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1、根据课文默写。(8分)
①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③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④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⑤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两句以花喻雪,新奇传神,透露出无边春意。
⑥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蕴含站得高,看得远道理的诗句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总要来趟无锡吧。在和煦( )的春风里,看鼋渚春涛、花海làn()漫;在喧闹的老城厢,看人流如织、 ;在群山倚翠中,看小桥流水、园林静mì( )……在一座座文化博物场馆,感受城市记忆;在一家家书店,寻访文学踪迹;在一个个美食摊位,开启舌尖盛宴……美丽的不止是这座城市,还有每个人对她的向往。
(1)给加点字注音。(1分)
和煦( )
(2)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làn漫( ) 静mì( )
(3)下列词语填入语段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浮光掠影 B.华灯初上 C.轻歌曼舞
3、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如今,提起无锡的文化产业,电影是一块绕不开的“金字招牌”。
②无锡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影传媒、文化旅游、数字创意等为代表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③下阶段,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将走出一条电影与科技相融合的改革创新之路。
④春节电影《满江红》、《流浪地球》等作品均由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入驻企业完成。
⑤文化,刻在一座城市的基因与血脉中,孕育了似潮水般不断拼搏奔涌的精神。
⑥“无锡出品”表现亮眼的背后,离不开无锡对电影产业十年如一日的大力支持。
A.⑤①④⑥③② B.⑥②③⑤①④ C.⑥⑤①④②③ D.⑤②①④③⑥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春社,古代祭祀名。在乡村,春天要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
B.陶渊明,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他的诗歌如菊般淡然,他的人格如菊般高洁。
C.浪漫主义诗人李白青年时期出蜀漫游时所作《渡荆门送别》,意境高远,想象瑰丽。
D.愚公说“吾与汝毕力平险”,想改变家乡的封闭落后,“汝”多用于称同辈或长辈。
5、综合性学习。(7分)
叔叔一家本周末从外地来锡游玩,请你完成以下任务,帮助他们获得更好的游玩体验。
(1)【任务一】请根据叔叔列出的“无锡景点清单”,并根据他们一家人的爱好,为他们推荐一处景点。(3分)
叔叔一家人的爱好
①叔叔:喜欢拍摄自然、人文风光。
②婶婶:热爱中国文化遗产。
③堂妹:热衷景点打卡。
④堂弟:喜爱品尝特色美食。
推荐语:
(2)【任务二】游玩中,你们对对联增加趣味。堂妹、堂弟出上联,你对下联。下联也要包含无锡景点名称。(2分)
上联:惠泉古祠归燕子 下联:
【任务三】告别前,你制作了一张印有无锡旅游宣传标志的明信片送给堂弟、堂妹。请你用说明的表达方式向他们介绍此标志的图案设计内涵。(2分)
