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一些同学已经结束了期末考试,但是还有一部分孩子依然在紧张的备考当中。在这里提醒家长朋友们:除了要让孩子做好全面复习,确保知识都融会贯通外,还要让孩子掌握一定的做题方法!这也是考试中提分的关键!
相信很多语文不好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数学、英语即使考到了九十多分甚至满分,但语文成绩过低,就会让总成绩和总排名立刻下降,甚至会怀疑自己从小就开始学的语文,怎么就考不出高分?
其实从孩子平时作业和练习题中就会发现很多问题,找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改正,才是提分的关键所在。
一、基础不扎实,错字频出影响老师给试卷判高分的原因,除了笔迹混乱外,一定就是错别字频出了,如果孩子答阅读理解或者写作文时,出现错别字,一个说明对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另一方面也会影响整个句子的美观。
即使这个答案的解题思路是正确的,老师也会觉得这个学生的语文素养不高,不会给孩子高分,同样的题,分数自然就比别人低了。
所以,对于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是把基础知识打牢,语文字词能认得,理解意思并能合理运用。有过硬的语文基础,是提高语文成绩的必备条件。
二、不理解题意,胡乱作答随着语文地位越来越重要,文言知识也在逐渐增加,对文言类知识掌握的不透彻,就容易混淆概念,在考试中易出现答非所问。
例如在阅读理解中,题目问:“这段话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有什么意象?”孩子搞不清楚“意境”和“意向”的区别,答题时自然只能胡乱作答。
三、答题无条理,随心所欲语文题很多时是感性作答,没有固定答案,很多时候靠孩子优秀的理解能力和天生的语感就能得高分,但这不代表答题时就可以随心所欲。
语文题目是感性的,但答案一定要有条理性的,点明中心主旨,并且简单明了,条理清晰,语句流畅,即使答案写得简短,但有条理的孩子也会得到阅卷老师的青睐,多给赞赏分也是有的。
四、答题偷懒,分数流失语文考试最忌讳卷面大片留白,就像大多数老师都会提醒的,某道题就算是实在不会答,但也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和思路把答案写出来,但直接放弃作答或者写行字随便答答是坚决不行的,会给阅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导致分数流失。
当找到孩子问题时,要做的就是对症下药,所以,当孩子在考试时有以上问题时,家长应该如何督促孩子改正、提高成绩。
对于以上的问题,建议通过这几种方式帮孩子来解决:
一、打牢基础,切忌枯燥当孩子字词基础不扎实时,要做的就是大量练习,但大量练习容易枯燥,孩子耐性有限,所以可用这个方法:
规定一个小任务,每天晚上放学只要花十分钟,让孩子对字词类知识进行记忆和练习,然后检查错误。过段时间再次进行练习。
要每天坚持,因为记忆都会有遗忘的过程。不过学习计划也要跟着改变,当孩子掌握的不错后,就不需要对所有的词都进行复习,只要把掌握不牢固的词继续进行记忆练习。
除了字词练习,家长还可以要求孩子看书识字,切记不能强迫,和孩子商量。
二、清楚概念,明白所问不只是小学生,初中生甚至都不是很清楚语文里的这些概念,当试卷出现类似“艺术手法”、“表现手法”与“表达方式”,“意境”与“意象”,“表达作用”与“表达效果”这类字眼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就会混乱。
出卷老师又特别喜欢在这方面考察学生,常常搞得学生头晕脑胀,题型不固定,小学生考试又较少,某个概念冷不丁地冒出来,学生只能抓耳挠腮。
当概念混淆时,可以做对比练习,将那些容易混淆的问题放在一起给孩子做,重复强调,久而久之,孩子就可以将那些概念深入心里了,建议整理题型给孩子做,一定要有详细解答。并把孩子经常出错的问题进行整理,找到规律。
三、分条作答,训练逻辑语文答题并不是随心所欲,其实是有套路的,基本常见的题型都有固定的答题套路,一般都是分三步答题。
问题例如:“解释某个词语的含义”,答题步骤就是:
- 解释词的含义;
- 用自己的话表达词在某句话或某段话中的意思;
- 解析词语的深层含义。
此类基本问题都有答题套路,孩子谨记:先找原文,再写理解 。比如“本文主人公人物性格”和“本文作者思想感情”等,第一步列出原文线索,第二步分析线索,第三步得出结论。其实很多问题答题套路都是如此,再加上孩子自己的理解,得分很容易。
四、多锻炼孩子自主思考能力不是题太难,是孩子太懒。很多孩子做语文试卷时总是很着急,一是因为题多,二是要写的字多,觉得只要填上字就行,不想深入思考问题,只想赶紧做完。
所以家长在平时做练习时要有意识地锻炼孩子自主思考能力,比如做阅读题时,可以先让孩子复述自己的思路,陈述答题模板,然后再纠正他其中的问题,这样孩子就锻炼了自主思考能力,还能够理清自己的思路,加深答题模板印象。
只凭上课锻炼孩子自主思考能力还不行,时间太少,家长可以给孩子多看一些书籍,增强语感和提高阅读能力,孩子也可以平时自己训练,每次做题要强迫自己深入思考,看书时也要强迫自己思考,比如看到一段话就要思考这句话的作用、结构、表达了什么等常考的问题。
来川老师研究学习方法20多年,他把这些可参考的建议和方法整合成课程,现在前200名私信我,可以免费试听啦~
或者点“了解更多”获得更多语文学习方法!
,