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DSE考试中文试卷分为两个部分:卷一阅读能力和卷二写作能力。
中文评核模式
主要评核考生:
(1) 读写听说能力、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自学能力;
(2) 语文学习的兴趣、态度和习惯;
(3) 文学、文化素养和品德情意;
(4) 对家庭、国家和世界的责任意识。
PART 1-阅读能力
评分占全科总分百分之四十,考试时间为一小时三十分钟。本卷主要考核考生的阅读能力,包括理解、分析、感受、鉴赏、运用不同策略等能力。
试卷分甲、乙两部分。设题方式包括问答题、选择题、判断题、填充题等等。
甲部(文言文部分):评分占全卷30%的分数。主要考核指定的12篇文言文经典学习篇章,测试考生的语译,对文言文所表达情感及语句的鉴赏能力等。相比较内地高考有75篇指定学习篇章,DSE语文的阅读部分简直不要太轻松。
12篇皆为学生在初高中阶段学习过的篇目。跟随学校进度学习、理解和记忆,得分相对容易。
乙部(白话文部分):评分占全卷70%的分数。课外篇章阅读理解,通常是一篇文言文一篇白话文,设题方式包括问答、选择、填表、填充等。
现代文部分需要学习现代文阅读的方法,并配合一些练习逐步提升。文言文部分在学习掌握了文言文阅读的基础知识之后,可以拿到相应的分数。
PART 2-写作能力
评分占全科总分百分之四十五,考试时间为两小时十五分钟。本卷主要考核考生理解、组织、构思、表达、创作等能力。
试卷分甲、乙两部分。
甲部考核实用写作,占全卷百分之三十。试卷甲部设若干阅读材料,供考生整理并加以发挥,完成一项写作任务,设字数上限。这部分需要学生进行实用文写作的练习,包括书信、新闻稿、演讲辞等。掌握实用文写作方法,该部分相对容易得分。
2023年HKDSE乙部写作举例:
本卷三题,只须选作一题,不得少于650字(点符计算在内)。
1.试以“一次令我百感交集的聚餐”为题,作文章一篇。
2.“偶然,我抬头一看,发现嫩叶长出来了。原来我们忽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美好。”
以上描述中“原来我们忽略了不少日常生活中的美好”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思考?试结合生活,作文章一篇。
3.模仿在生活中处处可见。当红的偶像、著名的艺术品、成功的策略……,均可为模仿对象。
有人认为:“模仿缺乏个性。”你同意吗?试撰文一篇论述你的看法。
乙部为命题写作,占全卷百分之七十。乙部设题方式或命题,或指定情境,并提供选择,要求考生写作长文一篇,或短文二至三篇,字数视题目要求而定。长文写作字数要求为650字以上,而内地高考字数为800字以上。
写作的文体包括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描写文和抒情文,其中记叙文和议论文是相对容易得分的。学生在参加考试前需学习写作方法,包括谋篇布局方法、修辞方法等,并进行写作练习。
考试时间分散
香港DSE语文考试可在3-4天考完,时间充足;而内地高考语文一般是固定150分钟,并且只能当天考完。
文言文篇数更少
内地高考语文的文言文篇章高达70多篇,而香港DSE语文指定文言文篇章只有12篇,篇数少,考生更好记忆,增加拿分率。
写作更灵活,更简单
香港DSE作文题型更灵活,考生可选择自己擅长的题材进行写作,拿分更容易。
卷一阅读能力
卷一的考试时限是1小时30分钟,即是90分钟,在这90分钟里,要完成甲、乙两个部分,阅读并理解共二至三篇文章, 以下为一个建议的时间分配表:
△ 答题技巧:分段
首先是分段题。分段可谓「一损俱损」,错一题等于前或后一题都会分错,而且,段落大意会没分。好在的是段落大意的占分有下降的趋势,而且,分段看似难以触摸,其实有迹可寻。
首先,留意一段的第一句第一个词,如果是:
1.连接词:「但是」、「其实」之类
2.标示语:首先、其次之类
3.时间词:「现在」、「后来」之类
就注意了,很可能这是属于下一个部分的段落。
第二,留意两个连续段落的主题、内容,例如(但不限于):
1.事件:如果说的是不同事件......