二、阅读与赏析(63分)
(一)(10分)
近日,有网民建议把《水浒传》相关内容从中小学课文和课外讲物中清除出去。对此,专家答复如下(摘录):
第一,《水浒传》文学价值巨大,《水浒传》是中国历史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仅从文法角度来说,全书谋篇布局非常纯熟,将草蛇灰线法运用得淋满尽致。
第二,《水浒传》是批判性阅读的好载体,老师在教学中用准确的方式引导中小学生实行批判性阅读,有效筛选信息,在经典书籍中取其精华,为学生打好精神底色。
第三,《水浒传》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教学中,教师会引导学生读故事、读人物、读社会、读人性,如“庙堂失序与江湖理想”、“个体失路的偶然与必然”、”快意恩仇与暴力滥杀”等专题探究,学生带着这些思辨性的专题,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去开展深度阅读,不仅能够进入文本深处,也能培养他们的个性阅读、独立思考的能力。
6、以《水浒传》人物“杨志”为例,完成下列阅读任务。(10分)
阅读方法 | 助读资料 | 阅读任务 |
检索目录 |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侯火烧草料场 | (1)探究杨志的出身和押送生辰纲的原因,应该选择阅读哪几回?(2分) |
(2)请结合下面的小贴士,用“瓢” 来分析“草蛇灰线法”在“智取生辰纲”中的运用。(4分)
(3)在开展“个体失路的偶然与必然”的专题探究时,有同学认为杨丢失生辰纲是“偶然”的,小文却认为是“必然”的。你的观点是什么呢?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4分)
(二)(15分)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人。琦风骨秀异,弱冠举进士,名在第二。授将作监丞、通判淄州,入直集贤院、监左藏库。时方贵高科,多径去为显职,琦独滞箢库,众以为非宜,琦处之自若。
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论者以重厚比周勃,政事比姚崇,其为学士临边,年逾三十,天下已称为韩公。嘉佑、治平间,再决大策,已安社稷。当是时,朝廷多故,琦处危疑之际,知无不为。或谏曰:“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琦叹曰:“是何言也?人臣尽力事君,死以生之,至于成败,天也,岂可豫忧其不济,遂辍不为哉!”闻者愧服。
琦天资朴忠,折节下士,无贱贵,礼之如一。尤以奖拔人才为急,傥公论所与, 虽意所不悦,亦收用之,故得人为多,选饬群司,皆使奉法循理。其所建请,第顾义所在,无适莫心。与富弼齐名,号称贤相,人谓之“富韩”云。徽宗追论琦定策勋,赠魏郡王。
(节选自《宋史·韩琦传》,有删改)
7、下列句中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 时方贵高科(以……为贵,重视) B.人臣尽力事君(侍奉)
C.遂辍不为哉(连结) D.选饬群司(整治)
8、下列句中的“之”与“礼之如一”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3分)
A.已而之细柳军 B.益慕圣贤之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属予作文以记之
9、翻译下列句子。(6分)
(1)琦蚤有盛名,识量英伟,临事喜愠不见于色。
(2)公所为诚善,万一蹉跌,岂惟身不自保,恐家无处所。
10、请结合原文内容,说说韩琦“号称贤相”的缘由。(3分)
(三)(8分)
代迎春花招刘郎中① 白居易
幸与松筠②相近栽,不随桃李一时开。
杏园③岂敢妨君去,未有花时且看来。
中书东厅迎春 韩琦
