文本内涵与趣味的作用。
B. 临水戏台是中国古代戏台的重要形式之一,与一个特殊的演出系统相关联,《红楼梦》中“藕 香榭”便是这种古典戏台的范例。
C. 明清的宴饮中的唱曲之风与明代中后期以来的社会风俗有关,在《红楼梦》的筵宴中常见到唱 曲、奏乐、行酒令等活动。
D.《红楼梦》有一半以上的章回出现了和戏曲有关的内容,涉及各种生日宴会与家庭庆典的场合, 对《红楼梦》起到多个层面的作用。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古典小说中嵌入戏曲演出既能体现出作者深厚的叙事功底,也能对某一历史时期日常生活及美 学品位进行客观呈现。
B.相较于正式戏曲,清唱是一种不带动作表演的演出形式,表演者常围绕某一特定主题, 以歌曲、 言词来表现故事内容。
C.曹雪芹运用伏笔与隐喻的手法使得戏剧情境和家族命运形成对应,形成了戏剧性的张力,让全书 的美学意蕴更加丰富。
D.为迎接元妃省亲,贾府特地采买演员、排演戏曲,贾元春的额外赏赐烘托了贾家的富贵奢华,为 其日后败落埋下伏笔。
3. 关于《红楼梦》中的戏曲在小说中所发挥的作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刘姥姥的村言村语“酒令”增加了文本趣味,也刻画了她幽默机敏的 性格。
B.“冯紫英宴请众宾客”中,《红豆曲》在雅俗清浊对比中别具一格,显示出曹雪芹对戏文的审美 旨趣。
C.“听曲文宝玉悟禅机”中,所点剧目之《寄生草》填词令宝玉震撼不已,实则暗伏了他的命运 结局。
D.“皇恩重元妃省父母”中,管窥龄官在贾府的艰难处境,可了解康雍乾盛世贵族戏班生存的基本 状况。
4. 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特点。 (4 分)
5. 脂砚斋的批语历来被视为阅读《红楼梦》的关键参照。请结合下表与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分析材料 二中四出戏在《红楼梦》中所起的作用。 (6 分)
原文 剧目内容简介 脂砚斋批语 (庚辰本)
第一出《豪宴》 讲述恩将仇报,最终家破人亡的故事 《一捧雪》中伏贾家之败。
第二出《乞巧》 表达高处不胜寒,对人间真情的渴望 《长生殿》中伏元妃之死。
第三出《仙缘》 写命运福祸相依,人生的智慧和超脱 《邯郸梦》中伏甄宝玉送玉。
第四出《离魂》 表达生离死别,对死亡的预感与哀恸 《牡丹亭》中伏黛玉死。
(二) 现代文阅读 II (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小题。
文本一:
怡清斋
白秋
怡清斋,是个茶庄,店不大,很显眼。给人印象最深的,是进门正中挂了一幅“关公夜读”的年画, 看斑驳灰暗的纸质,就知道有些年岁了。左右一副对联也很有意思,上联:春风大雅能容物;下联:秋 水文章不染尘。横批:惜物惜缘。
老板丁公邃,潍县坐地户,幼时上学不用心,手却没闲着,就爱雕刻锔补做点小手艺。他爹看他不 是一个上学的料,高中没毕业就把他托付给福建一个亲戚,学做买卖去了。
别说,这小子经商倒是一把好手,不出几年,学成回来,在火车站南茶博城开了这个门头,专门批 发茶叶。这南来北往奔走, 自挣自食接单,有房有车,有儿有女,小 日子还过得挺滋润。
开茶庄,讲究先尝后买,要品茶。一天,客户老王带自己常用紫砂壶来品,一不小心把盖子给摔成 好几瓣,那个心疼啊。说这是上百年的老物件了,算不上传家宝,也很有感情。老丁突然发声:“信我 吗,我给你锔起来,跟原来差不多,咋样? ”
半信半疑工夫,老王跟他来到二楼工作室,大半间屋子,全是稀奇古怪工具和茶具瓷器的成品半成 品。还有一批朱泥筋纹壶六方包嘴、建盏花钉镶嵌、荷叶锔镶杯、包银双虾壶等精致珍稀物件,不同时 期的金刚钻、錾子、柳锤、刮刀。最奇特是靠近窗下,还杵着一个正正方方的电窑。
老天爷,你这里是隐藏着一个“兵工厂”啊。
原先潍县这地儿,手工艺就特别兴盛。史书记载,汉代以来,就有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远销海外。 清中后期,土法织布、红炉锻打、手工绣花、风筝制作、木版年画、嵌银髹漆等手工作坊和家庭手工业 遍布城乡,素有“两百只红炉、三千砸铜匠、九千绣花女、十万织布机”的盛誉,普通人家都以有一种 手艺在身自豪。
锔壶锔瓷,属于锔艺,干这活的人,过去叫锢炉子匠。建国后,当地还有以锔艺为主的锢炉匠专业 村、专业户。这些人,跟老丁家都不远,俗话说: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老丁小时候,总觉得自己 就是金刚钻,没少给老少爷们折腾。现在买卖好了,有了大把的时间,他把过去那些老家什拾掇出来, 成了第二职业。渐渐有了名头,还给自己起了一个响亮的名号:天一作坊。
下店上坊,也真够他忙活的。为了省心,那年他还收了一个徒弟打下手,结果那人学了个七八不离 十的时候,瞒着他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师承当中却说是家传,对他只字未提。惹 得他大病一场,发誓不再收徒,也不轻易给人修复物件了。
