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卷子总结怎么写(生物试卷分析怎么写100字以上学生)

生物卷子总结怎么写(生物试卷分析怎么写100字以上学生)

首页生物更新时间:2024-07-25 09:04:13

从女儿初二上学期期中、期末两次考试情况看,成绩不是很理想。下学期就将进行生地提前科考试,有必要好好总结,看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从生物考试题型看,有选择题、识图作答题、实验题和分析说明题4种题型,且全部都是客观题,如果学习扎实的话,得高分并不很难。

从两次考试试卷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知识不牢固。如,期末考试选择题第1题:下列不属于秀丽隐杆线虫特征的有:

选项:A、有肛门;B、体温不恒定;C、寄生生活;D、身体呈长圆柱形。

课本上有“秀丽隐杆线虫是自由生活的线形动物”的表述,直接选C即可。线形动物分为自由生活和寄生生活两种,课本中对寄生生活的列举了蛔虫、蛲虫、钩虫、丝虫、线虫等5种,自由生活的则只举了秀丽隐杆线虫1种,如果稍稍用心,这个特例很容易记住,就不会出错了。

二是理解不清楚。如,警察在举手宣誓的过程中,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分别是:

选项:A、收缩,收缩;B、舒张,收缩;C、收缩,舒张;D、舒张;舒张。

女儿选择的是A。这道题出错说明她对这两块肌肉什么是收缩状态,什么是舒张状态没有弄清楚。收缩时,肌肉处于紧张状态;舒张时,肌肉处于松弛状态。其实,考试时只要做一下相同的动作,就可以清楚分辨出来。期中考试时,考过类似的题目,不同的是考了推铅球的动作,她也做错了,说明对这个知识点存在理解不清楚的问题。

其实,可以选取4个不同动作,将两块肌肉的4种不同状态表述出来,这个问题就很清楚了: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推送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直臂提重物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手臂自然下垂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三是概念不清晰。如,小强爸爸意外获取了少量的优质橘树的茎尖,他想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的橘树幼苗,可以利用什么技术?

选项:A、扦插;B、植物的组织培养;C、嫁接;D、植物基因工程。

女儿选择的是C。这道题目出错,体现了她对植物无性生殖的几个概念掌握不清楚。首先可以排除植物基因工程,简单来说课本中没学,基本不会考。对剩下的扦插、嫁接、组织培养:扦插要用植物的枝条,不符合条件,排除;嫁接要用植物的芽或枝,排除;组织培养则用到植物的叶子或茎尖,且课本中提到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只需要少量植物材料,就可以在短期内诱导出大量“试管苗”。

我想女儿之所以选C,是对芽和茎尖相混淆了,也说明对这两种无性生殖技术概念不清楚,其实如果对这两种方式没有把握的话,抓住题干中“大量”这个关键词也能很快选出正确答案来。

四是学习不深入。如,人类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的出血性疾病,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某患病女子将该基因遗传给她孙子的几率是:

选项:A、0;B、1/4;C、1/2;D、1。这道题目需要学生透彻理解人的性别遗传知识。女性的性染色体是XX,男性的是XY,那么某患病女子的儿子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来自于母亲,Y染色体来自于父亲,他患病的几率可知是1/2,因为女性有2个X染色体。而她的孙子的性染色体中,X染色体来自于儿媳妇,Y染色体来自于她的儿子,从“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条件可知,答案应该选A。因为某患病女子的X染色体不能传给自己的孙子。

女儿选择的是C,说明对这个知识点的学习不够深入,没有真正搞懂弄通。

五是答题不严谨。如在对一个凉白开和隔夜水进行实验,检测隔夜水中是否存在细菌的实验题中,在第3个步骤中,A组用无菌棉签涂抹刚凉的白开水,问B组用无菌棉签涂抹什么东西?

女儿填写的是“隔夜水”,一把大大的叉。生物实验的要求很严谨,任何一个细微的条件不同,都不可能得出正确的经得起推敲的答案。这道题目的标准答案是“等量隔夜水”,别看只少了两个字,但说明她对于实验的基本要求掌握不清,也说明了平时很少动手实验,对这类题目一般都是背记,没有实践做基础,很难理解透彻、掌握牢靠。

六是审题不细致。这是女儿的老问题,也是经常出错的。如,关于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选项:A、运动系统是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的;B、骨和骨之间通过关节相连;C、运动系统中肌肉的结构层次是组织,属于肌肉组织;D、骨骼在运动中起杠杆作用。

女儿选择的是A。课本中的原文“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的”,而她在这里明显是将“骨骼”看成了“骨”,其实聪明一点的话,看到B选项的“骨和骨之间通过关节相连”,再加上骨骼的概念,人只有一副骨骼,是由206块骨连接而成的。那么A都应该排除掉。

七是思考不到位。有的题目不能仅看表面,需要你进行拓展性思考。如在生态系统中能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的是:

选项: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以上都是。

女儿选择的是C。明显是就题面意思来选择的,分解者确实是直接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返回无机环境,但我们拓展来看,生产者和消费者也都是这个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而且在看到有“以上都是”选项时,就要认真思考一下,看三个选项是否都符合要求,没有关联的话,出题者不可能设置这个选项。

八是表述不科学。生物是一门自然科学,自然要用科学的语言来表述才行。如在生态系统中,兔、鹿等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什么状态?这种现象叫什么?

女儿写的是“平衡”和“生态平衡”。第一问的回答错误,稍微灵泛一点的话,我们应该能想到,在同一个题目中,很少有答案相同的情况,而且能和数量、比例相搭配的,不会是平衡,不符合语言习惯。正确答案应该是“相对稳定”,而且这种题目不能绝对化,因为生态系统总处于一种相对状态,这样的表述才更为严谨和科学。

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下一步要抓好以下几点:

一是要定期预习复习。从生物考试看,都是客观题,最重要的是背记,将课本上的知识点掌握牢固,而且每天要做好预习、复习,每周或半个月再进行深化巩固,不能集中到考前再突击复习,从女儿前段学习看,没有完全按这个要求来做,也是导致考试成绩不佳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是要抓好实验练习。生物这门课程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要观察自然、观察生活,并通过实验来发现和掌握知识。如上述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收缩、舒张的题目,只要试着做屈肘等动作,并注意观察两块肌肉的状态,通过直观的感受,很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

三是要做好思维导图。生物学得概念很多,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等等,都有明确的特征,哪些动物属于这一种,就必须看它是否符合这种动物的特征。这时候思维导图就能很好将几者区分开来,并且很直观,便于记忆。

四是要强化做题刷题。要想取得好成绩,必要的练习是少不了的,既可以起到深化巩固知识的作用,也有利于进一步熟悉各类题型。特别是历年的真题,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务必要将其搞懂弄通,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