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6月的高考,牵动着几千万家庭的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就是中国高考目前的现状!
精英阶层:孩子通过高考,进入名牌大学,出来继续成为精英阶层。
中产阶层:孩子通过高考,进入重点大学,实现向精英阶层的流动。
底部阶层:孩子通过高考,实现人生逆袭,摆脱家庭贫困落后现状。
社会底层人民
因此,“多考一分,干掉千人”、“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等成了很多考生的座右铭。
既要埋头拉车,又要抬头看路,努力固然重要,但考试方向的把握才是决定性因素。
今天,犀利哥就为大家带来高考命题的十大原则,如果学霸吃透,高考也许可以多考50分!
如果有学生的家长,可以收藏转发了,话不多说,直接上干货:
1、方向明确,立意鲜明,情景新颖,贴近实际
简单说,就是高考命题的方向是非常明确的,以考试大纲为标准,不会出现超纲的题目,所以,学生没有必要去学习一些超难超纲的题目。
高考命题老师会用一些新材料,新情景,将考察内容进行包装,坚持信息切入,能力考查的原则。
所以千万不要去大量刷题,试图命中高考原题,多总结学习方法也许会更重要,因此目前来看,100%不可能再会遇到原题。
即使遇到原题都是经过改编后的,也许图片相同,但题目已经差距十万八千里。
2、考查基础,变换情景,设问科学,注重创新
高考试题具有“重基础、重应用、重时事、重生活”的特点。
每年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而且起伏不大,变化的是背景材料和设问角度。
同样的考点知识,今年这情境,明年那情境,今年这样问,明年那样问,标新而不立异,交叉而不偏离,年年创新,常考常新。
所以学生和家长都要经常关注最新的一些热点新闻,也许就是下一个高考题的原型。
985大学
3.入易出难,路多口小,层层设卡,步步有难
高考为了保证选拔功能,试题必须具有良好的区分度。
较难的题目,考生一般入题较易,之后会发现解题的方法很多、路子很宽,但越走越窄,越来越难。
试题层层设卡、环环相扣,每一问都要拦住一批考生,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走到底。
并不要求所有考生都能完成试卷,以数学为例:
对于某些基础较差的考生,也许满分仅90分,
对基础较好的考生,也许试卷满分为120分,
对于985级别的考生,也许试卷满分为140分,
对于清北级别的考生,试卷满分才为150分。
4.材料在外,答案在内,考查思维,体现能力
高考命题不留教材版本痕迹,陌生甚至前沿的背景材料都是教科书里没有的,但考点知识都是考纲要求内容。
考生在考场上看题时间少,做题时间少,想题时间多,“想”就是思维,高考试题就是考查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程序和思维方法,进而体现考生的关键能力和学科素养。
高考毕竟是一个选拔性的考试,承担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所以肯定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才能选出真正的人才。
高三考生
5.体现国情,公平公正,以生考熟,直击软肋
命题者在编制每一道试题时都要考虑我国的地域及民族等因素,努力做到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
所谓“以生考熟”,就是用陌生的问题情境考查熟悉的知识 ,大家都没见过、没做过,老师也没讲过,这类问题能考查学生的能力,是考生的群体性“软肋”。
举个例子,比如高考命题想考“共享单车”的素材,但城市考试肯定非常熟悉,但很多农村考生,可能根本就没有听过共享单车,更没有使用过的体验。
所以这种素材,会造成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的不公平,一般是不会出现在高考命题素材中的。
6.起点很高,高屋建瓴,落点较低,回归高考评价体系
比如政治有些问题好像提给总经理、董事长,甚至是县长、市长的。
物理化学等理科类试题有的是尖端科研课题、甚至是获诺贝尔奖的问题内容,起点很高,但答案不会超越高考评价体系要求,落点很低。
因此考生,不能被题目的表面所吓住,看似非常复杂,但其实仔细一想,肯定和所学的知识是相关的。
高考看我的
7.重点必考,主干多考,次点轮考,补点选考
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年年考,非重点知识轮流考。
高考命题首先设定考查的重点内容和层次要求,使支撑学科的主干知识保持较高的考查频率,新考纲补充的考点要选择性的考,以此为基调展开考查网络,拓宽考查空间。
因此,高三复习,一定要明确哪些是最重要的知识点,哪些是次要的知识点,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8.共性好考,个性难考,试题开放,探究创新
高考也要注重共性与个性的考查,共性考查比较容易,个性考查难度较大。
因此高考试题一定要增大探究性,扩大开放性,体现创新性,从独特的角度对学科知识进行多方位、深层次的考查。
体现考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意识,鼓励有独特见解、有思想水平、有创新精神的答案。
高考结束
9.小口切入,深入挖掘,小中见大,思维穿透
试题往往从比较小的一点切入,要求考生能排除干扰,小中见大,透过表面现象,从本质上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这实际上是对思维穿透力及深刻性的考查,试卷中除了基础题以外,其余的都需要较大的思维量去穿透表面,触及本质。
所以学生平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细节,也许细节决定成败,再复杂的知识,也是由无数简单的知识点构成的。
10.掌握理论,学以致用,学科价值,重在应用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学有所用,高考试题的学科价值在于考查知识的“应用性”,用知识解决问题,正是命题的目的所在。
人文学科要与社会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热点问题相结合,自然学科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科学技术发展,使本学科试题更加具有实际性、应用性和学科性。
理论可以指导实践,学会了知识,就是要拿来运用,因此高考很考察学生的应用能力。
冲刺高考
总结:高考虽然是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但是毕竟还是专家按一定标准出的题目。
所以高考题目,也是有规律可循的,简单说就是,高考照样是套路满满。
学霸只要吃透了这些出题规则,高考多出50分是轻易而举的事情!
马上高考了,希望高三考生好好复习,冲刺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