可是这个手艺在身,就像女人怀孕,不是咬牙就能憋住的。过段时间他还是手痒难耐,于是就化名 丁天一,断断续续躲在楼上小屋里,做点修复工艺。不熟悉的人,还真不知道锔艺出名的丁天一,就是 卖茶叶的丁公邃。
要说老王这个壶,看落款,出 自清末名家之手,分量十足。老丁琢磨了好几天,又花了大半月时间, 在不到二寸的壶盖上,打了十八个细若蚊脚般的金锔钉。关键中间破损点上,巧用银丝编织,镶嵌红宝 石一枚。打眼一看,宛若一腾云驾雾的金龙戏珠,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主家故意修饰来着。可把老王给 高兴坏了,要重金答谢,他坚辞不要,只取物料成本。这一来一往,锔壶没挣到钱,茶叶买卖可做成铁 板一块了。
茶叶场里做修壶,当然不缺客户,忙忙碌碌的日子老丁过得相当瓷实。有一回,他的作品被一个行 内人看中,借来参加了一个本地举办的全国手工艺展,并请他现场表演。
开幕那天,来了一队聋哑学校的参观者。带队老师说,孩子们都是当地传统手艺类项目的学生,虽 然不会说话,也听不见,但他们都很用心, 因为这可能就是他们终身赖以糊口的手艺。
随后连续三天,老丁就发现一位清秀的小伙子在他的摊位转悠,不说话,一看就是半天,也不肯离 开。老丁好奇,就问那个带队老师。老师说,这是他们最优秀的学生之一,会刺绣,也学过刻瓷的,看 到老丁锔艺以后,很想跟他学习。苦于老丁有言在先, 自己又开不了 口。
老丁心头一热,说:“这个孩子我收了,让他上我门头上去吧,学艺期间顺便帮我打下手,不收学 费。 ”
几年后,文化和旅游部在济南举办全国非遗博览会,潍县锔艺这个项目的传承人中,就有一个精明 强干、秀外慧中的小伙子,像绣花一般在名贵瓷器上穿针引线,一时上了热搜。
别人问他,老师是谁?他竖起两个食指短暂一碰,然后举起右手食指,在额头上空画了一个圈,咧 开嘴笑了。
(有删改)
文本二:
从补碗到非遗,探访威海锔瓷技艺的匠心故事 (节选)
于佳霖
在吉呈轩里,摆放着无数个耿海胜修缮好的古陶瓷、紫砂器、珐琅器等。前段时间,耿海胜找摄影 师来拍摄自己修缮瓷器的过程,从下午 1 点到晚上 11 点,他一直坐在工作台前专注的敲敲打打。然而, 一旁的摄影师却打了好几个盹。10 个小时的时间在我们看来枯燥又漫长,但对于耿海胜而言,这 10 个 小时有趣又短暂。“专注下来,就不会觉得时间长了,这 10 个小时我与器物是融为一体的,乐在其中。” 耿海胜告诉记者。
2008 年,耿海胜突发奇想,“葫芦 锔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呢?有了想法后,耿海胜便立马付 诸行动。葫芦茶壶、葫芦茶杯,成为耿海胜自己的文创产品。葫芦茶壶保留葫芦本身的形状,经过锔艺 的加持,成为颇具特色的潮牌。
为了更好的发扬锔瓷技艺,耿海胜想通过带徒弟的方式,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目前,耿海胜已经 有 170 多个徒弟,遍布在全国各地,但真正坚持下来的只有三分之一。“这个手艺想练好需要很多年的 时间,但学习的这段时间赚不到钱,很多人迫于生计还是放弃了。 ”耿海胜感慨道。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一中,茶庄所挂的那副对联既是主人公老丁精神品质的写照,也暗示了后文再次收徒的结局。 B.文本一中,作者以浅显通俗的语言刻画锔艺流程,以紧张迅疾的节奏讲述故事,使小说易读耐品。 C.文本二中,耿海胜将“葫芦 锔瓷”结合,开发出葫芦茶壶,体现出他立足传统工艺的创新意识。 D.文本二中,耿海胜的感慨既有对徒弟们放弃学艺的惋惜,也表达了基于现实情况的理解和无奈。
7. 关于文本一中老丁两次收徒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老丁违背誓言再次收徒,且不收学费,可见他心地善良、品格宽厚。 B.老丁遭背弃后“发誓不再收徒” ,体现出他性格中斤斤计较的一面。 C.老丁两个徒弟的行为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暗含着作者的褒贬倾向。 D.尾声处使用留白的手法,省略了学艺过程,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
8. 文本一中插叙潍县手工业的繁荣历史和锔艺的遗存有什么作用? (4 分)
9. 两则文本虽然都塑造了一位锔瓷匠人的形象,却属于不同的文体。试从文体特点的角度比较两则 文本文学效果的不同。 (6 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 (35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 14 小题。
