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班级开展“我的语文生活”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特邀你参与。
1、小雨的学习从朗读开始,请你选出朗读处理不合适的一项( )(2分)
A.小雨注意到多音字的读音,他这样读: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qiàn)绳深深勒(lè)进你的肩膊……
B.小雨希望读出海燕冲击于阴云和海浪之间的情状,他这样处理节奏: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C.小雨想读出诗人的喜悦的心理状态,他这样处理停连(“∨”表示停,“∧”表示连):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D.小雨想强调苏轼的潇洒、悠闲,他这样处理重音: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2、小雯写了个“肖”字,请你分别加上偏旁组成新的汉字,填入相应横线上。(2分)
A.不□置辩 B.春寒料□ C.通□达旦 D.形□骨立
3、小雨在“孝感建市三十周年楹联展”上看到一幅楹联,觉得联中两个词“谱”和“兴”值得反复吟咏。请你将这两个词还原到楹联中。(2分)
上联:卅载辉煌,万家喜庆,世礼孝为先,不忘初心,震古铄今□大业
下联:双峰毓秀,百鸟欢歌,民风和最贵,长铭使命,感天动地□新章
4、小雯在报刊上发现下列句子用词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3分)
①某位同学的作文写到: 孝感建市三十年,城市面貌日新月异,高楼鳞次栉比;旅游产业蓬勃发展,游客趋之若鹜;人民生活美好富足,百姓安居乐业。
②某报文章写道: 龙在古代文献中很早就有记录。殷商甲骨文中已经出现“龙”的象形字,甲骨卜辞中多见龙与雨水的刊载。
③某报刊消息写到: 闻一多先生曾陈述,龙是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而成的一种综合体。
5、甲骨文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它不仅是研究我国文字源流的最早而有系统的资料,同时也是研究甲骨文书法重要的财富。“甲骨文表情包”在网络平台流行开来,点赞率极高,深受网友喜爱。对此现象,你怎么看?说说你的观点。(3分)
6、中国古建筑经常会出现在文人墨客的诗文中。小雯以“古建筑”为题辑录了一组古诗文。请你将相应的句子填到横线上。(8分)
一抹晚烟荒戍垒, ① 。(纳兰性德《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② ,山雨欲来风满楼。(许浑《咸阳城东楼》)
③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④ ,今夕是何年。(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柴门何萧条, ⑤ 。(曹植《梁甫行》)
⑥ ,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⑦ ,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 ⑧ ,咨臣以当世之事……(诸葛亮《出师表》)
二、阅读与鉴赏(45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两则批注小题。(4分)
原文 | 批注 |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 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 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 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 雪中何以赠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 这是一首赞美天山雪的诗歌。 7、读到诗中“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这两句,让我们想起了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的两句。(2分) 8、“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以 (修辞)的笔墨勾勒出磅礴瑰奇的雪景,突出寒冷,与下文中的“ ”一句一起,写送别环境和萧治归京的艰辛,更写出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表达对友人归京之路的关心和依依惜别之情。(2分) |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4题。(14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 A ),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 B )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选自《曹刿论战》有删改)
