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智菓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我收藏有近百本各大学院校的油印本(教材)。收藏这些油印本,似乎是在自然而然中积累的,想来,可能是受我小姨的影响,我从小就耳濡目染她刻苦学习那些“深奥”的大学油印教材与试卷,从代课老师,到中学化学老师,从教研组长、教导主任至校长……不经意间,油印本,成了人生转折的象征印象了。
物以稀为贵,大学油印本,以出版教材的油印初本,或由著名教授编写等,收藏价值高。
如下图展示的一册油印本:《图书馆-情报学引论》,是由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系主任、副教授宓浩编著于1984年。宓浩提出″知识交流论″,丰富了图书馆学基础理论学说。从1981年起,其致力于将《图书馆学基础》与《情报学概论》综合为《图书情报引论》,而我藏的这本油印本,正是其多年研究成果代表作品,现已无处可觅。
大学的油印本,基本都按需而印,够本校一个班或一个年级同学使用数量就行,一般不会多印,而留存下来的极少或已消失了。
油印本,成熟于七、八十年代,这个时期硬笔书写技巧,硬笔字体欣赏能力、油墨这三者都已经成熟。
大学油印本,顶盛于七十年代后期,文革结束,恢复高考期间,大学教材奇缺,许多大学院校老师、教授,自己动手编写,或手刻钢版,或铅字机打腊纸,或翻印正式教材--绝大多数以便捷的油印本的形式呈现。大学油印本,一直与正式出版的铅印教材并存着。随着许多油印本(正式教材的油印初本收藏价值高)陆陆续续被正式出版,印刷教材的足量与丰富,八十年代后期,又随着日本打印机的传入、普及,大学油印本渐渐地退出历史舞台。
尘封多年的油印本一角,整理后,多多交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