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4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古诗文默写。(10分,前三空每空2分,后四空每空1分)
(1)欲把西湖比西子,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2) ,万古惟留楚客悲。(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戍鼓断人行, 。(杜甫《月夜忆舍弟》)
(4)《小石潭记》中表现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 , 。”
(5)你要参加学校组织的“热爱祖国”主题演讲比赛,你准备在演讲中引用一句连续的诗文“ , ’ ”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2、根据语境作答。(9分)
为了在学校组织的“朗读者”活动上分享朗诵,小语准备了下面的一段文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出自《周易》的zhēn( )言理至易明,让我们受益匪浅。 , , 。首当其冲的是刚健有为,积极进取,孔子“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便是这种精神的写照。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只有自强不息,不懈努力,才能取得成功。其次,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树立创新意识,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义。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系列革新创造,都是自强不息精神在实践中的生动体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我们决不能墨守成规,要以非凡的胆识,自强不息,不断创新。最后,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是与至公无私、公而忘私的思想联系在一起的。《周易集注》云:“自强不息,犹云至公无私。”纵观中国历史,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维护国家和民族,前Pū( )后继,同样诠释着他们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1)有两个汉字小语不会写,用拼音代替的,你帮他把汉字写出来。(2分)
zhēn( )言 前Pū( )后继
(2)小语的这段文字中有个成语运用错了,你能判断出来吗 (2分)
A.理至易明 B.受益匪浅 C.首当其冲 D.墨守成规
(3)小语同学的这段文字中的画线句是一个病句,你帮他修改。(2分)
(4)文中横线处的语句,排列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自强不息的精神表现多种多样。
②它告诉我们君子处世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
③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
3、下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中华诗文浩如烟海,逐渐形成了一些表义相对固定的词语,如“汗青”指史册,“青鸟”指信使,“征蓬”指出兵征伐,“阳”指山南水北。
B.《苏州园林》作者叶圣陶,原名叶绍钧,作家、编辑家、教育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
C.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颂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作者刘禹锡, 字梦得,唐代文学家,有“诗豪”之称,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有《陋室铭》《竹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D.法国作家法布尔所著的《昆虫记》,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习性生动地描写出来,如 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
二、阅读(55分)
(一)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4-7题。(14分)
徐君讳谦尊,字玄初,昊县附学生①。君天资英敏,读书观大略,慕古侠烈之士,好施与。
明末赋役重,首事者②往往破家,君条利弊上巡抚张公,公览而击节曰:“此真读书人。”于是广义田以资通区,置役田给诸甲③,至今犹食其利焉。崇祯末旱蝗相仍民馑④于道路。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妻兄弟有老而独者养之二十年,没葬而岁祀之。君友黄某父子死非所,遗二寡妇一女,君悉心护之,以其女字⑤君从子,故黄氏终身不知有孤寡之苦。黄之姻某喜豪举,忽罹大祸,君营救之为破家。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鼎革⑥初,州郡望人义士多辟地邓尉山、太湖中,君为谋舍馆资饮饩⑦。不倦,不复以利害嫌疑介意。而乙酉丙戌间,群盗大起。君以身保障一方,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贼大恨,卒杀公。乡里人皆唏嘘⑧流涕日:“斯人死,我辈无所恃矣。”
(选自《魏叔子文集》,有删节)
【注释】①附学生:明清科举生员名称之一。②首事者:主管这些事的人。③诸甲:各户丁口。④瑾:饿死。⑤字:许嫁。⑥鼎革:指改朝换代。⑦饮饩:饮食。⑧唏嘘:叹息声、抽咽声。