材料一: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 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 · 管晏列传》 )
材料二: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 其罪而杀之。 ”公曰:“诺。 ”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 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 ”公曰: “夫子释之!
(

)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 ”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请
数之以其罪,乃杀之。 ”景公曰:“可。 ”于是乃召烛邹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 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邹罪已毕,
(

)请杀之。 ”景公曰: “止,勿杀而谢之。 ”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 子睹裔敖而问曰:“君何故不朝? ”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 之,曰:‘尔非吾君也。 ’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晏子入见,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
(

)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 ’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
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 ”晏子对曰:“君无恶焉。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
(

)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辞,是
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 以明君之好善;礼之, 以明君之受谏! ”公笑曰: “可乎? ”晏子曰:
“可。 ”于是令刖跪倍资无正,时朝无事。
(节选自《说苑 ·正谏》 )
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
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分)
公惭A 而反B 不 C 果 D 出 E 是以F 不朝G 晏子H 入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亡,指逃亡,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的“亡”字意思不同。 B.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字意思相同。 C.得,指能够,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而天下之理得矣”的“得”字意思不相同。 D.下,指臣下,与《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下”字意思不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晏子伏在庄公的尸体上哭吊,完成了礼节才离开。司马迁认为晏子是一个尽忠明义,很有勇气的 人,晏子的多次进谏体现了这一点。
B. 圉人和烛邹都因过失触怒了景公,景公想要杀死他们,晏子在劝谏时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景公怕 损害自己的名誉,便放过了他们。
C. 圉人和刖跪都杀了景公的马,景公的表现却大为不同。对于圉人,景公大怒,想要杀掉他;对于 刖跪,景公深感惭愧,不去上朝。
D.景公认为自己被刖跪羞辱,辱没了社稷。晏子则认为,刖跪有直辞,是景公的福分,最终,景公 给予了刖跪奖赏,免征了他的赋税。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 分)
