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二年级小学生,每天不定时分享学习资料,积少成多,持之以恒。只分享自己孩子的学习内容......
今天晨读内容是鲤鱼。
鲤,是鲤形目鲤科鲤属淡水鱼类。 “鲤”为“利”的谐音,故称鲤鱼为“元宝鱼”。
我国传统文化认为,龙是最高贵的,而鲤只要越过龙门就能化身为龙。“鲤鱼跃龙门”是中国人民传颂的经典故事,讲述了鲤鱼逆流而上、勇于尝试跳跃并最终团结合作跃过龙门的奋斗历程。这个故事反映了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不屈不挠、团结协作的精神,被后人用来比喻成功和努力奋斗的意志。
另外,鲤与“礼、利”谐音,因此我国有许多与鲤有关的文化习俗,比如年画上儿童骑着鲤,过年的年夜饭一定要有鱼——大部分地区年夜饭上的鱼都是鲤,很多地区长期保留过年把鲤作为礼物送人的习俗,有些地方有特定时节吃鲤的风俗。
鲤还常常出现在我国古代诗词歌赋中。《诗经》曰:“岂食其鱼,必河之鲤。”“饮御诸友,庖鳖脍鲤。”汉代的乐府诗《饮马长城窟行》曰:“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唐诗中的鲤文化相当丰富,以鲤为题的诗歌很多,如李白的《赠崔侍郎》曰:“黄河三尺鲤(一作“黄河二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岑参的《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一诗写道:“侧闻阴山胡儿语,茜头热海水如煮。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独孤及在《送何员外使湖南》一诗中写道:“王程傥未复,莫遣鲤鱼稀。”李商隐的《板桥晓别》一诗则曰:“水仙欲上鲤鱼去,一夜芙蓉红泪多。”刘禹锡在《洛中送崔司业》中写道:“相思望淮水,双鲤不应稀。”
锦鲤作为鲤的一个品种,同样承载着鲤文化习俗,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由于锦鲤是观赏鱼,可以长期养殖、与人相伴,在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方面,更有其独到的优点,因而形成了一些新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