【乙】萧颖士①为唐名人,后之学者但称其才华而已。予反复考之,盖有风节识量之士也。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颖士不诣,林甫怒其不下己。后召诣史馆,又不屈,愈见疾,至免官,更调河南参军。时安禄山②宠恣,颖士阴语柳并曰:“胡人③负宠而骄,乱不久矣。即托疾去。
禄山反,颖士往见郭纳,言御守计,纳不用。叹曰:“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难矣哉!”节度使源洧欲退保江陵,颖士曰:“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公何遽轻土地,取天下笑乎?”洧乃按甲不出。
(选自洪迈《容斋随笔》,有删改)
【注释】①萧颖士:字茂挺,颍州汝阴县(今安徽省阜阳市)人。②安禄山: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南)人。唐朝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③胡人:这里指安禄山。
9、请参考“方法提示”,解释文中加点词语。(4分)
方法提示 | 词语 | 解释 |
结合字形推测 | 十年春,齐师伐我 | |
联系常见成语 | 即托疾去 | |
迁移课内字词 | 宰相李林甫欲见之 | |
根据语境推断 | 颖士阴语柳并曰 |
10、请将“乎”“以”“之”还原到文中括号内。(2分)
A.( ) B. ( ) C. ( )
11、请为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标示,限两处)。(2分)
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
12、请翻译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2分)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13、请从甲文中摘录一句话,评价乙文中的“肉食者以儿戏御剧贼……”。(2分)
14、结合甲、乙两文内容,小雨和小雯一起探究了萧颖士和曹刿形象的共同点。他们得出了如下的结论:(回答两点即可。)(2分)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7题。(7分)
“国潮热”彰显文化创造力 石 羚
①“国潮”产品受青睐,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创造力,涌动着将传统文化之美和当下生活之用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生命力。
②在不久前举办的首届中国(澳门)国际高品质消费博览会上,一款国产腕表将生肖虎、动画名作《大闹天宫》、上海豫园“九曲映月”等内容融入时尚设计,备受好评。
③国风流行、国货热销、“国潮”涌动,折射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之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欣赏传统文化、国产品牌。相关报告显示,2011年至2021年,“国潮”热度增长超5倍,78.5%的消费者更偏好选择中国品牌,90后、00后贡献了74%的“国潮”消费。
④“国潮”迅速兴起,并不仅仅因为简单的市场偏好,还在于具有优良品质的国货与源于传统文化的时尚相结合,让年轻消费群体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一方面,国产品牌质量有显著提升,工艺设计更贴近国内消费者喜好,售后服务保障持续改善,产品性价比不断提高。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从一开始加入传统文化元素作为商品卖点,到如今把传统美学融入产品内核,“国潮”已变成一种极具文化创造力的时尚符号。从小就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在中国经济腾飞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民族自豪感与文化自信心更强,对兼具设计与质量的国货认同感更高,推动“国潮”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消费新潮流。
⑤“国潮”是年轻人带动的时尚潮流,但反映了更普遍的文化需求。随着时代发展进步,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开始追求审美表达上的丰富性,比如通过“物”来传达精神旨趣和审美态度。从这个角度看,“国潮”产品受青睐,是因为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创造力,涌动着将传统文化之美和当下生活之用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生命力。近年走红的“国潮”作品,往往超越了对传统文化元素的简单拼贴,结合当代审美习惯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消费者带来了更丰富的审美体验、更深层的精神满足。