2.语调:例如前一段是说事实(fact)的,后一3.段是抒情的......
3.情感:例如前一段还在怀缅,后一段说希望......
4.时间:身处的时间点不同了,如由回忆回到现在......
...... 就需要注意了,因为很可能段就分在这里。当然,不是一定的,还是要看实际上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第三,留意关键词,如重复出现的情感、对象、人物。
第四,如为记叙文,就留意叙事要素的转变,即时、人、地的转变;如为议论文,就留意一下段落是不是属于同一个分论点。
△ 答题技巧:段意
1.透过/ 记述——什么事件,要概括这一部分的段落中有提及的各事件成一句
2.带出/ 抒发——情感或者道理
△ 会否更佳
如「你认为以...... 为题会否比原本的题目更符合文章内容“或「你认为把这句改为...... 会否更佳“:
1.不会(一般都是不会,本来的版本比较好)
2.文章的主旨(透过记述...... 来抒发或带出...... 的情感或道理)
3.如改为题目那样,则未能完全带出主旨(并加解释)
4.因此...... (总结)
△ 结构上的作用
如这句或段在结构上起了什么作用:
1.这句或段是(例如过渡句),起了(如承上启下)的作用
2.引述相关内容
3.解释作用
△ 修辞手法
1.用了甚么修辞手法
2.引述相关内容
3.解释作用、效果(突出了...... 的特性)或为何是这修辞手法(例如:人的声音本来就不能如铜钟那么大,所以是「夸饰」)
△ 总结:答题3步曲
根据上面归纳所得,“长题目”是有框架的,而且万变不就其宗:
1.直接答案
2.引文
3.解释
如在甲部问到有关文章内人物的描写手法,框架就可能是:
1.人物描写手法名称
2.文中的什么内容运用了该手法/ 如何运用了该手法
3.为什么那一段是运用了这手法/ 这手法起甚么作用
卷二写作能力
△ 时间管理
先用此时间进行以下进骤:
1.选题:应该不用纠结太久,平日作开什么题目而又「自审能力许可」,只要看得懂题目、自觉不会解错,就可以了
2.审题:审视题目需求,不同题目都会需要考生给予不一样的内容要留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因为你的文章必须紧扣这些字词
3.构思:在开始作答之前,若没有好好构思自己想写的内容,便会在写作过程中愈写愈混乱。想想用甚么选材、论点或立场好,以及大概地,那些选材、论点如何扣连题目。
4.大纲:是奠定文章基础的部分,写大纲不需要太细节。重点在于决定文章篇幅,以及每个段落需要包含的重要细节,使文章流畅度有所提升。
5.建议前两个步骤用5-10分钟,而后两个步骤用15-20分钟去完成,最好在开考后的20-30分钟就开始下笔,之后:
· 作文:50-60分钟
· 复检:5-10分钟,检查试卷文句、字词
· 卷面姓名、有否贴上code贴纸等
△ 大纲
大纲可以包含以下内容,首说一下抒情文(选材为一件事件的话):
1.选材事件的三个片段,通常是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
2.与各个片段对应的立意,以及这些立意与片段、题目的关系
3.即时想到、可能有用的语句、佳句之类
然后是议论文(有立场):
1.三个论点,可以是两正一反
2.与各个片段对应的例子
3.即时想到、可能有用的语句、佳句之类
依然是议论文(没有立场,例如“谈......”之类题目):
1.三个论点,可以是一个正面影响、一个负面影响和正负面影响的标则
2.与各个片段对应的例子
3.即时想到、可能有用的语句、佳句之类
大纲贵乎精简,同学不宜以完整句子书写大纲,应该用点列式(point form)写出考生的主要论点。
抒情文
第一题通常是闭固性抒情记述文,意指有固定场景情节、有固定人物感情的题种。近几年的例子,包括2019 DSE 中文卷二的第一题 「这一句话,我会记上一辈子」,当中需要的情感、故事起因等均是有限制的。
故事的角色虽然没有限制,可不难看到故事必须是围绕着「一句话」而带出来的,而「一句话」就带出一整个故事,可想而知那一句话不可以是平淡无奇的话⋯⋯可能各位觉得我在说废话,可是难就难在有哪句说话可以影响到「一辈子」呢?
