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乙卷解析(2022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及答案)

2022高考语文试卷全国乙卷解析(2022高考语文全国二卷试卷及答案)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8-20 22:48:55

审题立意

这个材料看起来十分新颖,采用了表文结合的方式。前面一个大大的表格,后面一段文字内容,确实第一眼是吓人的,但如果学生平常经过了严格的审题训练,考场上面对这个文题时,稍一镇静,立马就会反应,这依然是一个单则材料的作文题,只是材料的组合变成了表格加文字而已。这道题可以当成双则材料来对待,就是把表格看成是一则材料,文字是一则材料,就用多则材料的“求同法、变异法、互补法”中的任意一法或相互结合来处理材料。

(一)审读材料

1. 审读表格内容。表文信息非常清晰,以“北京双奥之城”为中心词,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与2022年的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进行比较,从比赛成绩、群众体育、科技亮点、交通支持、国家经济等五个方面体现了中国的跨越式发展。从而归纳出表文内容的中心是:“比赛成绩创新高,全民健身逐浪潮。科技亮点处处有,交通助力协作好;这是北京的跨越、双奥之城的跨越;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这是国家经济的跨越,是国家综合实力的跨越。

2.审读文字内容。双奥之城,闪耀世界。两次奥运会,都显示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新高度,展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跨越式发展,也见证了你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你能感受到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你将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文字内容的中心:由此及彼,联系到自身“从懵懂儿童向有为青年的跨越”;亲历其中,写作时需要歌颂“体育的荣耀和国家的强盛”;未来前行,写一下作为有志青年的你将“如何”融入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小我与国家相融、个人与时代同频共振,并可关注“再”字,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

两则材料都有相同的关键词:双奥之城,跨越,采用求同法及互补法立意。

时间维度:讲了过去、现在和未来,重点分析现在“跨越”,展望未来“再跨越”。

社会维度:讲了中国体育、综合国力与从童年到青年等方面的跨越。

思维层面:个人跨越,国家跨越,个人融入民族复兴实现再跨越。

(二)整合立意

1. 个人跨越需要国家跨越保障,个人融入国家实现自我和国家再跨越。

2. 个人跨越与再跨越需要融入民族复兴,国家需要跨越与再跨越。

3. 时代造就青年,青年成就盛世。

4.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

5. 卓越永无止境,跨越永不停歇系

6. 秉承跨越之精神,铸就未来新辉煌

7. 感双奥之城,扬“跨越”风帆

8. 卓越于无境,跨越到不歇

(三)本次作文立意注意事项

就全国乙卷而言,“跨越”一词虽然在材料中多次出现,但如果单独谈“跨越”的话容易跑偏。

我们必须关注作文中有一个时间的跨度,从2008到2022——前后相隔了14年。

这14年,基本上是一个高中生从孩童时代步入青少年的关键时期。而巧合的是,这14年,也是我们双奥之城为代表、为切口,来印证中国全面繁荣富强的过程。

另外一个关键词是“再跨越”的“再”。“再”为“再次”的意思,那么再次的潜台词意味着永不止步,永不停息地向前。

再次,作文题目还告知我们“个人的跨越和发展,始终要置身于时代和国家的跨越和发展”。

民之强,国之兴,国之兴,民之幸!青年一代要趁大好形势,大好华年,大有作为!

需要提醒一点的是:考生需要注意到“结合以上材料”这一限制性句子,不能完全绕开“双奥”这一材料来写自己对“跨越、再跨越”这一主题的理解。

可能存在的失误:

只写跨越,忽略再跨越。

忽略跨越与再跨越的辩证关系。

分析过去与现在,忽略展望未来实现再跨越。

(四)结构提纲示例

① 中心论点(亦可做标题):

感双奥之城,扬“跨越”风帆(注:标题中最好有关键词“跨越”)

②开头部分:定向引材料 亮观点 展文采;

例:2008—2022北京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与冬季奥运会,成为双奥之城,体育实现跨越发展,经济实现跨越腾飞,我们青年在时代跨越式发展中,把自我融于国家,未来实现国家复兴再跨越!

③三个分论点紧扣标题,且富有“特征”,不超过32个字,写在高考作文格上不超过两行;

青年奋斗,实现个人跨越式成长。

社会创新,实现国家跨越式发展。

青年担当,未来实现民族复兴再跨越。

我们生逢盛世,必不负时代跨越,成为奋斗担当青年,促国家再跨越。

三个分论点和论据具有层次性:第一个分论点和论据立足于个人的“跨越”式成长。

第二个分论点立足于社会国家是如何“跨越”的,第三个分论点将青年与民族的复兴结合起来,论证如何实现自己的“再跨越”

④结尾部分用整齐的句式,关键词 自己想要实现自我跨越的雄心壮志及结果,强劲有力,高亢激昂。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