⑥当前,“国潮热”方兴未艾,给国货品牌带来了难得的机遇。重视精神价值、分享表达的年轻人,不仅是“国潮”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而且愿意通过社交媒体等分享自己喜欢的“国潮”产品,这为国产品牌转型升级创造了良好的消费生态。面对消费者的情感认同,“国潮”品牌也应着眼长远发展,在改善产品和服务质量方面下更大功夫。以更稳定的质量、更周到的服务、更有创意的产品,带给消费者更多惊喜,才能打造持久的竞争力,让“国潮”成为一股长盛不衰的热潮。
⑦“国潮热”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国潮”的流行,不仅彰显着中国制造水平的提升,更体现出当代中国旺盛的文化创造力。传统节假日期间,多地举办的“国潮”演出精彩纷呈,古风主题集市提供吃住行游购娱等周到服务……越来越多的“国潮”产品,找到现代生活中的接入点并更深地融入日常生活。回望历史,立足当下,坚定自信,不断创新,打造更多体现当代中国人审美趣味、文化精神的“国潮”产品,就能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文化气息,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
来源: 2023年02月03日 《人民日报 》 第 05 版
15、下列说法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市场偏好、将优良品质的国货与源于传统文化的时尚相结合是“国潮”迅速兴起的原因。
B.第③段列举的一些数据,表明青年人的喜好之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欣赏传统文化、国产品牌。
C.年轻人不仅是“国潮”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而且愿意通过各种手段等分享自己喜欢的“国潮”产品。
D.作为文化现象的“国潮热”,不仅彰显着中国制造水平的提升,更体现出当代中国旺盛的文化创造力。
16、
17、本文摘选自《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时评,针对于最近发生的事情进行主观或客观的自我印象阐述的一种文体。时评往往带有作者较强的主观情感。请你从文中任选一例,说说本文作者在文中渗透着怎样的情感。(2分)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8-22题。
一个永恒的范仲淹 梁衡
①中国分为九州,即有青州。现在人们到青州来,主要两件事,一是上山“拜寿”,二是到城里凭吊范仲淹。
②出青州城南五里,有云门山。自山脚下遥望山顶,崖上隐隐有一“寿”字,这就是人们要来看的奇迹。这是明代嘉靖三十九年,青州衡王为自己祝寿时所留,距今已四百年。山上残雪未消,我在料峭春风中,细细端详这个奇迹。这字高七点五米,宽三点七米,也不知当初怎样写上去、刻出来,却又这样不失间架结构和点画笔意。衡王创造了奇迹,但他当时的目的并不为艺术。衡王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同时也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但是数代之后衡王府就被抄家,命不能永存,威风也早就被风吹雨打去。倒是这个有艺术价值的寿字,寿到如今。遥想当年大禹治水,从这里东去导流入海,天下才得从漫漫洪水中解救出来,有此青州。从此,人们在这里男耕女织,一代一代地繁衍作息。范仲淹曾来这里为官,李清照曾在这里隐居,衡王在这里治自己的小天地。人们在这石山上摩崖刻字,凿窟造像,喊喊嚓嚓,忙忙碌碌。惟有这山默默无言。
③从山上下来,到青州城西去谒范公祠。这是人们为纪念北宋名臣范仲淹所修,千年来香火不绝。院心有一井,名范公井,传为范仲淹所修。这井水也不一般,清冽有加,传范仲淹公余用此水调成一种“青州白丸药”,治民痼疾,颇有奇效。宋人有诗云:“甘汲取无穷已,好似希文昔日心。”现在这井还水清如镜。正东有祠堂,有范公像及其生平壁画。祠堂左右供欧阳修和富弼,他们都是当年推行庆历新政的主持。院南有竹林一片,千竿翠竹,蔚然秀地灵之气。竹后有碑廊,廊中刻有范公的名文《岳阳楼记》。院心有古木三株,为唐楸宋槐。树之北有冯玉祥将军的隶书碑联:“兵甲富胸中,纵教他虏骑横飞,也怕那范小老子;忧乐观天下,愿今人砥砺振奋,都学这秀才先生。”这两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范公的一生。范仲淹从小丧父,家境贫寒。他发愤读书,早起煮一小盆粥,粥凉后划为四块,这就是他一天的饭食。以后他科举得官,授龙图阁大学士,为政清廉,且力图革新。后来,西夏频频入侵,朝中无军事人才,他以文官身份统兵戍边,大败敌寇。西夏人惊呼“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边民尊称为“龙图老子”。连皇帝都按着地图说:“有仲淹在,朕就不愁了。”后又调回朝中主持庆历新政,大刀阔斧地除旧图新,又频繁调至各地任职,亲自推行地方政治的革新。无论在边防,在朝中,在地方,他总是“进亦忧,退亦忧”。其忧国忧民之心如炽如焰。
