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1386字,预计阅读时间:4分钟
在语文学习中,除了现代汉语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古汉语的学习,其中不仅仅包括文言文,还包括古诗词。古诗词在古汉语的基础上,比文言文更加精炼,也就是说用有韵律和节奏的简短诗句来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一精简的特点也使很多古诗词难以捉摸。那么,如意王则为同学们总结各种古诗词的学习方法,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可以运用起来哦!今后如意王也将会针对古诗词学习为同学们准备系列推文,大家可以关注公众号进行跟踪哦!
课前预告:中学古诗词按内容分类:怀古诗、咏物诗、送别诗、闺怨诗、行旅诗、边塞诗、田园诗,同学们记得做古诗词鉴赏的时候可以运用起来哦!
怀古(咏史)诗往往是对古代人物或者事物感怀的诗词,这一类型的诗歌,大多不仅仅单独立足于古代的人事物,而是将自己所处年代的现实环境或者个人遭遇与古代人事物进行结合。
例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就是通过描写之前的事物来表达自己对他所处朝代的不满;
而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则是通过讲述前人的事迹来表达自己半百之年仍没有功成名就的遗憾;
当然,也有一部分怀古(咏史)诗是不会涉及个人境遇的,而是单纯感怀古人古世,但是这类诗歌是较小的一部分。
咏物诗主要是对一个事物进行描写,一般的,咏物诗也不是单纯地描写事物,而是通过赞美事物的某些特征而表达出一些哲理等。
咏物诗相比较怀古诗,内容理解上是更加简单的,而咏物诗的难度在于诗歌中的意象的表达,如果同学们理解错了意象所代表的含义,整个鉴赏方向就偏了;
此外,咏物诗中的表达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常常会使用到比喻、拟人、象征等修辞手法,还会使用到虚实结合、细节描写等描写方式,因此表达技巧会是咏物诗的一个考点。
古代和现代有一个很大的不同就是交通不发达,同时通讯也不便利,因此也有了“车马慢,书信远,一生只能爱一人”的说法,也正因如此,古代诗人对离别会有很深的感触。
在古代,送别时,人们会设酒席为故人饯行,也会折柳相送表达不舍之情,这种离情别绪也造就了众多的送别诗。
除了离别时的念念不舍,古代还有一种离愁就是思人,当亲人远离或者去世,特别是古代会有亲人出征,当两个感情很深的人分隔两“地”的时候,就会思念对方,因此也就有了闺怨诗。
闺怨诗中较多的考察点是抒情方法,一般有触景伤情、睹物思人等等,毕竟物是人非更能激发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想念。
有了闺怨诗,当然是少不了行旅诗啦!
行旅诗往往是出征之人,或者远行之人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怀念,对故人的思念的一种诗歌。
边塞诗的历史非常悠久,从先秦时期就已经存在了,毕竟大部分朝代都是靠“武力值”取胜的,因此古代的战争也是较为频繁的。
尽管边塞诗历史很长,但其实很多恢弘壮阔、积极昂扬的边塞诗都是在唐朝发展起来的,例如王昌龄和高适都是非常著名的边塞诗诗人。
一说到田园诗,大家第一反应应该就是陶渊明(东晋),但其实曹操才是田园诗的“鼻祖”哦!
田园诗主要就是描写自然风光,并展现安逸淡雅的隐居生活;
一般的,田园诗的诗句比较优美,风格比较淡雅,语言也比较清丽。
今天,如意王为同学们整理了在古诗词鉴赏中,按内容分类,初中所涉及到的古诗词有哪些类型,希望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进行古诗词鉴赏哦!如果你想知道更多,请关注我们哦!
本文由如意王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