而在抒情文中,当然要有起承转合作为叙事的脉络,而为了更上一层楼,就要加入主题升华和首尾呼应来提升结构和文写的分数。
起承转合
「起」的部分其实会让批卷员对你的文章有一个初步印象,所以起的部分,建议大家可以加入些许「卖弄文笔」的句式或词语,不过一定要适量,不可过多,不然就会弄巧成拙!
主题升华
主题升华的意思,就是把文章的主题层面进行提升,不再停留在表面肤浅的情感。以2018 DSE中文卷二第一题 「重游旧地」为例:
Level 5–5*的升华可能是这样的:
「这一次重游旧地,心态上成长了许多,即便怀缅从前,却也不会想回到过去,从前的友情不再,却让我学会了人情冷暖;再见我的过去,拥抱我的未来。」
Level 5**的:
「这一次重游旧地,感受到许多从前不会想到的事,对啊,君子之交淡若水,当初友谊不再,纠结了许多年,再次重游旧地才发现多年的执着都是不必,所谓执着都是一时之间的偏执,放下才是对自己的救赎。」
在这几句简单的句子里,可以看到心境有了数次的转变,从对友谊不再的丝丝哀愁到自嘲多年的偏执,再到明白了何谓友谊,最后是看破了世事明白到自己的救赎。
首尾呼应
前文提到「起」的部分需要有伏笔,最后的一部分应该在进行主题升华前完成响应的部分。有一个简单的方式,便是把埋下伏笔的句子重新抄一次,然后再把模糊部分交代清楚。
如伏笔是「断断续续的电台声,声声入耳,却听不清也想不透」,后面就应该加一句「我轻轻把助听器戴上,听着电台主持人的声音形容着今天的天气;把耳机拿下,声音再次变得模糊,微微抬起头,却感受着暖暖的阳光洒在我脸上⋯⋯」
议论文
议论文的基本要求是考生能清晰地(当然,文笔好的同学能写出更出色的议论文)带出自己的立场,清晰阐述自己的论点,并合乎逻辑地论证,以及提出适当的例证。
相对而言,即时考生的文笔一般,只要做到以上要求,不难取得合格甚至颇佳的分数。
议论文开首
议论文并不会以首段分高下。同学不需要写出惊艳的开首(如果有的话当然更好),只需行文流畅,做好题目界定和阐明立场。而因为第一段大概是自己最清醒,思路最清晰的时候,所以不妨把自己会的而又合用的成语、古语用多一点,去到文章中段就算忘了继续加古语,反正在第一段已经有了,也不用太担心。
论点
在提出立场之后,考生需要逐段阐述论点。在写作一篇议论文时,论点是段落的灵魂,而每个段落不应有多于一个论点,否则会引致整个段落失去焦点。考生宜以主题句带出论点。在议论文开首,同学宜开门见山,在段落第一句提出论点,再加以阐述。
论证
论证的作用是解释论点。如果学生在议论文中段落开首提出论点,然后直接抛出例子,会显得学生缺乏对该论点的理解,因为他没有把论点和例子作出联系,显得整个段落的结构略为松散。
可先写出中心句,以展明论点,然后便直接抛出例子。而主要的、常用的论证方法大概包括但不限于:
1.对比论证
2.比喻论证
3.引用论证
论据(例子)
阅卷员看重议论文的例子,因为它代表了学生的论据实力和知识库存,适当运用可以展现学生对考题的认识深入,且能举例说明,加强议论文的说服力。
那么,学生应如何选择和运用例子,帮助自己取得高分呢?大多数情况下,理想的例子数目是两个(视乎篇幅和内容)。而且考生要运用不同范畴(如古今中外等)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