(1) 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2) 烛邹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
14. 晏子是如何智慧地劝谏景公的? (3 分)
(二) 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唐诗与宋词,完成 15~ 16 小题。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15. 下列对上述唐诗与宋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杜甫构思精巧,全诗紧扣“江”与“村”二字展开,其中梁燕属村,水鸥属江,棋局属村,钓 钩属江。
B.辛词清新自然,全词主要采用白描手法,描写白发翁媪,喝酒闲聊,大儿锄豆,中儿织笼,小儿 玩耍。
C.两篇作品的画面感都较强,不仅都在开篇勾画了清新秀丽的环境,而且都以村中的动植物来烘托 人物。
D.两篇作品中都设置问句,不过杜甫是无疑而问,表示别无所求;辛弃疾是有疑而问,但答案并不 重要。
16.同样是描写一家人在乡村的日常生活,杜诗与辛词的处理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6 分)
(三) 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6 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 分)
(1) 作为最常见的论证方法之一,比喻论证是利用两个事物的相似点来论证一个比较抽象的道理,如 《谏太宗十思疏》中,连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比喻,想要论证居 安思危的道理。
(2) 梁思成将中国建筑的基本特征概括为九点,其中第二点提到了建筑的联系性,而《阿房宫赋》中 的“_____________ ”指出了连接不同建筑的主要构件是回廊;第八点提到构件交接的部分都大半 露出,成为建筑的装饰,《阿房宫赋》的“_______________ ”则是对这种装饰物的描写。
(3) 中国古代诗人惯于用颜色修饰意象,进而表达自己的情感,而青色,又是古典诗词中最常见的颜 色之一,如《短歌行》中的“______________ ”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______________ ” 都不约而同提到了这种颜色。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一) 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2 小题,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19 题。
提到高新技术,往往令人想到“大国重器”、“精密制造”等硬科技。如今, A ,已成 为高新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数字技术现在在高新技术中产业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并有持续 领先的势头。高新技术企业的划分,并不是以行业规模大小来判断,而是以它本身代表的技术的发展迭
模将超 60 万亿元。⑤在数字经济发展大潮中,⑥涌现出许多朝气蓬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⑦一头连着 消费方,另一头连着供应方,⑧用数字科技彰显着中国经济的活力。引导平台企业向着有序规范的方向 发展,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对于平台企业而言,常态化、规范化的治理手段, B ,更是 一种保障。
18.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10 个字。 (4 分)
19.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 不得改变原意。 (4 分)
(二) 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 2 小题,7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 题。
北京就是北京,数九寒天总是不变的歌谣。
对那一代一代的人来说,岁月是如此诚正可信,童叟无欺,虽然一九二九天已冷得伸不出手来,虽
(


数到七九

宇宙的呼吸便骤然加快,七九和八九不是一起念的,因为节奏太快,七九必须单独一句,八
)然三九四九河水都冻实了,人在冰上行走,但一到五九六九,柳树的青眼便蒙然欲睁。最动人的是,一
..