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
迎得春来非自足,百花千卉共芬芳。
【注】①刘郎中:即刘禹锡。刘禹锡被贬后,曾写诗用桃花来讽刺满朝新贵。②松筠(yún): 松与竹。③杏园:园名。唐时为新进士游宴之地。
11、发挥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覆阑纤弱绿条长,带雪冲寒折嫩黄。”所表现的画面。(4分)
12、同样写迎春花,为什么白居易强调它“不随桃李一时开”,而韩琦却突出它与“百花千卉共芬芳”?(4分)
(四)(6分)
材料一:
①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无锡的街头巷尾,随处可见的名人遗迹、历史遗存,是城市重要的文化资产。如何利用好“名迹、名人、名居、名(镇)村、名城”这些独具特色的文化优势,让充满“文化感”的场所发挥所长,成为市民“家门口”的文化空间,是无锡近年来持续在钻研的“课题”。
②走进去年开馆的无锡国专纪念馆,不仅能了解百年前无锡国专那段轰轰烈烈的历史,更能感受到这座文化遗迹“活”起来的生动气息。这是无锡不断“活化”利用文化遗迹的典型案例。通过组织开展“百宅百院”保护利用工程、“艺术拾珍·美好空间珍珠链”等工程项目,黄埠墩、运河公园等一大批文化遗存“焕新升级“,在新时代重新释放活力,成为连接历史与现代的桥梁。
③走进博物馆感受惠山泥人、紫砂壶等“非遗”魅力,走进大剧院感受艺术的精彩与震撼,走进街边的阅读空间感受浓浓书香……文化场所,是一座城市实现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为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也为市民的文化生活增添了更为“诗意”的选择。
材料二:
①传统博物馆的基本功能和特性是收藏、展示和研究,现代化博物馆除了上述功能,还增加了图书、餐饮、娱乐等设施,从而成为人们日常休息生活的场所。现代化博物馆逐渐演变成城市广场和人们活动的文化中心。每年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近几年,公众参观博物馆的热情持续高涨,国内不少博物馆在节假日都一票难求。根据相关数据显示, 。
材料三:
①博物馆近年来不断致力于满足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
②以青少年为例,多个博物馆已经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认为,博物馆可以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根据青少年的特点,推出相关展览和活动。
③首都博物馆在这方面特意为青少年打造了《读城展》,它解读北京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让青少年亲身参与到展览的策划、制作、讲解等一系列活动中,感受展览过程、学习展览知识、了解展览背后的故事,从而对博物馆产生浓厚的兴趣。实际上,现在的青少年文化水平很高,兴趣广泛,求知欲很强,博物馆举办的文化主题的展览,都会引起他们的关注。
13、根据表1、表2的信息,在材料二的横线处补写一句话。(3分)
14、从上述三则材料可以看出博物馆之所以蓬勃发展是由 、 、 这三个原因共同决定的。(每空限8字以内)(3分)
(五)(6分)
滋养我们的诗意人生
①1月25日,《2023中国诗词大会》开播。本届诗词大会围绕“燃”“寒暑”“心动”“天下”“十年”等关键词展开,勾勒千里江山,抒发家国豪情,引领观众品味点滴欢喜与万千滋味。节目至今已走过8个年头,形式不断变化,参与人数不断增加,热度始终不减。这进一步引发人们思考:古典诗词为何魅力不减?
②古典诗词,像一个巨大的宝库。每个人都能在诗词中寻找到生活的诗意,汲取精神的力量。