4、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崇祯末旱蝗相仍民馑于道路。
5、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①又劝助有力之家 ②往送之门
B.①没葬而岁祀之 ②而不知人之乐
C.①其教子以亲贤友善为第一务 ②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D.①乡里人皆唏嘘流涕 ②临表涕零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词语的解释。(6分)
(1)君岁减廪食以资乡里,又劝助有力之家,全活甚众。
(2)每闻盗则挺身出,纠里中壮士为守御。
7、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徐谦尊的一个姓黄的好友父子死于非命,为了救助他们留下的两个寡妇和一个女儿, 徐谦尊不怕猜忌,倾尽家财,使她们一生都没有感到孤寡之苦。
B.徐谦尊不看重钱财名利,能缓解一方急难,让贫穷百姓在饥饿寒冷时有所依靠,因而受到百姓的爱戴。
C.选文从多方面表现了徐谦尊的侠义,他向巡抚直言赋税徭役制的利弊,尽心侍奉、救助一些亲朋好友和乡里人,资助那些避难的贤人义士,都是其侠义的表现。
D.像徐谦尊这样的崇尚节义之人,完全可以用来弥补朝廷治理的不足,补救相关过失, 从而对百姓有功。
(二)阅读古代诗歌,完成8-9题。(5分)
山行 [清]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①。
山田水满挟针出,一路斜阳听鹧坞②。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注】:①蘼芜:香草名。②鹧鸪:鸟名。
8、“春风窈窕绿蘼芜”中的“窈窕”和“绿”,你更喜欢哪一个词 为什么 (3分)
9、两首《山行》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2分)
(三)阅读下列材料,完成10-13题。(10分)
材料一 永远保持奋斗韧劲 白弈非
①天安门广场上,每天清晨,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升旗手将一面长5米、宽3.3米、净重达5斤的巨型国旗完美展开。为了让国旗以最完美的姿态升起,升旗手要手托l0斤重的哑铃,每天练习展旗动作300次以上。近日,一段讲述解放军仪仗大队国旗护卫队升旗手故事的视频,在社交平台上获得无数点赞。升旗手日复一日刻苦训练所展现出的奋斗韧劲,既令人感动,也给人以启示。
②国家领导人强调:“永远保持不畏艰险、锐意进取的奋斗韧劲”。反复淬火方能百炼成钢,不懈奋斗才能书写成功。聂海胜始终保持“听从召唤任挑选”的军人本色,坚持刻苦训练、时刻准备,这才有了三度飞天的壮举;南仁东秉持“只想着能够踏踏实实地做点事情”的信念,20多年甘坐“冷板凳”,与全体工程团队一起通过不懈努力,迈过重重难关,这才实现了中国拥有世界一流水平射电望远镜的梦想。不管从事何种行业,无论身处哪个岗位,那么一股子奋斗韧劲,始终是成就梦想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
③艰难方显勇毅,磨砺始得玉成。永远保持奋斗韧劲,既意味着要有永不言弃的毅力,也意味着要激发一往无前的精气神。奋勇搏击、迎难而上,做到时时有所创造、处处有所精进,这样的努力必有所得,这样的人生终有所获。
(选自《人民日报》2022年10月8日)
材料二 “奇迹男孩”诠释真正的体育精神
20岁的加尼姆·阿尔·穆夫塔用双手支撑着身体,从球场一侧缓缓行来,与知名演员摩根·弗里曼饰演的旅行者汇聚于场地中央。二人在聚光灯下交流,畅想着美好和平的未来。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开幕式上,“半身少年”穆夫塔用他纯真的笑脸,向世界传递着最美好的善意,让现场和全世界的观众为之感动。
足球的魅力无与伦比,其中最闪耀的一点,就是远远超越运动的范畴,凝结成一种跨越语言、相貌、时空、种族的信念和力量。爱足球的人不一定擅长这项运动,但他们一定曾在观赛的一瞬被足球的魅力所感染,为球员演绎的不畏强手、拼搏到底、团结合作的足球精神所倾倒。半身少年虽然 ,但他 ,同样 。
(选自《北京日报》2022年11月22日)
材料三
他叫邓清明,今年56岁。是我国首批航天员。从具备独立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能力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神舟十一号、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神舟十四号……邓清明以出色表现多次入选飞行乘组,却总是以毫厘之差与飞天梦想擦肩而过。作为一名备份航天员,他离太空如此之近,却也离圆梦如此之远。
尽管如此,邓清明始终坚持完成和主份同样数量、同样标准的训练,因为在他的眼里。“无论是主份还是备份,都是航天员的本分”。
2022年11月28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确定。邓清明终于圆梦太空。
10、材料一表达的主要观点是: 。(2分)
11、材料一第①段有什么作用?(2分)
1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补充材料二横线处的结论句。(3分)
13、请你说说材料二和材料三的内容哪个更适合做材料一第②段的论据,并仿写材料一画线处的语句,把这个论据补充上去。(3分)
(四)阅读散文,完成14-18题。(18分)
与一根芦苇站在一起 王子君
①表姐来京,我请她去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一游。清洋河边,树木高耸,忍冬木红果晶亮,空气清悠舒畅。
②“芦苇!”表姐一声惊呼,欣喜地奔向水边的芦苇荡。表姐突然奔跑,实在吓坏了我,连忙喊“小心点,小心点!”要知道,表姐七十八岁了呢,而且河岸多少有些坡度。
③却看表姐,早已站在河边,手握一枝芦苇拢在胸前,痴痴地望着,喃喃自语道:“我最爱芦苇。”她的声音很轻,却“咕咚”落进我的心。
④表姐回武汉后,发来了她在奥森公园的照片。照片中,那芦苇的紫红花穗迎着光,表姐笑靥如花,明艳而优雅。
⑤我问表姐:“你为什么‘最爱芦苇’ ?”