九和九九也是单独另外一句,啊,七九河开,啊,河开之际,大约略如蜿蜒的巨龙在翻身欠腰,骨节舒 张,咯咯作响,一时如千枚水雷乍爆,啊,“七九河开”后面如果有标点符号,应该便是惊叹号“ ! ”。 八九雁来也极为动人,仿佛那群大雁是听到大河解冻才赶来试试它们那善于拨水的红桨似的。终于,九 九到了,九九杨落地,杨花飘棉,是张先词中“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的透明游戏,世上 竟有在月下观之透明而失去色相的花,这花看来像幽灵,令人疑真疑幻。九九杨落地,那长长一冬提着 的心吊着的胆也都放了下来,从此,便是春天了。
20. 请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含义。 (3分)
21. “然”字用在词尾经常表示状态,文中加点的两个词语“蒙然”和“骤然”分别表现出怎样的状态, 请结合文意进行简要的分析。 (4 分)
22. 针对必修下册第二单元的三篇戏剧课文,振华中学语文组将举办一次校园戏剧节,你作为学生会宣 传委员,需要在学校提供的三种媒介种类中选择一种为戏剧节做宣传,请陈述选择的理由,并拟写 宣传文案。 (5 分)
①校园广播 ②宣传海报 ③ 校园微信公众号
四、写作 (60 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 分)
这是一个“人人都有麦克风”的时代, 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了我们更多舒展个性的自由空间, 但是,有自由就必有边界。 网络是公共空间,大家期待有一个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的精神栖居之所。
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 (统称“振华中学”) 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题目自拟,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代速度, 以及它的增长率和社会影响度。 ①中国信通院报告显示,②我国数字化经济投入持续增强,③预计到 2025 年,④我国数字经济规
2022-2023 学年度下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答案
1. B/D【解析】“‘藕香榭’便是这种古典戏台的范例”表述有误。“范例”是指可以作为典范的例子,根据 文中“就铺排在藕香榭的水亭子上”“此处出现了濒水而建的藕香榭小戏台”可知,“藕香榭”是临时搭建 的“临水戏台”,不能说成是古典戏台的典范。
2. C【解析】A 项,原文为“《红楼梦》小说中所嵌入的戏曲演出不仅可体现作者草蛇灰线、伏脉千里的叙 事功底,也是对清代富贵人家日常生活以及美学品位的一种呈现”,此处将“《红楼梦》小说”扩大范围成 了“古典小说”;B 项,原文为“清唱是一种可以不带动作表演的演出形式”,后文也提及了清唱可以“(以) 适当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故事的内容”;D 项,材料二中贾元春的额外赏赐代表皇家对贾府的关照, 无法烘托 出贾家本身的富贵奢华。再者,“烘托荣宁二府的富贵奢华,为贾府日后败落埋下伏笔”,是《红楼梦》戏 曲在小说中的作用,此处元春的赏赐不属于戏曲内容。
3. D【解析】根据小说原文可知,龄官面对贾蔷的命令,可以因为“此二出非本角之戏”而“执意不从, 定要做《相约》《相骂》二出”,可知其在贾府中的处境并不艰难,相反还有一定的表演自由。
4. 材料一的论证特点:①观点明确,论证结构采取先分论后结论的方式,逻辑清晰;(2 分) ②多采用引用 论证与举例论证的方法,引文选裁得当,事例典型,充分证明观点。(2 分)
5. ①暗示全书走向,戏剧情境和家族命运相互照应,《豪宴》暗指贾家的结局应是遭小人陷害,家破人亡, 蒙冤而散。(1 分)
②暗伏人物命运,《乞巧》暗指贾元春在皇宫中虽享有富贵,但难获人间真情,难逃早亡和短命;《离魂》 暗指林黛玉和杜丽娘一样与心爱之人生离死别,结局悲惨凄凉;《仙缘》暗指全书“真假之辩”,“甄宝玉” 与“贾宝玉”形成对照,暗示兴衰荣辱必定是一枕黄粱美梦,凸显命运的福祸相依。(3 分)
③在元妃省亲的喜庆气氛中,做尽悲欢的情状,将家族和个人命运的深层悲剧,在戏剧性的张力中呈现出 来,推升了《红楼梦》深层的美学意蕴。(2 分)
6. B【解析】不是紧张迅疾的节奏,而是舒缓从容的节奏。
7. B【解析】“大病”“发誓”是伤透了心的表现。
8. ①潍县手工业的繁荣历史,展现了独具特色的地方风物和城市品格,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小说的叙 述视野。(2 分)
②潍县手工业的繁荣历史,让读者看到手工业曾经的兴盛,暗含着赞美和热爱之情。(2 分)
③插叙锔艺的遗存为老丁从事锔艺提供了社会背景,使文章情节更加合理。(2 分) (每点 2 分,答对两点得满分)
9. 文本一采用小说形式来塑造锔瓷匠人丁公邃,①运用全知视角讲述主人公的人生故事,②运用艺术虚构 的方式突显主题,注重表现主人公为人处世的人物品格,③故事情节起伏波折,注重艺术性,可读性强。 文本二属于新闻作品,①从记者的视角出发,探访耿海胜的锔艺经历,②主题上侧重于表现采访对象对锔 艺的热爱和发扬。③情节上更注重真实性,精确的数据增强了可信度。
(在文体判断正确的情况下,每点 1 分,共 6 分。)
10. B E G
11.A 【解析】文中的“亡”是丢弃的意思。
12.C 【解析】刖跪没有杀景公的马,“刖跪击其马”,“击”是拍打的意思。景公不上朝也不是只因为马, 而是击马而反,并被刖跪说不是自己的君主这一系列让他感到忏愧、羞辱之事。
13. (1) 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高兴和仰慕的啊!