③《2023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有牙牙学语的孩童、穿梭街头的外卖员、科研一线的工程师……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面对内蒙古草原的美酒羔羊,想起“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登临高山俯瞰美景,高歌“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欣赏四季交替景色变换,吟哦“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文字,浸润着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能够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④阅读古典诗词,可以从历史文脉中汲取精神力量。“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的信念,“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气节,“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自信……这看似遥远的诗文给了我们情感的共鸣,让我们能更好地感受人生的悲欢离合,指引我们在困境中、迷茫时,找到心怀天下的志气、寒梅立雪的骨气、踏浪前行的勇气。
⑤感受诗词的魅力不限人群,但理解古人哲思却存在“门槛”。悠远的历史,迥异的生活,古奥的文字,以及词句中的微言大义,都带来了理解上的困难。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诗词大会》这类文化节目的热播,为初学者叩开了了解传统文化的大门。而与千古圣哲神交,还需积年累月、一以贯之的努力。当每个人都能在日常生活中体悟诗词之美并从中收获进步时,诗词就不再是读书时的“死记硬背”、考试时的“绞尽脑汁”,而将化作我们的生活情趣、处世智慧。
(选自于《人民日报》,有删改)
15、下列梳理文章段落关系结构的图示,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16、下面两则材料中,哪一则作为第④段的论据更恰当,请说明理由。(3分)
【甲】叶嘉莹先生耄耋之时,回到叶赫寻找祖先的故乡。叶赫古城遗址已一片荒芜。面对这一片高出来的土堆,叶先生感慨吟诵:“彼黍离离,彼稷之苗……悠悠苍天,此何人哉?”①
【乙】叶嘉莹先生曾经历了七七事变、父母离散,生活一度跌入谷底。最艰难的时光里,诗词抚慰了她受伤的灵魂。她在古典诗词的滋养中振作起来,并打开了一扇将中国诗词之美介绍给世界的窗。
【注】①诗句出自《诗经·王风》。
(六)(18分)
归乡记
①泰安,浙江常山县中一个偏远的小山村,有着五百多年的历史。村口的古廊桥边,竖着一盏流传了数百年的古灯。这盏灯,每天在古老村庄的夜晚亮起,又在天亮后熄灭。一盏在古村里点亮了数百年的灯火,早已成为人们心头牵挂的光芒。
②这个古村,云生水起的地方,保留着太多古老的东西。
③除了那条宁静的溪涧,那盏代代相传的古灯,溪边明清古民居散落,鸡犬之声相闻;黄泥夯土墙房子,与一树树梨花相映;流淌的溪水上架着六十六座石桥和一座木质平梁古廊桥,桥头是“苔痕上阶绿”,溪畔是“绿树村边合”,村庄里的生活也随日升月落一般安宁妥帖。
④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村里民宿的主人黑孩把那盏古老的灯点亮后升到灯杆顶端,小小的火苗摇曳在空中。他和妻子糖糖返乡创业已经好多年了,也越来越喜欢这山里宁静缓慢的生活节奏。
⑤黑孩毕业于美术学院,内心懂得一座古老村庄的好处,他内心隐隐想要留下这样的村庄。他的想法得到了妻子糖糖的支持。在他们举行婚礼的第二天,看到村里一栋两百多年的老房子要拆掉,心觉可惜。