⑥表姐说:“幼年时,父亲不在身边,母亲坐在窗前织毛衣时,常哼唱‘望穿秋水,不见伊人影’,曲调有些哀婉。当时不懂何意。但日子久了我也会唱了。大学读《诗经》时才知道它出自那首《蒹葭》,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芦苇。我打小酷爱旅行,尤爱山林水泽。实地接触了太多的不同季节的芦苇,发现它生命力极强,不择地域,自生自长。苇秆细细的,高高的,柔柔的,却很有韧性,即使临风也不易被折断吹倒,且摇曳生姿。我喜欢它的形象,喜欢它的性格。联想到自己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苦难,但不曾被折断压垮,像极了芦苇;联想到为人处世,就该有芦苇那样坚韧自尊的品质……”
⑦受表姐影响,我对芦苇也格外关注起来。一日,天气晴好,我又去了奥森公园。那芦苇看得分明,枝叶变成明亮的黄,花穗已经绽开,雪白的花絮如白云落在清洋河两岸,连绵不已。【甲】。
⑧没过多久,北京突降大雪,雪后我又来到清洋河边。芦苇大部分倒伏了。厚厚的积雪压在它们身上,花叶零乱。但是,也有许多没有被压伏、带着芦花的芦苇仍在风中飘摇,低下、倾斜,就是不倒下,不折断,风一停,它们又挺立起来。红红的晚霞把芦苇染成橘褐色、暗红色、褐黄色、金黄色,有一种浩渺、魔幻、魅惑的斑斓光彩。它们舞蹈着。成为这个即将万物凋零的季节的绝美画面。
⑨牵挂着芦苇,第二天下午,我又去看它们。
⑩真是奇迹呀,几乎所有的芦苇都直立起来了,而且看上去比任何时候都高大密实。叶子全变成了金黄色,在晚霞的映射下,金光灿灿。多么奇妙的芦苇呀,越是深秋,越是壮阔!
⑪我拍了照片发给表姐,表姐激动不已。
⑫“壮美!壮美!悲壮而不屈!看到没?风狂雨横,冰雪摧残,芦苇它就是不折腰,不倒伏,兀自昂然挺立!”
