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难度大的试卷语文(七年级最简单的语文试卷怎么出)

七年级难度大的试卷语文(七年级最简单的语文试卷怎么出)

首页语文更新时间:2024-07-27 17:07:38

(难度系数:0.4)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精选练习题37道附参考答案七

试题举例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

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①

李 白

一为迁客去长沙,

西望长安不见家。

黄鹤楼中吹玉笛,

江城五月《落梅花》②。

【注释】①这是李白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游黄鹤楼所作。②《落梅花》 :古代有笛曲《梅花落》 ,诗人这里有意用作《落梅花》 。

4.本诗第2句包含了诗人哪些情感?

答案“西望长安不见家”,这里的“家”指的是皇帝所在的皇宫,这句是说对自己这个贬谪之人来说,长安已在迢迢万里之外,是那么遥远。望而不见,心情一定是惆怅凄凉的,表达了作者难以忘怀国家大事,对朝廷、帝都充满了眷恋之情。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把握。此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学生一般对考点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词,但答题结果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西望长安不见家”意思是对自己这个贬谪之人来说,长安已在迢迢万里之外,表达了作者难以忘怀国家大事,对朝廷、帝都充满了眷恋之情。

5.赏析诗歌第3、4句。

答案:“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写作者听到黄鹤楼上吹奏《梅花落》的笛声,感到格外凄凉,仿佛五月的江城落满了梅花。这里作者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江城五月,正当初夏,当然是没有梅花的,但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所以作者仿佛看到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梅花是在寒冬开放的,景色虽美,却不免给人以凛然生寒的感觉,这正吻合作者此刻的心情,从而有力地烘托了作者去国怀乡的悲愁情绪。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赏析诗句的能力。赏析句子解答时要先明确句子的修辞,分析其作用,还要写出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由于《梅花落》笛曲吹得非常动听,所以作者仿佛看到梅花满天飘落的景象。这里作者巧借笛声来渲染愁情。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芙蕖”“水芙蕖”是“莲”的别称;“玉兔”“婵娟”是“月”的别称。

B.我国古代的“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岁寒三友”是指松、菊、梅。

C.古时“加冠”是指“男子二十岁”;“不惑”是指“男子四十岁”;“花甲”是指“六十岁”。

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李白,这首诗是为了表达对朋友王昌龄的关心而写的。

答案:B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B项的说法不准确。岁寒三友,指松、竹、梅三种植物。因这三种植物在寒冬时节仍可保持顽强的生命力而得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高尚人格的象征,也借以比喻忠贞的友谊。

感兴趣者点击下面的图片了解全部试题解析

,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栏目

© 1998-2024 shitiku.com.c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