⑥两人把刚收的几万元礼钱拿了出来,又找朋友借了一点,买下了这幢老房子,花了一整年时间改造成了一座民宿——为什么想要做民宿?还不是想让更多人懂得村庄的好处。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蓝天,这里的风;三百年的古樟,四百年的古灯,五百年的村庄,一万年的大山,哪一样不是好东西?
⑦这是一幢黑瓦白墙的徽派建筑,改造成民宿之后依然洋溢着古风。房子里有一座高大的天井,天井四面布置茶室、书画室,桌上有古籍黄卷、笔墨纸砚。下雨天,雨水淅沥而下,天井内的花草葱茏青翠。这些植物不过是极其常见的野花野草,但山野的事物一旦被重新注视,它所蕴含的美就被激发了出来。
⑧黑孩的父亲是一名老榨油工,从18岁就开始操持这门技艺,干了一辈子榨油的活计,黑孩从小闻着油香长大。听说老油坊要拆走,心想这可是村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但不能拆,还要全面修缮设备,恢复整套的古法榨油技艺,传承非遗文化。他们买下油坊,向老父亲学榨油;也学酿酒,推出了五粮烧、胡柚酒、青梅酒等十多个品种。
⑨黑孩和糖糖都颇有艺术天赋,他们为民宿和油坊注入了艺术的灵魂。他们独特的设计与包装,使这里充满了文艺气息,吸引着城市里的消费者。他们又在村庄里拍照片、拍视频,运用新媒体手段,把一座村庄的美好生活方式传播出去。泰安村的名气越来越大,许多人从上海、江苏远道而来。
⑩在不少城市人看来,有机会重温和感受这样的生活方式,内心感觉到慰藉和满足。下厨,有农村原汁原味的土灶;吃的食物,是山上地里的新鲜货;吹的风、淋的雨,都是清新山野的风和自然的雨水。春日里来桃花红,夏天山头瓜果熟,深秋十月桂香飘荡,十一月十二月油茶成熟。这种世外桃源一般的生活,大家都想去过一过。
⑪从民宿出发,黑孩内心的收获很多,他开始坚定地走上了城乡合作建设乡村的道路。这些年,有不少艺术家、企业家相继成为“返乡青年”,一起共建乡村。郑芬兰,土布纺织技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多年来收藏了几万把“梭”,两人相识后一起探讨方案,建设了城乡合作共同体——“传梭天地”。
⑫在“传梭天地”,乡村产业的创新形态得以展示。如“织宿”有5个主题客房,分别以棉、麻、桑、葛、竹来命名。每个房间又以村民们制作的手工艺品来装饰,以此来带动整个乡村产业发展。黑孩把一架古老的榨油木龙展示在“传梭天地”中,向游客默默讲述着一种传统乡村的精神力量。
⑬夜渐渐深了。这里的夜晚是宁静的,也是悠远的。当又一个清晨来临,第一缕阳光洒向这个古老的村庄,一切又都鲜活起来——鸡鸣鸟叫,牛哞人欢。廊桥边,古灯在晨曦中熄灭,等待着下一个夜晚,等待更多的点灯人再将它燃起。
⑭归乡后的日子是如此普通,又如此不凡,黑孩的心总是被充盈着。
(选自于《光明日报》,有删改)
17、文章记述了黑孩归乡后,为了“留下这样的村庄”所做的努力,请补充下表。(6分)
事情 | 意义 |
买下村里的老房子并改造成名宿 | ① |
② |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
③ | ④ |
⑤ | ⑥ |
1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富有深意,请分析其妙处。(5分)
(1)但山野的事物一旦被重新注视,它所蕴含的美就被激发了出来。(2分)
(2)廊桥边,古灯在晨曦中熄灭,等待着下一个夜晚,等待更多的点灯人再将它燃起。(3分)
19、文章结尾写道“归乡后的日子是如此普通,又如此不凡”,“普通”和“不凡”是否矛盾?请说说你的看法。(4分)
20、下列对文章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中多处进行环境描写,向读者展现了山野乡村古朴宁静的生活方式。
B.黑孩内心的“收获”指的是他既完成了“留下古村”的心愿,又获得了很大的名气。
C.第⑩自然段中“世外桃源”一词指的是人们重新发现了乡村价值的珍贵之处。
D.乡村振兴既需要情怀,也需要更多的人才回归以及与时俱进的商业模式和宣传手段。
三、作文(60分)
21、请以“你的馈赠 了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或体验写作;