⑬在成长的岁月里,表姐本该像芦苇花开一样的青春曾黯然失色。在祖父和母亲与世长辞后,最懂她的爱人又突然去世,成为永远的痛……但她像芦苇一样,痛而不语,仍勇敢而美丽地前行。出身教育世家的她,后来做了省示范中学的校长,有着较好的口碑。
⑭我们每一个不懈奋斗、艰难前行的人,谁不是表姐,谁不是芦苇呢 ?在芦苇般起伏不定的生命旅途中,我们一次次被风吹雨打,一次次被雪压霜欺,承受着孤独寂寞、坎坷凄苦,但是我们从不抛掷自己的信仰和尊严,一直激励自己不蹉跎、不堕落。我们挺起腰杆,向上,向善,向关。
⑮这一夜,我梦见了芦苇,梦见了表姐,梦见我们和芦苇倾心欢谈,相挽而舞。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4、小文读了这篇文章,发现芦苇、表姐和“我”三者关联紧密,便画了思维导图加以推荐。请你从文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帮他填入序号处。(3分)
15、大家读了小文推荐的文章,感觉文中画线句前后有些矛盾,来找你讨论,请你帮他做个解释。(4分)
16、有同学认为第⑥节幼年时的经历有些太哕嗦,删掉也无妨。你怎么看 (3分)
17、文中[甲]处的句子有两种不同形式的表达,你认为哪种更合适?说出你的理由。(4分)
(1)云、树、水、芦苇,影姿重重叠叠,秋色纯净无尘。
(2)云与树与水与芦苇,影姿重重叠叠,秋色纯净无尘。
18、假如你是《2022中国年度散文》一书的责任编辑,拟按主题分设专辑,你准备把本文收入下面的哪个专辑 ?请联系文章具体内容把理由阐述清楚。(4分)
A.挚爱亲情 B.热爱自然 C.生活感悟
(五)名著阅读。(8分)
小语所在的班级开展《简·爱》研读实践活动,设计了以下活动内容。
19、活动一:同学们以“出走”和“回归”为关键词,探究《简·爱》中的四次出走和两次回归的意义。完成下面的表格。(4分)
地点 | 出走的原因 | 回归的意义 |
盖茨黑德府 | 逃离生命成长中的恶意和压制 | ③见 (人物):学会自我 审视,放下仇恨 |
罗沃德学校 | ① | / |
桑菲尔德庄园 | ② | ④拒绝 (事件):重返生命 的本真与初心 |
沼泽居 | 逃离宗教的蛊惑与神学的催眠 | / |
20、活动二:小语认为“自强让简·爱变得更优秀”,请你从《简·爱》一书中找到依据。(2分)
21、活动三:小语在排练《简·爱》话剧时,对表演简·爱的一段对话,采用哪一种译本 ?产生了分歧。请你联系小说相关情节,并结合简·爱的个性,发表你的看法。(2分)
版本一: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
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祝庆英译)
版本二: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 ——你不是想错了吗 ——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黄源深译)
三、写作(63分)
22、根据要求写作(63分,含书写3分)
一位知名作家说过:“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
要求:①以“走过风雨”为题目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②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③文中不得出现透露考生个人身份的信息。
参考答案
1、(1)淡妆浓抹总相宜 (2)三年谪宦此栖迟 (3)边秋一雁声 (4)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2、(1)箴 仆 (2)C (3)树立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亦是自强不息精神的应有之义。 (4)B
3A(“征蓬”指远行之人)
4、崇 祯 末/ 旱 蝗 相 仍 /民 殣 于 道 路
5D
6、(1)徐君每年拿出仓库储存的粮食来救济乡亲,又劝说有财力的人家也来资助,得以保全活命的人很多。
(2)每次听说有盗贼就挺身而出,聚集乡里年轻力壮之人来防守。
7A 没有“不怕猜忌,倾尽家财”
8、示例一:我更喜欢“窈窕”,因为“窈窕”用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示例二:我更喜欢“绿”,因为这里“绿”字活用为动词,写出了蘼芜草在春风的吹拂下变绿的过程,烘托了诗人旅途中愉快的心情。
9、相同点:都流露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不同点:姚诗除了歌颂自然外,还流露出对农村生活的向往。
10、永远保持奋斗韧劲。
11、用升旗手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的真实故事引出下面的论述。
12、无法在绿茵场上驰骋,但他在人生的赛场上奔跑,同样诠释了真正的体育精神。