④《岳阳楼记》是他去世前七年,因病从前线调内地任职时所作。我能想见,一个老人在这小院中,在井亭下竹林中是怎样的焦躁徘徊,自责自求,忧国忧民。他回忆着“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的戍边生活;回忆着“居庙堂之上”伴君勤政的艰辛;回忆赈灾放粮,所见到的平民水火之苦,他总结历代先贤和自己一生的政治阅历,终于长叹一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声大彻大悟的慨叹如名刹大庙里的钟声浑厚沉远,震悟大千。这一声大叹悠悠千年,激励着多少志士仁人,匡正了多少仕人官宦。
⑤春风拂动唐宋槐的新枝,翠竹摆动着嫩绿的叶片。范公端坐祠内,默默享受这满院春光。我在院中徘徊,面对范公、欧阳公和富公的神位,默想千年古史中,如他们这样职位的官员有多少,如他们这样勤勉治事的人又有多少,但为什么只有范仲淹才教人千年永记,时时不忘呢?我想,个人只有辛苦的实践,诚实的牺牲还不行,这些只能随寿而终,只能被同时代的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要能创造一种精神,能提炼出一种符合民心,符合历史规律的思想。
⑥走出范公祠,上车出城。路边闪过两个高大的石牌楼,突兀地在寒风中寂寞。人说这是当年衡王府旧址,多么威风的皇族,现在只剩下这路边的牌楼和山上的寿字。遥望云山,雾霭中翠柏披拂,奇峰傲立。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
(有删改)
18、文章说“一个永恒的范仲淹”,范仲淹“永恒”的原因有哪些?请联系全文,分条概括。(2分)
19、
20、请结合文章,分析“青州衡王”“欧阳修和富弼”及“西夏人”在文中的作用。(2分)
21、文章第⑥段中画线句有哪些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
在山上刻字的人终究留不住,留下的是这默默无言的山;把门楼修得很高的人还是存不住,长存的是那些曾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人。
22、小雨想要把这篇文章编入一本文集,小雯为他提供了四个文集名称,你认为哪个名称最合适?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简述理由。(3分)
A.《青州故事》 B.《青州文化》 C.《青州风骨》 D.《青州风光》
(五)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23-26题。(8分)
水浒传·杨志押送金银担(节选)
梁中书道:“礼物多已拴缚完备,如何又去不得?”杨志禀道:“此十担礼物都在小人身上,和他众人都由杨志,要早行便早行,要晚行便晚行,要住便住,要歇便歇,亦依杨志提调。如今又叫老都管并虞候和小人去,他是夫人行的人,又是太师府门下奶公,倘或路上与小人鳖拗起来,杨志如何敢和他争执得?若误了大事时,杨志那其间如何分说?”梁中书道:“这个也容易,我叫他三个都听你提调便了。”……
……今日杨志这一行人,要取六月十五日生辰,只得在路途上行。自离了这北京五七日,端的只是起五更趁早凉便行,日中热时便歇。五七日后,人家渐少,行客又稀,一站站都是山路。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那十一个厢禁军,担子又重,无有一个稍轻。天气热了,行不得,见着林子便要去歇息。杨志赶着催促要行,如若停住,轻则痛骂,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
骆驼祥子·祥子拉座(节选)
脚好了之后,他敢跑了。这使他非常的痛快,因为别的没有什么可怕的了:地名他很熟习,即使有时候绕点远也没大关系,好在自己有的是力气。拉车的方法,以他干过的那些推,拉,扛,挑的经验来领会,也不算十分难。况且他有他的主意:多留神,少争胜,大概总不会出了毛病。至于讲价争座,他的嘴慢气盛,弄不过那些老油子们。知道这个短处,他干脆不大到“车口儿”上去;哪里没车,他放在哪里。在这僻静的地点,他可以从容的讲价,而且有时候不肯要价,只说声:“坐上吧,瞧着给!”他的样子是那么诚实,脸上是那么简单可爱,人们好象只好信任他,不敢想这个傻大个子是会敲人的。即使人们疑心,也只能怀疑他是新到城里来的乡下老儿,大概不认识路,所以讲不出价钱来。及至人们问到,“认识呀?”他就又象装傻,又象耍俏的那么一笑,使人们不知怎样才好。
下面的表格展示了同学们研读《水浒传》《骆驼祥子》的部分成果,请你相互参照,完成下面的任务。
23、故事讲一讲(2分)
杨志的人生经历了三起三落;老舍笔下的祥子的人生也经历了三起三落。请你连一连。
杨志 | ③加入梁山位列马军八骠骑兼先锋使 C.丢失花石纲获罪 |
祥子 | 虎妞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为办虎妞的丧事,祥子卖掉了车 |
(祥子中,“苦”句和“连”句,“卖”句和“被”句,“虎”句和“为”句)