(2)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参考答案
1、①风正一帆悬 ②乱花渐欲迷人眼 ③无可奈何花落去 ④柳暗花明又一村 ⑤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⑥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2、(1)xù (2)烂 谧 (3)B
3A(3分)
4D(3分)
5、(1)示例:我推荐你们去南禅寺、清明桥运河风光带。在那里,阿姨能观赏千年古刹;叔叔可以拍摄运河美景;堂妹可以可以乘坐运河游船打卡;堂弟,清明桥南长街汇集了小笼包、太湖三白等无锡特色餐饮,你肯定能大饱口福。(推荐地点在无锡,且要照顾到每个人的需求方可得全分)
(2)示例:鼋渚春涛飞樱花,东林书院闻风雨(景点、结构)
(3)示例:三个弧形巧妙地将无锡两个字的首个拼音字母W、X藏身其中;象征波光粼粼的太湖、圆润的太湖珍珠、古运河之上的拱桥、阿福阿禧的甜甜笑脸等;“微笑的圆弧”展现了无锡的城市表情,如同无锡欢迎世界各地来宾的真诚“笑脸”;“甜美无锡”点明了无锡“菜甜”“景美”的特色,寄寓了无锡人美好甜蜜的生活理想。
6、(1)第十二、十三回
(2)“瓢”是舀酒的器具,同时也是晁盖等人施展计谋的道具,是“智取生辰纲”故事中的重要线索;“瓢”是双方攻守的关键,吴用下药假喝,白胜夺瓢倒回,杨志最终中计;“瓢”的反复出现是草蛇灰线,使故事前后照应,摇曳多姿,引人入胜;表现了吴用的智,白胜的村,杨志的精,晁盖的义等人物鲜明个性。(言之成理即可)
(3)杨志丢失生辰纲看似是偶然,实则必然;从社会背景来看,生辰纲本就是不义之财;从杨志的身份看他出生将门,想要在朝廷出人头地之心战胜了正义感;从杨志性格看,他不善沟通,高傲蛮横又刚愎自用,且梁中书对其并不信任,因此丧失了“人和”;从对手的角度看,对手聪慧强大且同心合力;从天时地利来看,六月的黄泥岗,且有一片松树林,确是对方下手的最好时机。
7C
8D
9、(1)韩琦很早就有很大的声名,才识气度英伟,面对大事喜怒不在脸色上表现出来。
(2)您所做的确实对,但万一失误,岂只自身保不住,恐怕家都没有地方了。
10、淡泊名利,忠诚爱国,礼贤下士,任人唯贤。
参考译文
韩琦字稚圭,是相州安阳人。他品格骨气很出众,二十岁左右考中进士,名列第二。授官为将作监丞(主管土木营建的副职)、通判淄州,到集贤院办公、监管左藏库(国库之一)。当时正重视科举成绩优秀者,有很多途径去任显要官职,唯独韩琦滞留主管库藏的职位,大家都认为很不合适,韩琦处在这个职位还像平常的样子。
韩琦很早就有很大的声名,才识气度英伟,面对大事喜怒不在脸色上表现出来,评论的人认为他称重诚厚可比汉朝的周勃、政事才能可比唐朝姚崇。他作为学士到边境地区巡察,年纪刚刚三十,天下的人已称他为韩公。嘉祐、治平年间,两次决定大策略,来安定国家。在这时候,朝廷多有事故,韩琦处在危险犹疑之际,他知道该做的事没有不做的。有人劝他说:“您所做的确实对,但万一失误,岂只自身保不住,恐怕家都没有地方了。”韩琦感叹说:“这是什么话呢。作为人臣尽为侍奉君主,死生都可付出。至于成败,是天意,难道可以事先忧虑事情不成功,于是就停止不做吗?”听到的人都惭愧佩服。
韩琦天生朴实忠诚,礼贤下士,无论贵贱,都一样以礼相待。尤其以奖励提拔人才作为急务,如果舆论一致推举某人,即使心中不高兴,也接纳使用,因此深受众人爱戴。选举官员,都依靠法律遵循事理,他们的建议请求,只关注是否符合义理,从不迎合某人的心意。与富弼齐名,号称贤明之相,世人称之为“富韩”。徽宗追论韩琦定策功勋,追赠魏郡王。11、迎春花在栏杆上匍匐伸展着,那一簇簇嫩黄的、小巧玲珑的花朵,不为风雪,凌寒竞放,密密地点缀在袖长纤细碧绿的枝条上,传递出春的气息。她柔弱中透着刚毅,格外惹人注目。
12、白居易以花喻人,既突出了刘禹锡品质高洁,超群拔俗,不流于俗的独特形象,也表达了对他的肯定和赞美;韩琦写迎春花与百花一起装扮春天,托物言志,表现了自己身为朝廷官员,与百官共同建设国家的愿望,抒写了自己摒弃思念,天下为公的宽阔胸襟和强烈的报国之志。