(“假令”“虽”“忻”各 1 分,句意 1 分)
(2) 烛邹有罪过,我请求将他的罪过列出来,再杀掉他。(“数”“乃”各 1 分,“以其罪”状语后置 1 分, 句意 1 分)
14.①以退为进,晏子并不急于为圉人、烛邹开脱,而是先论其罪过。
②善揣善比,晏子抓住景公悔、愧、恨等复杂心理,比景公于明君,令景公释怀。
③以小喻大,晏子从杀马、主鸟等小事上升到国家治理, 以大义说服景公。 (每点 1 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15.C【解析】“都以村中的动植物来烘托人物”错,杜诗中只有动物没有植物,辛诗中只有植物没有动物, 所以不能称为都用了动植物,而应该是都用了动物或植物。
16. ①描写视角不同:杜甫描绘的是自家在江村的生活,他是亲历者;辛弃疾描写的他看见的乡村中别人家 的生活,他是旁观者。(2 分)
②人物行为不同:杜甫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老妻在纸上画棋局,稚子在敲针作钓钩,极富生活意趣;辛 弃疾刻画了五个人物, 白发翁媪在喝酒闲聊,大儿子在溪东豆地里除草,二儿子在编织鸡笼,小儿子在溪 边吃莲蓬,描绘出质朴的农村生活。(2 分)
③描写目的不同:杜甫通过描写自家闲适的村居生活,有与世无求之意;辛弃疾通过描写别人家的美满生 活,表达了自己对和平宁静的农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2 分)
17. (1)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2)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3) 青青子衿;身登青云梯 (或“青冥浩荡不见底”“云青青兮欲雨”“且放白鹿青崖间”)
18. ①中国数字技术发展迅猛 (2 分) ②不仅是一种约束 (2 分)
19. 病句分析:②搭配不当,“投入”与“增强”不能搭配。⑦“一方……”缺主语。修改可以较为灵活,
语句通顺即可。(选对及修改正确得 2 分,选对修改不正确不得分)
修改示例:②我国数字化经济投入持续提升 (2 分)
⑦它们一头连着消费方,另一头连着供应方 (这些企业一头连着消费方,另一头连着供应方) (2 分)
20. ①惊叹号“!”通常用来表示强烈的情感,(1 分) ②作者表示“七九河开”后面的标点符号应该用惊叹 号,说明大河解冻的场景带给作者强烈的震撼,表现了作者激动的心怀。(2分)
21. “蒙然”是迷迷糊糊、蒙昧的样子,用欲睁睡眼来表现出五九六九时节,柳树即将萌芽的状态,(2 分) “骤然”指很突然、没有任何征兆的样子,用呼吸加快来表现七九来临让人猝不及防。(2 分)
22. 理由 (2 分): ①校园广播:校园广播覆盖校园、传播速度快。
②宣传海报:针对性强,便捷灵活,可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张贴,让宣传遍及校园的每一个角落。
③校园微信公众号:传播速度快,受众广,可用于对全校师生及家长的宣传。
宣传文案 (3 分): 需要结合所选择的媒介种类特点,要求有明确的宣传主题,戏剧篇目信息具体,阐述活 动目的。
示例:同学们,学校将举行校园戏剧节,本次戏剧节的主题是“悲剧的力量”。鲁迅说,悲剧“将人生的有 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窦娥的善良、鲁侍萍的真情、哈姆莱特的理想都是“有价值的东西" ,也都遭遇了 现实的摧残和毁弃。这样的悲剧作品,常常会引起我们心灵深处的悲伤、哀痛乃至愤懑,激发我们对良知 的坚守、对道义的追求。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感受悲剧作品震撼人心的力量。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23.【写作提示】必修下册第五单元写作训练的主题是“写演讲稿”,第四单元主题是“信息时代的语文生活”, 本试卷作文题结合了这两个单元的要求,在写作形式和写作内容上作出呼应。