24、写法品一品(2分)
两选文都用到了动作描写的手法,就“水浒传•杨志押送金银担(节选)”,请你品一品。
《水浒传》节选 | 《骆驼祥子》节选 |
选文描写了杨志的动作。通过描写杨志“催促军厢赶路”“重则藤条便打,逼赶要行”的动作,刻画了杨志粗暴蛮横、急功近利的形象特点。 |
25、人物评一评(2分)
两篇选文都写出主人公精明能干的特点。结合选段,请你评一评“杨志”。
《水浒传》节选 | 《骆驼祥子》节选 |
祥子精明能干。祥子装傻耍俏,避开自己嘴慢气盛的缺点,有以自己独特的智慧,总能找到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
26、主旨探一探(2分)
《水浒传》《骆驼祥子》都是我国经典的文学作品,请探究《骆驼祥子》的主旨。
水浒传 | 骆驼祥子 |
小说通过叙述梁山好汉不同的人生经历,描绘了他们的豪侠仗义、除暴安良的英雄壮举,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
三、表达与交流(55分)
27、灿五千年楚貌荆风,古今孝感;集八百里山光水色,天下名区。孝道名城,荆襄胜地,众水萦川,诸峰耸绿……
你不想拿起你的笔,写一写你熟悉的楚河澴水?请从下面两项任务中选择一项,按要求写作。(5分)
任务一:推介孝感名胜。请选择一处你在孝感范围内游览过的山水风光或人文胜迹,写一则推荐语(100字左右)。
任务二:畅想孝感未来。凭借想象,可以再造时空,表达美好愿望;化身为凤,可以飞越孝感大地,见证过去未来。请发挥联想和想象,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写一首小诗与同学分享。(不少于4行;如超过4行,诗行间用“/”标示。)
28、从前,万物总是大声说话,闹哄哄的谁也听不清说的是什么。后来,花学会了用香气说话,树把思想写在了叶脉上,鹰用高度与天空对话,河把想说的话变成了浪花,山选择沉默作为自己的语言……它们都找到了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世界如此和谐。(50分)
任务一:它(们)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是怎样的?它(们)是如何找到这种方式的?……选择合适的对象(可从材料中选,也可在材料外选),展开联想和想象,写一篇童话或寓言。
任务二:你找到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了吗?你是如何寻找的?请你以“寻找表达自己的正确方式”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可描述你用正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经历,也可记叙你寻找的过程……
任务三:材料引发了你对“表达自己的方式”怎样的联想与思考?写一篇议论性文章。
要求:①将你选定或拟定的作文题写在作文格第一行;②不少于600字,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④认真书写,保持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A “勒”应读“lēi”。
2、A屑 B峭 C宵 D销(各0.5分,共2分,不填或填错或用其它的词语填空不得分。)
3、兴 谱
4、①“趋之若鹜”改为“纷至沓来”;②“刊载”改为“记载”;③“陈述”改为“论述”。
5、示例 1:这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证明年轻人开始重视传统、传承古老文化,无论是历史悠久的书法还是新颖活泼的表情包,都应该受到支持。
示例2:年轻人重视甲骨文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将文字与现代元素融合在一起,这一想法很新颖,既亲切又有意义,非常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
6、①半竿斜日旧关城; ②溪云初起日沉阁; ③鸡声茅店月; ④不知天上宫阙; ⑤狐兔翔我宇; ⑥结庐在人境; ⑦报君黄金台上意; ⑧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句子填写正确每空得1分,不填或所填句子有错字、别字、加字、漏字,该空不得分)
7、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8、夸张 正是天山雪下时
9、攻打/离开/想要,打算/对……说
10、A.之 B.以 C.乎(填对1个得0.5分,填对2个得1分,填对3个得2分,不填或全填错不得分.)
11、襄阳乃天下喉襟/一日不守/则大事去矣(2分,断错一处扣1分,断错2处扣2分,扣完即止,不断句或多断句,本题不得分。)
12、这才是尽了本职一类的事。可以凭借这个条件打一仗。如果作战,请允许我跟随您一同去。
1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14、示例:①都心怀国家(以国事为重)。曹刿身为平民,为君主出谋划策;萧颖士无论做官与否,或为郭纳出谋划策,或为源洧分析形势;②都有政治远见。曹刿认为得到百姓的拥护和支持才是取得胜利的保证;萧颖士能看出安禄山恃宠而骄,将来必有反心,或认识到襄阳重要的战略为止,不让源洧退兵。(回答两点,每点1分,有结论有简单的分析,意对即可。)