13、示例:中青年是参观的主体,人们热情高涨的主要原因是博物馆对文博节目、文创产品的设置以及公众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求。
14、①国家政策规划 ②博物馆功能优化 ③满足不同需求
15B
16、我选乙。在国破家碎、亲人离散时,诗词抚慰了叶嘉莹的灵魂,她从诗词中找到前行的勇气,并将中国诗词介绍给世界。这证明了第④段“阅读古典诗词,可以从历史文脉中汲取精神力量”的观点。
17、①让更多人懂得村庄的好处 ②买下老油坊学习榨油 ③在村庄里拍照片和视频 ④传播村庄美好生活方式 ⑤建立“传梭天地” ⑥城乡合作建设乡村
18、(1)“注视”这里指注意地,认真地端详。指人们从未留心观察过山野植物,现在重新用欣赏的眼光发现了山野之美。
(2)“点灯人”既指像黑孩一样的生活在乡村的点“古灯”的人;也指对乡村充满希望的愿意振兴乡村的建设者;又指愿意把乡村之美好生活方式传播出去,让大家重新发现乡村之美的人。
19、示例:不矛盾。“普通”是指黑孩归乡后过着平常的农村乡间生活,这种生活是宁静缓慢,周而复始的。“不凡”则是指黑孩归乡后保留了乡村古老的事物和传统;传承了传统乡村的文化遗产;传播着乡村的精神力量;创新乡村发展的新路径,推动乡村的经济建设。
20B
21、参考例文
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我在这路遥马急的人间跌跌撞撞,向你索取的不过是一束阳光,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因为有你,我载阳光启航,爱意前行,你的馈赠,点燃了我。
我与你结缘甚早。听爷爷说,妈妈生你的时候我并不乐意。关于这点我实在是不记得了,反正我看到的照片里,我们都笑得很开心。你小我四岁,所以我也算是看着你长大的。
小时候的你脸蛋圆圆,大大的眼睛里盛满星星,常常留着一个小桃子的发型,不管是谁看了都喜欢。记得一次下雨,我们都没带伞,走在桥上,一个阿姨看见你,就把你拉到她的伞底下,真叫人好生嫉妒!
今年儿童节的晚上,你先我写完作业睡觉,等我睡的时候你早已进入梦乡。于是我拿着棒棒糖来到你旁边,轻轻掰开你的手放上去。这时你慢慢睁开眼睛,我看你那样子本来应是对打扰你睡觉这一行为而不满,但你看到糖后,忽然咧嘴笑了,半眯着眼,困困的模样真像只乖巧的小猫。外面黑黑的,淡黄色的灯光氤氲着你的笑容,我的心里悄悄凹下去一小块,软软的,暖暖的。
前几日外婆打来电话问候,你竟一人分饰两角,让人哭笑不得。先是汇报了自己的期末成绩,正正常常地说了几句,接着说:“下面让姐姐接电话。”说着,自己换了种声音开始假扮我,电话那头的外婆也没听出来,两个人说得不亦乐乎,坐在卧室的我又想笑又好气,真是拿你没办法。
假期我们都在奶奶家待着,你一天总操心着玩拼装玩具,作业通常写十分钟左右就跑了。爷爷奶奶整天说你不好好写作业,你就委屈地跟我说自己写的时候他们都没看到。有时爷爷从房顶浇菜回来,你便迅速跑回座位,匆匆拿起笔作出认真写字的样子,我在一边咯咯笑个不停。你这掩耳盗铃的技术我真是不好说什么。
尽管你有时让我挺无语的,但你是这世上唯一一个经常被我呼来唤去被我训斥,吵得再凶也会主动找我和好的小孩。你一些奇奇怪怪的行为叫我匪夷所思。比如说每天出去的时候,你都会拉着我跳台阶,路上看见虫子要么是自己被吓到,要么是转过来吓我。你会因为小小的事情掉眼泪,也会看着我破涕而笑。
我们约定好早上一起出去锻炼。今天早上到河堤,本来说是要跑步的,而你在跑的时候故意发出搞笑的声音,使我笑得不得不停下脚步。你不想我超过你,就故意跑到我面前,把我挡住。虽然我们的目的是运动,但途中也不乏欢乐。我们蹲在地上看两只蚂蚱蹦蹦跳跳,猜测着它们是不是一家子。你给我摘路边的小花,用柳条拂过我的脸颊。我们一起吹路边的蒲公英,一起笑着。如果说八月的清晨是微凉的薄荷糖,那你就是甜甜的牛奶糖,勾起我嘴角的弧度。
你到底馈赠给我什么了呢?归根结底便是陪伴二字。因为陪伴,所以有欢笑,因为陪伴,点燃了我的心灯,使我在摇摇晃晃的人间不再孤单,勇敢向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