( 一) 审题要求:要求重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要讲求立论的深刻性。
(二) 立意方向:探讨网络世界里“自由”与“边界”的辩证关系。
(三) 写作要求:
①现实的针对性。演讲是一种社会活动,是用于公众场合的宣传形式。它有思想、重感情、需要打动 听众,征服听众,必须要有现实的针对性。提出的问题明确清晰,论辨要有逻辑力量,要突显听众的需求, 要满足场合的得体性。
②情感的鼓动性。演讲是一门艺术,好的演讲应有激发听众情绪、赢得好感的鼓动性。因此,演讲稿 的内容要丰富,思想需深刻,见解需精辟,语言表达要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史公说: 当初晏子伏在庄公尸体上痛哭,完成了礼节然后离去,难道是人们所说的“遇到正义的事 情不去做,就是没有勇气”的表现吗?至于晏子直言进谏,敢于冒犯国君的威严,这就是人们所说的“进 就想到竭尽忠心,退就想到弥补过失”的人啊!假使晏子还活着,我即使替他挥动着鞭子赶车,也是高兴 和仰慕的啊!
材料二:
齐景公有匹马,被他的圉人所杀。齐景公大怒,拿着戈要亲自杀他。晏子说:“这个人还不知道自己的 罪过就要被处死,请让我为你历数他的罪过,让他知道自己犯什么罪了再杀掉他。”齐景公说:“好的。”晏 子举着戈站到圉人面前说道:“你为我们国君养马却杀掉了它,你的罪应当死;你让我们国君因为马而杀圉 人,你的罪又应当死;你让我们国君因为马而杀人,被四周的诸侯听说了,你的罪过又应当死。”齐景公说: “先生放了他,先生放了他,别败坏了我仁义的名声。”齐景公喜欢射鸟,叫烛邹掌管那些鸟,但烛邹弄丢 了鸟。景公大怒,要杀掉他。晏子说:“烛邹有罪过,我请求列出他的罪过,再杀掉他。”景公说:“可以”。 于是召来烛邹并在景公面前列出这些罪过,晏子说:“你为国君掌管鸟而丢失了,这是第一条罪;使我们的 国君因为丢鸟的事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使诸侯们知道这件事了, 以为我们的国君重视鸟而轻视人, 这是第三条罪。我把烛邹的罪状列完了,请杀了烛邹。”景公说:“停,不要杀,我向他道歉!”
景公大白天披散着头发乘坐着六马大车,载着妇人从宫中的正门出去,刖跪拍打驾车的马使车子返回, 说:“你不是我的国君。”景公感到羞愧而不再上朝,晏子看见裔敖问他:“国君因为什么不上朝? ”裔敖回 答说:“之前国君大白天披散着头发乘坐着六马大车,载着妇人从宫中的正门出去,刖跪拍打驾车的马使车 子返回,说:‘你不是我的国君。’景公惭愧地返回,不再出来,因此就不上朝了。晏子入宫进见,景公说: “前几天我不对,披散着头发乘坐六马大车出宫中正门,刖跪拍打驾车的马使车返回,说:‘你不是我的国 君。'我托周天子和诸大夫的福,能够统率百姓保有宗庙,现在被刖跪羞辱,使国家蒙羞,我还可能同诸侯并 列吗? ”晏子回答说:“君王不要记恨这件事。我听说,下面若无直谏之言,上面一定有昏昧的君主;百姓 大多不敢讲真话,君王就会有骄纵的行为。古代明君在位, 臣下敢于直言上谏;君王爱听有用之言,百姓 就没有不敢说的话。现在君王有失礼的行为,刖跪直言制止,是君王的福气,所以我来表示庆贺,请奖赏 他, 以显示君王爱听有益之言;礼待他, 以表明君王接受谏言!”景公笑道:“行吗? ”晏子说:“行。”于 是下令加倍给刖跪钱财并免征赋税,一时朝中相安无事。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