乙文参考译文
萧颖士是唐代的名人,后代学者只称赞他才华出众。我反复考证后发现,他还是一位高风亮节有胆识有度量的人。在他担任集贤校理时,当时的宰相李林甫想召见他,他却辞而不去,李林甫对他不屈从于自己很恼火。后来,李林甫又让他到史馆任职,他仍然不屈服,为此他更遭李林甫所忌恨,以至被免除史官职务,外调到河南府任参军。当时,安禄山依仗玄宗的宠信,恣意妄为,萧颖士暗中对柳并说:“胡人(指安禄山)依仗主上的宠信骄横跋扈,反叛朝廷的时间不会太久了,东都洛阳到时会首先陷落的!”不久,他便托病离开了洛阳。安禄山反叛以后,萧颖士去见郭纳,向他进献抵御叛军的策略,郭纳没有采用。萧颖士感叹道:“那些身居高位要职的人抵御厉害的叛军如同儿戏,(想抵挡住也)太难了啊!”节度使源洧想退保江陵,萧颖士劝说道:“襄阳是天下的咽喉要冲,兵家必争之地,一天不坚守,则大势即去,你何必匆忙放弃这个战略要地,让天下人取笑你呢?”源洧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按兵不出。
15A (B项,第③段列举的一些数据,表明中国消费者的喜好之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欣赏传统文化、国产品牌;C项,年轻人不仅是“国潮”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而且愿意通过社交媒体等分享自己喜欢的“国潮”产品;D项,“国潮热”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文化现象。)
16、
17、示例1:本文标题“‘国潮热’彰显文化创造力”渗透着作者对当前“国潮”现象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所起的积极作用的赞美之情;
示例2:文章第⑦段中“回望历史,……,也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传承”渗透着作者对于“国潮”的流行对于彰显着中国制造水平的提升,体现当代中国旺盛的文化创造力的更高期待之情。
18、①范仲淹从宋代一直留在人们心间,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去范公祠祭拜;②范仲淹忧国忧民之心永久流传。(回答两点,意对即可,2分)
19、
20、点明了“寿”字的由来,照应上文“寿”字是一个奇迹,引出下文写范仲淹的具体内容。欧阳修和富弼交代了范仲淹也参加了新政,引出下文对范仲淹的评价,突出了范仲淹忧国忧民的情怀和作者的敬佩之情。
21、①本句使用了对举得修辞手法客观评价了范仲淹之所以“永恒”得原因;②赞美了范仲淹及其如范仲淹一样得人们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的精神;③讽刺了如衡王一样刻字希冀自己长寿百岁、向老百姓摆摆皇族的威风人必将遭到历史的唾弃。
22、C。①文章重点写的与青州范公祠有关的人与物,都展现出“风骨”:范仲淹为官忧乐天下;云山与牌楼只记得如大禹、范仲淹等用生命去推动历史车轮人们。②文章表达出对这些人与物“风骨”的赞美,以及对“风骨”的推崇。(3分)
23、
24、示例:选文描写了祥子的动作。通过描写祥子“不肯要价”“象装傻,又象耍俏的那么一笑”等动作,刻画了祥子吃苦耐劳、老实憨厚的形象特点。(意对即可,2分)
25、示例:杨志的精明能干。杨志巧妙的从梁中书手里得到授权,全权负责押送生辰纲并依情随时更改行进路线。(意对即可,2分)
26、示例:通过叙述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深刻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主旨多元,能结合语段内容概括
即可,2分。)
27、董永墓位于孝南区新铺镇东西董村之间,是后人为纪念孝子董永而建。这里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给人一种宁静而祥和的感觉。站在董永墓前,我们不禁想起那首脍炙人口的《天仙配》,感受到孝道文化的源远流长。
28、参考例文
我要开花给你看
我是一棵花,一棵生长在石头缝隙中的花。这里又黑又冷,没有阳光,没有温暖。看着不远处哥哥姐姐美丽的脸庞,幸福的笑容,我真羡慕他们。
我该怎么办?只是羡慕吗?不,我要努力的扎根,寻找水源,吸收营养。我要开花,开出比他们更美丽的花,我要笑得比他们更灿烂。
“轰隆隆,轰隆隆……不好了!要下雨了!”哥哥姐姐惊慌着,无处藏身。而我却十分幸运,躲过了一劫,有人为我遮风挡雨。我回头一看,原来是石头哥哥啊。他为我挡住了风雨,让我在风雨中从容淡定。
“石头哥哥,谢谢你。”我满怀感激。可是石头哥哥没有说话。
哥哥姐姐们可遭殃了,被肆虐的`雨水打得面目全非,一脸的惊恐。有的还折了腰,痛苦地呻吟着。真想让他们来避避难啊,可我无能为力。
是石头哥哥让我免受这些苦难,我要报答他。该怎么做呢?对了,别的我做不到,我能做到就是开花给他看。