13、材料三。示例:邓清明坚守“宁可备而不用,决不用而无备”,备份整整24年10个月,没有执行过任务的邓清明珍惜每次选拔的机会,始终按照“主份”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越挫越勇,这才有25年,终圆梦!(句式基本一致,意思表达正确)
14、①最爱 ②影响 ③坚韧自尊
15、其实前后并不矛盾,“咕咚”一词将声音化轻为重,“落”字又将声音化无形为有形,表现出表姐的痴语给我深深的触动。(意思对即可)
16、不能删。第⑥节运用插叙,交代了表姐喜欢芦苇的原因,暗示表姐是个坚韧如芦苇的人。
17、句①更合适。这句用顿号,将云、树、水、芦苇断开,体现了各种景致在重叠中又清晰可见,与看得分明和纯净无尘的秋色相符合。而句②用“与”连接,有种难以辨别,浑然一体的感觉,与实际情况不符。
18、准备收录C专辑。文章写了“我”在奥森公园看到芦苇经风雪而不折腰的场景,并想到表姐如芦苇一样的人生经历,得出在生活中遭遇挫折坎坷时,要像芦苇一样挺起腰杆、坚韧勇敢、永不屈服的感悟。
19、逃离墨守成规和一眼望穿的生活;逃离物质上的诱惑和感情上的妥协;里德太太;圣约翰的求婚
20、示例1:为了消除心中自卑的念想,简·爱在罗沃德学校时,就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学习之中,她也因此收获了优异的学习成绩。扎实的文化功底为简·爱带去了一份体面的家教工作,家庭教师的身份不仅让简·爱具备了自己养活自己的能力,让她变得更加独立自强,而且还帮助她认识了罗切斯特先生,并且在后面推动简·爱与罗切斯特先生产生爱情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示例2:简·爱通过刻苦努力换来的文化知识与艺术涵养,也为她离开桑菲尔德庄园后的生活提供了很多的帮助。简·爱的自强,让她不怕学习困难,并能够虚心向优秀的人请教学习。在惠特克劳斯时,简爱以舅母的两个女儿为学习榜样,勤奋学习印度语的经历就可以说明她的这一优点。
21、示例:我觉得版本一更适合舞台表演:当时简·爱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所以她满腔悲愤(1分)。①这些话是情绪失控的简·爱发自内心、脱口而出的,她不会考虑语言是否工整是否对仗。因而版本一富有口语特点的“我穷”等四词符合当时情境,而版本二过分书面化了。②“你想错了!”比“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比“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更简洁、有力,表现出简·爱当时几近疯狂的状态,充分展现简·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性格特征。③版本一“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一句中没有逗号,更能体现当时简·爱语气急促、情绪激动。
(我觉得版本二好:当时简·爱以为罗切斯特先生要娶英格拉姆小姐,所以她满腔悲愤(1分)。①“一贫如洗”等四字短语连用,富有文采和气势,恰如其分地传递出当时简·爱激愤的内心。②“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用对偶修辞,句式整齐,对仗工整,富有文采,表现了简·爱追求平等、自尊自爱的个性。③用“难道……”加强反问语气,句子更有力度,甚至还略带讽刺语气,更能体现简·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个性,以及坚持独立人格绝不苟且的自尊自爱。)
(评分细则:共2分。开放题。写出“情节”1分,理由1分,写出上面三条中的一条即可,要求联系个性。上述理由之外,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22、例文
走过风雨
春天,孩子们欢快地在绿油油的草地上嬉戏,万物显示出蓬勃生机。
草地上,一粒种子离开了草地,它被风带到了荒漠的山脚下,紧接着,下了一场暴雨,导致山体滑坡,山上的泥土深深地把它埋在地下。
可怜的种子在地下几乎窒息,风儿把它原先的美好理想毁灭了。但是,如果不生根,见不到阳光,它就会萎缩在泥土中,最终也会变成泥土,它可不想永远呆在黑暗中。这里气候虽然很干燥。但好在泥土里还保留着水份,于是,它开始生根,收集着周围的每一份营养。
不知过去了多少天,它终于顶破头顶那厚厚的泥土,一片嫩绿的叶子在空气中颤动,于是,在这片死寂的土地上,终于有了一丝生机,让人们在感叹之余,也看到了希望。
一个月后,工人和挖土机来了,土地被扒去厚厚的一层,幸好它“根深蒂固”,否则早被“斩草除根”了。不过它还是不能幸免于难,混凝土又一次把它压在地下。
这回,它简直绝望了: 我怎么可以穿过坚硬的水泥呢?
不过它还是抱着最后一丝希望生长下去,因为它只有两种选择: 一是继续生长;二是永远呆在泥土里。因为房屋接通了下水道,所以这里的泥土变得肥沃起来,有了足够的营养,就剩下生长的劲头了。每一天它都努力生长。就这样日复一日,它每天用力去顶头顶上的混凝土。不知过去了几度春秋,混凝土终于裂开了一条缝。又过去了几年,种子终于穿透了坚硬的混凝土!又过了几年,种子终于长成了参天大树!
这个故事用来告诉我们: 风雨之后,是一个新的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