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1982年在北京参加的全国统一高考。据称当年全国187万考生,共录取了32万人。不知为何,那些年的考试安排在7月初伏天最闷热的日子,当时电风扇都是稀罕物件,更不知道空调为何物。从家到考场骑车要半个多小时,共7门考了三天半,中午还要顶着烈日回家吃饭,实在是想不起来怎么挺过来的。
当时大部分的高中还是2年制,只有人大附等牛校才开始有3年制。高二基本上每天都是做卷子,高考前有2次摸底考试。海淀区当时有个教师进修学校,出的复习材料非常棒。海淀区的老师真的很牛,政治的大题和作文押题全中,数理化的大题题型也八九不离十,简直是神操作[赞]。
那年理科满分640分,数学120,语文、物理、化学、政治各100分,英语70,生物50(好像生物是第一次成为理科必考科目)。北京状元好像560多分。
天太热,发挥异常,最后总分比摸底考试低了50多分。记得数学最后一题(如图)的题型备考时做过,但当时直接懵掉,怎么也绕不出来,出考场后被数学老师臭骂一顿,从此也恨上了高数。幸运的是,还是被第一志愿--协和录取,一辈子也忘不了等录取通知的煎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