“呼呼——呼——”刮大风了,该往哪躲呢?正想着这个问题,一眼望去,咦,哥哥姐姐们怎么“移位”了?而我却只见其声不见其形,没有感觉到风吹到身上的“快感”。转头一看,原来是石头哥哥,石头哥哥用强大的身躯保护着我,自己却忍受着狂风的欺凌。
石头哥哥,我一定要开花给你看。
上天总是公平的,他不给我阳光、肥料,却派石头哥哥来守护着我,保护着我。
一天,一束顽皮的阳光钻进缝隙,悄悄地照在我身上。好暖,好舒服哦!过了一天有一天,终于我吸够了营养,攒足了力量,我已经含苞待放。
又是同样的一天。啊,好痒,一个喷嚏,花开了。
“石头哥哥,你看,我开花了,好白,好香,好大。在你的保护下,我终于长大了。”我笑着流出了泪。
石头哥哥也笑了。
寻找正确表达自己的方式
星期二,天空乌云密布我的心情十分沉重。想着书包里那张65分的考卷,又想起昨天的语文测验。考试前一天我被《夏家三千金》留在了电视机前,把考试完全抛在了脑后,真是后悔莫及啊!我步履沉重地走着,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仿佛是在讽刺我。我不知回家该怎么交代。
一踏进家门,妈妈就满怀希望地问我的成绩,我低着头如实回答:“考得不好,才65分。”“什么?你这个孩子,成天就只知道玩看电视,做父母的含辛茹苦地将你养大你就这样来报答我们?”妈妈气得满脸通红,“劈头盖脸”一通骂。“我会考好的!”我满眼泪花地回到了房间。我看极了那盆茉莉花。
今年春天,我走在放学的路上,刚走到一个小巷子里,看见了这棵被扔在路边的那盆茉莉花,它的叶子完全耷拉了下来,有两个枝子这断了。“好可怜的花啊!我就带回去养吧!”我小心地捧着那棵话回了家,把它栽在花盆里,按时浇水松土。它渐渐活了过来。现在的茉莉看上去很精神。叶子变得浓密起来,泛着脸的光泽。晚风吹进来满盆的叶子沙沙响,好像在说:“我一定要开花给你看!”我心中一动:“是啊!花儿都知道要开花。我也要努力证明给妈妈看!”我心情渐渐平静下来,拿出考卷仔仔细细看了一起来。我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欠缺:古诗文没有及时巩固,有些知识点没有理解透,导致答案似是而非。
我开始注重预习温习课文。
星期三的语文课,老师讲的每一个重点,我都对照前一天的预习做笔记,我把语文书上记得密密麻麻的。回家及时复习巩固。期中考试前一天的晚上,我望着窗台上的花,已经长出了花苞,仿佛在对我说:“我一定要开花给你看!”望着这盆花我心里十分欣慰。
期中考试到来了。我拿着考卷十分高兴,因为这些都是我复习过的,我开始仔仔细细地做题,做完后反复检查。过了两天,语文成绩出来了。我考了81分。我再次走在回家的路上,小鸟在树木上唱歌,仿佛在夸奖我,天空艳阳高照,仿佛是老天因为我的成绩而高兴起来。
回到家,我把那张考卷交给了妈妈。妈妈对我说:“这次考得不错吗!下次也要努力哦!”我笑了笑说:“嗯,我会努力的。”这时我看到窗台上的茉莉开花了,正散发这清幽的香气,我兴奋地对妈妈说:“妈,你看,它开花了,好美啊!”我俯下身,深深吸了口茉莉花香,轻轻地说:“谢谢你开花给我看!”
要勇于表现自己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匹千里马如果能遇到伯乐就是十分幸运的。但“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这就告诉我们应该善于表现自己。
翻开史册,战国时期的毛遂,三国时的黄忠,还有许多的改革家,这些人无不怀有远大抱负,但更让我们佩服的是他们勇于自荐,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能力。由于自荐,他们才没有被埋没。当今社会,善于表现不仅是自身发展的条件,更是祖国四化建设的需要。
程小平,改革开放前一个普通的.人,但他在经过努力后做了某市的市长,但他认为自己的才能还没有完全表现出来,于是投身于波涛汹涌的商潮中去,终于在几年后创造年收入几百万元的113涂料厂,也为社会主义建设尽了自己的一点力。
现在有些人不理解那些勇于自荐,善于表现的人,说那是“出风头"和“目中无人”的表现。其实不尽然,如果表现只是为了出风头,那么程小平做市长时,就不会投身商海,正是因为他想为人民造福,为祖国做出更大的贡献才不断地表现自己。
不管是“日心说”的捍卫者布鲁诺,还是“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他们都时刻表现着自己的才华。他们的“表现”已得到世人的认可。程小平曾说:“缓慢氧化和燃烧都是氧化反应,燃烧是将自己的热情一下全释放出来,表现自己的亮度。如果不一下子点燃,那就会像缓慢氧化一样,慢慢消失殆尽。”
在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有“风平浪静”,但更多的是“急流漩涡”。而我们肩负着建设中国的历史责任,我们除了要有才,还要善于表现自己,才能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
相关链接
该卷的作文题目直接来自2023浙江绍兴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该卷的阅读题目《一个永恒的范仲淹》来自2024浙江浣江教育共同体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检测 语文试题及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