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2005(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2024)

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2005(天津市中考语文试卷真题2024)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31 12:08:32

专题01:声现象

1.(2005天津,2)在日常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音调和角度

2. (2005天津,17,填空)一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180000次,则该物体振动的频率为 Hz。

3.(2006天津,2)医生用听诊器听病人的心、肺发出的声音进行诊病,听诊器能( )

A.改变发声机振动的频率,使声音的音调变高

B.改变发声体振动的振幅,使声音的响度增大

C.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人耳的声音响度增大

D.缩短医生与声源的距离,使传入人耳的声音音调变高

4.(2007天津,14,多选)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声音借助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B. 声音的传播可以没有介质

C. 声音的传播速度一般随介质的不同而不同

D. 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无关而只与温度有关

5.(2007天津,15,填空)声音的高低叫 ,它跟声源振动的 有关。

6.(2008天津,1)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哪些方法是有效、合理的( )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 B.每位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7.(2009天津,1)二胡是我国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弦乐器。演奏前, 演员经常要调节弦的松紧程度,其目的在调节弦发声时的( )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

8.(2010天津,1)我们能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根据它们发声的( )

A.音调不同 B.响度不同

C.音色不同 D.强弱不同

9.(2011天津,1)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速度

10.(2012天津,1)下列措施属于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是(  )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纺织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C.城市道路旁安装隔声板 D.放鞭炮时捂耳朵

11.(2013天津,1)吹奏笛子时,演奏者抬起压在不同出气孔上的手指,是为了改变所发乐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12.(2014天津,1)生活中常用“高声大叫”“低声细语”来形容人说话的声音,这里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3.(2015天津,1)“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

A .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速度

14.(2016天津,1)鼓在受到击打时会发声,用不同力量击打,发生变化的主要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15.(2017天津,1)如图所示,纺纱工人工作时戴着防噪声的耳罩,这是为了(   )

A.防止噪声产生 B.监测噪声强弱

C.防止噪声进入耳朵 D.减小噪声传播速度

16.(2018天津,1)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17.(2019天津,1)演员弹奏钢琴使用相同的力量弹不同的键,这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振幅

18.(2020天津,1)在国庆七十周年联欢会上,师生引吭高歌《我和我的祖国》,以抒发浓浓的爱国之情“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的(  )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速度

专题01:声现象参考答案

1.【解析】“高声大叫”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低。

故选B.

2. 【解析】已知物体在1min内振动了180000次,所以每秒钟可以振动3000次,故振动频率为3000Hz。

3.【解析】听诊器的作用是可以减少在传播过程中声音的分散,增大传入人耳的声音的响度,故选C。

4.【解析】

A、声音在介质中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A说法正确.

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B说法错误.

C、声音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温度等有关,C说法正确.

D、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即在在一般情况下,在固体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在气体中最慢;且即使同一介质,在温度不同的情况下其传播速度也是不同的,D说法错误.

故选AC.

5.【答案】音调,频率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

6.【解析】

A、老师讲话时声音要小一些,后面的学生将听不到老师的声音,不符合题意;

B、学生戴耳罩虽然可以在接收处减弱噪声,但老师讲课声音也听不见,不符合题意.

C、在教室周围植树可以有效地在噪声的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

D、安装噪声监测器只会测出噪声的分贝,但不能减弱噪声,不符合题意;

7.【解析】乐音有三要素,分别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其中响度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本身有关,而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来决定的,发声体震动的频率又和物体的松紧程度、材料、粗细、长短等因素有关,因此选B。

8.【解析】不同的乐器即便演奏相同的乐曲,发出的音色也不相同,故可用音色来辨别,故选C。

9.【解析】吹哨子时,哨子内的空气柱振动会发出声音,空气柱越长,振动越慢,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低;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所以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音调;故选A.

10.【解析】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合题意.

B、纺织工人戴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

C、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正确.

D、放鞭炮时捂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

11.【解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改变空气柱的长度,长度越短,振动越快(频率越大),从而改变声音的音调,故选A。

12.【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选B.

13.【解析】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女高音”“男低音”中的“高”“低”,描述的是她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故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14.【解析】轻敲鼓振动幅度小,响度小;重敲鼓振动幅度大,响度大,故两次敲击声音相比发生的主要变化是响度,故选B。

15.【解析】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减弱传入入耳的噪声,这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故选:C.

16.【解析】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响度越小。“引吭高歌”中的“高”说明声音的响度大,“低声细语”中的“低”是指声音的响度小。故选:A。

17.【解析】A.钢琴的音色取决于钢琴自身的材料、结构等因素,与演奏的弹奏无关。

BD.力量相同时琴弦振动的振幅相同,振幅决定响度,弹奏的响度相同。

C.不同的按键对应不同振动频率的琴弦,振动频率决定音调,改变按键改变频率。

故选C。

18.【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声音的响度大。

故选A。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